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 38 硝酸的性质训练题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38 硝酸的性质训练题 苏教版必修1

硝酸的性质训练目标1.了解稀硝酸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浓HNO3的性质和用途。

(10分钟)1.常温下,下列溶液可以用铝槽车装运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浓盐酸C.浓硝酸D.稀硝酸答案:C解析: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铝钝化,阻止酸与内部金属继续反应。

2.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硝酸与浓盐酸铵3:1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答案:A解析:A项,HNO3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它的氧化性主要是由+5价的N元素表现出来的;B项,王水中浓盐酸与浓硝酸的体积比是3:1;C项,HNO3是强氧化性酸,和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H2;D项,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钝化,不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3.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产生。

此盐应是( )A.KCl B.FeCl3C.KNO3D.K2CO3答案:C解析:Cu不能与HCl反应,HNO3可以氧化Cu,生成Cu2+且有气体产生,FeCl3与Cu 反应无气体放出,故加入的盐应是硝酸盐。

4.已知在稀硝酸中加入铝粉不产生氢气。

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则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NO-3、CO2-3、Na+B.Na+、Ba2+、Mg2+、HCO-3C.NO-3、Cu2+、K+、Cl-D.NO-3、K+、AlO-2、OH-答案:D解析: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或强碱性溶液。

A项,Ca2+与CO2-3不能大量共存;B项,HCO-3在酸性或强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存在;C项,溶液无色,Cu2+不能大量存在;D项,在强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

5.A、B、C、D、E五种物质中含同一种元素,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B、C、D在常温下都是气体,B为红棕色。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 2 NH 3(2)3NO 2+H 2O===2H ++2NO -3+NO 3Cu +8H ++2NO -3===2NO↑+3Cu 2++4H 2O (35分钟)一、选择题(单选)1.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剧烈程度:两者相同B .消耗HNO 3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答案:B解析: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时,浓硝酸参与的反应更剧烈,A 项错误;铜和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4HNO 3(浓)+Cu===Cu(NO 3)2+2NO 2↑+2H 2O ,②8HNO 3(稀)+3Cu===3Cu(NO 3)2+2NO↑+4H 2O ,反应①产生红棕色气体,反应②产生无色气体,C 项错误;由于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相同,且两反应中还原剂都是铜,反应后铜的价态又相同,所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相等,D 项错误;1 mol Cu 和浓硝酸反应消耗4 mol HNO 3,1 mol Cu 和稀硝酸反应消耗83 mol HNO 3,B 项正确。

2.如图是制取、净化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下表所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液体)b(固体)c(液体)A稀盐酸锌粒浓硫酸B浓氨水生石灰浓硫酸C浓硫酸Cu片NaOH溶液D稀硝酸Cu片H2O答案:A解析: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的氨气会与浓硫酸反应;Cu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反应;Cu 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会被装置中的空气氧化。

3.如图表示Cu与HNO3反应的量的关系,A、B、C、D四点中表示铜与稀硝酸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Cu的量的关系的点是( )答案:A解析: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HNO3只有14被还原,故被还原的HNO3与Cu的关系为3Cu~2HNO3(被还原)。

4.用以下三种途径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铜与浓硝酸反应②铜与稀硝酸反应③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与稀硝酸反应A.对环境造成的危害:③最小B.所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①>②>③C.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同D.铜与浓硝酸反应速率最快,故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①答案:D解析: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时,HNO3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酸性,HNO3与氧化铜反应时,HNO3只体现酸性,所以③消耗的HNO3最少。

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③。

5.某金属单质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有一种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金属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可能是( )A.NO2B.NOC.N2O D.N2答案:C解析:设反应后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n,HNO3的还原产物中氮的化合价为x,则由得失电子守恒得:2×(n-0)=1×(5-x),即x=5-2n。

讨论:①当n=+1时,x=+3,HNO3的还原产物为N2O3;②当n=+2时,x=+1,HNO3的还原产物为N2O;③当n=+3时,x=-1,不合理,舍去。

由于金属离子一般不出现+4以及以上的价态,故不再讨论。

故本题选C。

6.镁、铝、铁合金投入300 mL HNO3溶液中,金属恰好溶解,分别转化成Mg2+、Al3+和Fe3+;还原产物为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 L。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0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金属阳离子恰好全部沉淀,干燥后测得质量为27.2 g。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9 molB.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11.9 gC.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D.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答案:B解析:标准状况下,6.72 L NO为0.3 mo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0.9 mol,因参加反应的HNO3一部分生成NO(0.3 mol),另一部分与阳离子形成盐,形成盐的NO-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中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即0.9 mol,故参加反应的HNO3为1.2 mol,则HNO3的浓度为1.2 mol÷0.3 L=4 mol·L-1,A、C项错误;生成沉淀消耗的OH-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中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即0.9 mol,故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27.2 g-0.9 mol×17 g·mol-1=11.9 g,B项正确;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9 mol÷0.3 L =3 mol·L-1,D项错误。

7.3.2 g铜与过量硝酸(8 mol·L-1,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含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A.(0.2+a)mol B.(0.1+a)molC.(0.05+a)mol D.a mol答案:B解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Cu(NO3)2和HNO3。

则n(NO-3)=2n(Cu)+n(H+)=(0.1+a)mol。

8.下列金属中,常温下能被浓HNO3溶解的是( )A .AlB .AgC .FeD .Au 答案:B解析: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 、Al 发生钝化,Au 与浓HNO 3不反应。

故B 正确。

9.把加热浓HNO 3所得的气体全部收集在一个原来几乎真空的容器中,将这个容器倒立在盛水的水槽里,待作用完毕,容器里的情况是( ) A .不存在任何气体 B .有NO 2和O 2 C .只有NO D .只有O 2 答案:A解析:方程式:4HNO 3=====△2H 2O +4NO 2↑+O 2↑表明NO 2与O 2按4:1体积比都全部转化为HNO 3,HNO 3极易溶于水。

10.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稀硝酸 B .浓硝酸 C .浓硫酸 D .浓盐酸 答案:B解析:稀硝酸既能溶解铜,也能溶解铝,常温下浓硫酸与铜不发生反应,加热时浓硫酸与铜、铝均能反应(此时钝化膜破坏);浓盐酸不与铜反应;常温下,浓硝酸与铜反应而使铜层溶解,铝钝化而受到保护。

二、非选择题11.将红热固体单质甲,投入显黄色的溶液乙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 ,A 在常温下不与空气反应,根据下列变化填空:(1)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2)混合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3)气体B是________,蓝色溶液是________。

答案:(1)碳浓HNO3Cu (2)NO2和CO2(3)NO Cu(NO3)2溶液解析:本题可从蓝色溶液(含Cu2+)和白色沉淀(为CaCO3)逆推,单质丙为Cu,与之反应的溶液为HNO3;上面的气体中含CO2,因该气体是气体A通过水后产生的,故气体B只能是NO,气体A则应为CO2和NO2的混合物,进一步推出红热固体单质甲为碳,显黄色的溶液乙为浓硝酸。

12.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 g合金溶于80 mL 13.5 mol/L的浓硝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6.72 L(标准状况)气体,并测得溶液中c(H+)=1 mol/L,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80 mL。

计算:(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答案:(1)0.3 mol(2)36%解析:浓HNO3与合金反应后c(H+)=1 mol/L,说明硝酸过量且浓HNO3变成了稀HNO3因此产生的气体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

根据N守恒知: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等于NO和NO2物质的量之和,可首先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NO3,扣除被还原的HNO3即可求出与Ag+、Cu2+形成盐的NO-3的物质的量,然后列式求解。

(1)据N 原子守恒1 mol HNO 3―→1 mol 气体(NO 2或NO) 故被还原的HNO 3的物质的量为 6.72 L22.4 mol/L =0.3 mol 。

(2)设铜银合金中Cu 为x mol ,Ag 为y mol⎩⎪⎨⎪⎧64x +108y =302x +y +80×10-3+0.3=13.5×80×10-3解得x =0.3 mol y =0.1 mol则银的质量分数为:0.1×10830×100%=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