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货币银行学兰州商学院庞楷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货币银行学兰州商学院庞楷

• 在社会主义社会,利息是调节经济生活的重要经 济杠杆之一,是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二、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 即无论贷出资金与否,利息都被看作资金 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同时无论借入资 金与否,生产经营者也总是把自己的利润 分为利息与企业主收入两部分。(在会计 制度中,利息支出都列入成本,而利润则 只是指扣除利息后所余。)
四、关于利息本质理论的几种观点:
• 利息报酬理论,配第、洛克认为利息是因 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给贷方带来不 方便)而获得的报酬。
• 资本生产力论,萨伊(庸俗经济学家推崇) 认为资本具有生产力,利息是资本生产力 的产物。风险利息和纯利息,纯利息是: 对借用资本所付的代价。
四、关于利息本质理论的几种观点:
• 按利率在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分为固 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 按利率是否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即 真实水平利率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利率分为长期 利率和短期利率
• 按照利率是否具有优惠性质,可划分为: 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 另外,还有几个重要的利率概念:平均 利率、基准利率和到期收益率。
• 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 大的资本金额。即是收益的资本化。B=P×r
• P=B/r • 1、有些本身不存在一种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相当
于多大资本的实物,也可取得一定的资本价格, 如土地 • 2、本来不是资本的东西也因此可以视为资本。如 人力资本……工资 • 3、在有价证券价格形成中更突出的发挥作用。
R P[(1 r)n 1]
可以从债务人的角度看,它都能表明利息 实际上是租用资金的价格。 • 然后须对利息的本质有所理解,这需要从 利息的来源看,利息是由劳动者创造的, 而不是货币的自行增殖。
一、利息的含义及其本质
• 高利贷的利息来源是奴隶、农奴或小生产者所创 造的。体现了剥削关系。
• 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借贷资本运动的产物 (双重支付和双重回流的分析)本质上是剩余价 值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借贷 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瓜分剩余 价值的关系。
原因主要有:
• 1、在借贷关系中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的观念 被广而化之。
• 2、利息虽然就其实质来说是利润的一部分,但由 于它是个事先极其确定的量,其大小制约着企业 主收入,用它来衡量收益,并以之表现收益的观 念顺理成章了。
• 3、在于利息的悠久历史,货币可以提供利息成为 传统的认识。
三、收益资本化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 在物价不变的时候,一年期贷款100万元, 年利息额5万元,则名义、实际利率均为5 %。
• 但如果是通货膨胀率为10%呢? • 即年初的100万元相对于年末的110万元,
或者说年末的100万元相对于年初的90.91万 元,则债权人想获得5%的利率时,名义利 率为多少?
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掌握利息的实质,掌握利息率与资本收益率之间的关 系。
• 2.熟练掌握各种利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 3.熟练掌握单利和复利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熟练掌握
现值的运用。 • 4.掌握利率决定的理论,能分析影响利率变化的各种因
素。 • 5.熟练掌握利率对投资、储蓄和消费的作用。
• 考虑了本金变化 r i p
• 考虑了实际利息 i (1 i) 1 (1 p)
三、利率体系及其结构
• (一)利率体系 • 概念:是指各类利率之间和各类利率内部
都有一定的联系并相互制约,从而构成有 机整体。主要包括利率结构、各利率间的 传导机制和利率监管体系。 • 基准利率是能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基础 性利率。国外为再贴现率,国内为再贷款 利率。
– 系列现金流的现值和终值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多时候会遇到一系列现金流
的情况,如分期付款、发放养老金等。这种定期定额 的系列收支称为年金。根据现值和终值的道理,系列 现金流的现值之和即年金现值,系列现金流的终值之 和即年金终值。
复利计息与现值
• 计算年支付30万元, 四年付清,在市场 利率为10%时的复利 现值为:
第二节 利息率
• 一、利息率的概念
–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其相 应本金的比率。利息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 它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都有重要作 用。
– 利息率=利息额/本金
二、利息率分类
• 按计算利息的时间长短,利息率分为年利 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 按利率是否随市场规律自由变动,利率分 为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和官定利率。
四、利率的计算方法
• 单利和复利
单利法是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 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 。 复利法计算利息时,要把上一期的利息加入原 本金来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五、现值和终值
– 用复利的方法计算出的本利和,就称为终值。通过它 的逆运算,知道终值和使用的利率,求出本金,即现 值。现值和终值有很广泛的运用领域。
教学重点难点
1、 利率的种类 2、 利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3、 利率的功能与作用 4、 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5、 利率的计算方法 6、 利率的功能与作用及决定。
本章结构:
• 第一节 利息 • 第二节 利息率 •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一节 利息
• 一、利息的含义及其本质 • 要理解利息,可以从债权人的角度看,也
(二)利率结构
在不同类型的融资中,有不同的利率水平,就存 在着利率的结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利率的 风险结构和利率的期限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指的是期限相同的融资而利率却 不同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违约风险、流动性 及税收等因素引起的。
利率的期限结构指的是利率与期限之间的变化关 系。一般来说,利率随期限的延长而增加
• 节欲论。西尼尔,认为利息是资本家节欲行为 (牺牲眼前的消费欲望)的补偿。
• 时差论。庞巴维克。认为现在的物品的价值通常 高于未来的同一类和同一数量的物品的价值。 (满足即期需要,已经控制在手,能投入生产创 造利润),其间产生一个差额,利息就是来弥补 整个价值差额的。
• 流动偏好论。凯恩斯,认为利息是:在特定时期 内,人们放弃货币周转灵活性的报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