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本农业学习考察报告赴日本农业学习考察报告20**年9月12日-10月11日,受武威市人民政府的派遣,赴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学习日本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期间在千叶县自然农法试验场滞留学习。
学习的主要内容为自然农法(有机农业)和微生物em技术。
学习期间,在长野自然农法试验场参加了有机农业的生产实践。
调查了解和参观了开发中心附近的一些农场和农户,了解日本有机农业,园艺生产以及微生物em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应用情况。
时间不长,收获不小,日本农业的科技应用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成果,日本人的文明待客、道德意识、创新精神以及日本政治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日本有机农业与自然农法实践日本有机农业是建立在国土狭小,农产品自给率低的国情基础上。
侧重于保持全国土壤功能,主张有效地发挥农业系统所有的物质循环过程,使有机农业与生产效率相结合,通过土壤改良,减轻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的环境负荷,兼顾健康食品与绿色环保,即提高农产品自给率与环境保护并举。
日本发展有机农业的基本思想很早就已确定,冈田茂吉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指出:“眼前食物多如山,但不能享用的时代会到来”,“适应人口的增加,持续稳定的健康食品是我们新的历史使命”等预见,并提出了“自然农法”的概念。
冈田茂吉预见化学农业将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带来破坏,提倡农业要尊重自然规律。
一开始,自然农法的提法是“无机栽培”。
后来发现处理好的有机肥料是可以使用的,于是在1950年,把“无机栽培”的提法改成了“自然农法”。
在化肥和农药已广泛应用的时代,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和多数农业科学者并不支持他的观点。
人们认为,从此可以靠化学农业来解决粮食不足和世界的饥荒问题。
冈田对化学农业提出了警告,他认为,病虫害将会由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而层出不穷。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推断。
但是二战后,为了增加粮食等农产品,日本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农药与化肥,这对促进农产品增加,加快农村城市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伴随而来的是农村环境日益遭受污染,农产品中农药殘留物质严重超标,市民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从70代起,政府相继出台了《农药取缔法》,《土壤污染防止法》等,各大城市,农村相继以一般民众活动形式开始开展有机农业活动。
并成立了全国有机农业研究会,提出了“防止环境遭受破坏,维持培育土壤地力”的口号,广泛发动农民生产更多更好的健康美味的农产品。
1985-1995年的**年间。
日本的有机农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由于有机农产品安全,卫生,优质。
且在流通方式上采取了产销合作的方式。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越来越受人关注。
由于市场需求增加,日本有机农业发展面积逐年扩大。
这时市场上既有完全不用农药,化肥的有机栽培农产品,又有无农药栽培,无化肥栽培,减农药栽培,减化肥栽培等各类特别栽培的农产品。
自然农法是更高层次的有机农业,在冈田茂吉之后,福冈正信又提出了“自然力农法”,即就是无肥料、无耕起、无农药、无除草的“四无”农法。
其目的是希望提高作物品质的高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以及劳动生产性和土地生产性,以增强地力为基本要素。
通过自然的调解能力,平衡和培育土壤,以形成正常的生物循环系统或者重新找回原有的生活史。
例如,在山地进行机械耕作后没有将自然的生活状态过多的改变,因而是对自然的有效利用。
只是不能从山地里掠夺过多,因为那里的资源有限,享受大自然的恩惠,重要的是将资源高效率的活用。
从山林中得到的落叶小枝中,栖息着大量的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益的微生物,通过这些微生物的增殖产生大量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并将麦麸以及发酵鸡粪等一起堆积发酵,从而获得高效的自然发酵肥料。
财团法人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把自然农法的原理定义为必须满足5各条件:①维持和增进人类健康的食物生产;②对生产和消费者双方在经济方面和精神方面都有好处;③任何人都可实施,具有持续性;④负有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责任;⑤负有伴随人口增长而生产足够粮食的责任。
高坂铁雄把自然农法的特征解释为三条:①发挥土壤原有的力量,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②因地制宜,准备农田环境,实施轮作套种,利用绿肥、堆肥和含有各种养分的天然物质,以维持和增强地力;并利用间作、天敌等技术以生态学的方式,防除病虫害和杂草。
③在自然农法的作物生产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也不使用没用腐熟的家畜粪尿在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中心学习期间,我们看到,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所从事的作物栽培和育种的一切试验都是遵循自然农法思想栽培的,如徐博士在大田栽培的番茄两边种大蒜,大蒜两边种草。
栽培方式为:番茄与大蒜间作,番茄与草带作,番茄带宽0.5米,草带宽0.9米,株距1.0米,这样番茄就可不生病,架上结番茄,架下长大蒜,据调查显示,番茄单株产量可以达到3-4公斤。
日光温室栽培的黄瓜与杂草共生,生长环境除了黄瓜吊蔓上架和浇水外,其它与杂草没有两样。
生长季节完全没有用农药,田间长势很好。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用药大棚黄瓜早就让白粉病,白粉虱或蚜虫吃光了。
但是这种方法是让黄瓜与草在一起生长,黄瓜密度小,又因杂草与黄瓜争养分,整个生长季节不追肥,使前期黄瓜产量不是很高,但降低了病虫害危害程度,延长了采收时间。
结果可能是这种方法栽培的产量必然要少一些,但是有机食品价格高,同样效益是不减的。
也有将高抗病品种与非抗病品种间作,利用优势互补,控制病害蔓延。
还有育种组种的南瓜,辣椒,豆类等品种资源,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利用作物自身生长特牲在外间自然大环境中与众多生物竞相生长,利用优势比较,来评价品种的优劣。
决定去留。
实现作物少肥栽培和环境适应性,高产量和优质的育种目标。
以此方法选育的品种自然可以成为发展有机农业的良种基础。
总之,日本发展有机农业的定位十分科学,注重健康食品与绿色环保的结合,借簦日本的经验,中国发展有机农业必须立足国情,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发展有机农业的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通过一部分地区,在一部分作物上引进有机农业的栽培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进一步改良土壤,大幅度提高中国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同时在发展有机农业的过程中,建立各级有机农产品运销组织,采取定点销售,注册专用商标等办法。
促进有机农产品货畅其流。
此外还应围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特点,加强对公众的介绍和引导,提高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环境意识,以利于形成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最后,中国在发展有机农业的过程中,应加强与日本等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取长补短,共同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
em微生物技术的应用情况em技术是一种利用乳酸菌,酵母菌和光合成细菌等复合有益微生物的技术。
em是"有效微生物"的英文缩写,是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制剂,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5大类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菌群,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稳定的微生物系统,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相互协作,发挥出集团军作战的强大力量,威力无比。
em是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它的诞生十分偶然。
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从事农用无害微生物研究的比嘉先生意外地发现,他每次实验后集中倾倒微生物液体的地方,那片草丛明显茂盛。
他眼前顿时一亮,一个大胆的新研究思路产生了:把单一微生物种研究改为组合研究,甚至把厌氧性和好氧性的微生物集于一体,经无数次的组合搭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群体组合,这个微生物群,就是em。
em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目前较多的用于农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环保的污水和垃圾处理上,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种植业:使用em,耕地残留农药及化学物质被快速分解,促进土壤的有机质分解和光合作用、改善土壤的物理件状使之松软、透气、透水,同时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防治病虫害,减少甚至不用化肥、农药,生产出真正的优质农产品。
我们在自然农法研究开发中心试验农场也看到了 em在黄瓜生产上使用的神奇效果。
黄瓜白粉病是栽培中的难题,特别是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大多数黄瓜会因为白粉病和霜霉病的侵染发病,甚至死亡,造成后期无产量,品质变劣。
但在自然农法中心种植的大棚黄瓜,当个别植株感染白粉病后,喷施大蒜em发酵液,3-4天后调查发现,,病斑白毛消失,叶片变绿,上部叶片生长正常,有效防止了白粉病的蔓延,防治效果显著2、养殖业: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改善肉蛋品质,并能抑制、消除养舍臭味,改善动物体内外环境,杀死病原微生物,抑制腐败菌生长,提高动物抗病力和繁殖力,大幅降低了饲养成本的同时,生产出高品质的无公害健康绿色食品。
3。
应用于环保的污水和垃圾处理中,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降低bod、od等污染物,且费用低廉。
另外em还广泛运用于其他生活领域,如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消除恶臭,减轻对水源污染,以及医疗保健、美容、饲料、保鲜、陶瓷等等。
4.em使用方便,在家庭和学校可以用淘米水进行增殖,之后用于厨房,侧所的清洁,浴池游泳池的清扫以及生活垃圾的再利用。
在我们活动的场所,卫生间和浴室到处都有用em清洁剂清除污染的。
这些微生物在地球上早己存在,目前在以上领域各方面的应用效果显著。
日本在濑户内海,有明海和大阪湾等海域使用em后,各种贝类已经复活,大阪市漁协使用 em对顿堀河进行净化,4个月时间使淤泥减半,透明度达1米以上,恶臭完全消失。
并可以看到很多鱼类。
大肠杆菌数量降到了以前的120。
比嘉照夫先生将他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撰写成《拯救地球大变革》一书,提出要创造"净化一切污染",循环利用资源,让地球青春永驻"的em世界,在一步一步得到证实;朝鲜引进em技术,广泛应用于粮食生产,获得空前的大丰收;北京李维炯教授应用em技术成功地为海淀区解决了垃圾站扰民的问题;福建沼安绿迪食品公司,应用em 技术处理污水达标;河北雄县壮壮畜禽养殖场,应用em技术惊奇地发现,多年的恶臭消失了,畜禽温顺了,产量提高了。
甘肃新华养猪企业集团进行大规模em应用,发现黄白痢发病率降低了64.2%,死亡率降低44.4%,35-70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10%;河北农大实验鸡场进行长达400天的 em喂养蛋鸡试验,停止使用抗生素、生长激素等,死亡率平均下降35.5%,其中1-6周龄降低80%,7-20周龄降低58.6%,21-57周龄降低 14.4%。
许多媒体撰文em是中国向日本学习继水稻旱育稀植配套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后的第三项快速有效的重大农业先进技术。
几点体会:1.日本经济发达,水电路基础设施到位,吃住行起居环境舒适,城乡一体化水平高。
依我所见,日本的交通网络很发达,铁路网、公路网遍布全国,农村田间道路都是柏油覆面。
居民住宅城乡没有差别。
日本人国民素质很高。
见面礼节为先,热情周到,遵纪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