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动静脉穿刺

小儿动静脉穿刺

③ 进针深度与患儿大小胖瘦有关,一 般2cm左右。
2、股静脉:注意角度及进针点的选择
3、锁骨下静脉
深静脉置管深度
上腔静脉: a. 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
肋间隙 b. 颈内静脉:身高<100cm,深度=身高/10-1;
身高>100cm,深度=身高/10-2。 锁骨下静脉要置入略深1-2cm。
五、深静脉穿刺置管
1、颈内静脉 ① 体位:面朝左,头低脚高约20度,
肩下垫高以减少颈部凹陷充分暴露。 应注意婴幼儿头大颈短,颈内静脉 与颈动脉常有重叠,穿刺时侧头不
应超过45度,否则重叠机会增大。
② 定位:胸锁乳突肌中点触摸颈动脉, 平甲状软骨(体重<15kg)或环甲膜 (体重>15kg)水平,贴动脉外侧进 针;或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 分叉点进针。进针角度与皮肤呈30 度,方向指向足端或同侧乳头。
下腔静脉: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腹股沟中点再至剑 突的距离
注意事项① 正式穿刺时进针深度往往较试穿时要深。因为正式穿刺针 针头粗、相对较钝,会将静脉壁向前推移甚至压瘪,尤其 是儿童。
② 触摸动脉时不要用力按压。尤其是儿童术前禁食水容易产 生低血容量而且血管壁薄弱,静脉极易被压瘪。
试穿针较细易见回血;但正式穿刺针较粗由于上述两个原因, 压瘪的血管不易回血。有时已穿透静脉但无回血,这时可 松开按压手,轻轻固定穿刺针,缓慢退针,边退边抽,往 往可成功。
③ 应掌握多种进路穿刺技术,避免反复多次在同一位置穿刺, 造成局部严重创伤和血肿。
① 穿刺过程中,穿刺针要直进直退,若要改变方向,必须将 针退至皮下,否则增加血管损伤机率。
谢谢!
贯穿法 导丝引导 6、肱动脉、股动脉
① 无菌操作
注意事项
② 测压装置连接正确,无松动
③ 小儿置管成功后要可靠的固定腕部及前臂
④ 尽量减少冲洗,冲洗量不要过大,注意冲洗速 度,在小婴儿桡动脉仅注0.5-1ml即可逆流入脑 血管
⑤ 动脉内不应注入采血样时抽出的血,采血后最 好用小量淡肝素盐水冲洗
⑥ 新生儿及个别小体重婴儿股动脉穿刺置管可能 发生与灌注相关的并发症
小儿动静脉穿刺
——北京儿童医院学习体会
李冠华
一、穿刺针的选择
1、动脉穿刺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型号
18G
20G
22G
24G
内径
1.3mm 1.1mm 0.9mm 0.7mm
2、中心静脉包
直径1.7mm 主管18G 5F 侧管20G 导丝0.021 inch
0.5334mm 直径2.4mm 主管14G 7F 侧管18G 导丝0.035inch
0.889mm 也可以使用留置针协助
二、穿刺特殊辅助工具
1、动脉穿刺工具
①固定架 ②导丝:5F包中导丝
2、静脉穿刺工具
超声:超声定位;超声引导下穿刺
三、穿刺角度及穿刺点
血管越细 进针角度
越小
皮下组织越薄 进针点越远 进针角度越小
四、动脉穿刺置管
1、腕部垫高,手背伸50-60度,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并固定 2、触摸定位(指尖触摸), 选择适当的进针点 3、适当的进针角度 4、针尖斜面朝下 5、直接置入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