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模型和代型(口腔修复工艺学)

第五章模型和代型(口腔修复工艺学)


具体方法如下:
(1)制取印模 (2)灌注工作模型 (3)模型修整 模 型 舌 侧 内 磨 机
修 整 模 型 形 成 马 蹄 形
(4)形成复位钉孔及固位钉孔 种钉内磨机 激光打孔机打孔
复位钉孔的位置及辅 助固位沟槽
(5)黏固复位钉及固定装置
(6)加模型底座
(7)分割模型
(8)分离代型
5. 模型损伤 模型损伤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脱模过早或动作粗暴;②模型修整时不慎损伤患牙 (或基牙),影响正常组织解剖形态;③可卸式模型制 作时不慎使模型受损;④制作蜡型时损伤模型。
模型人为损伤一般是可以避免的,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 原因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对不同的印模材料采取 不同的脱模方法,有阻力时不能强行脱模;②有孤立基 牙存在时,在灌注模型前应用木签等物加强;③用修整 机修整模型时注意用力要得当;④采用工作模型打孔加 钉技术制作可卸式模型时,应注意打孔的位置、方向及 力度;分离代型时,石膏分离锯应从患牙近远中颌龈方 向平行锯下,用力不能过大,同时,注意不能伤及患牙 和邻牙;⑤制作蜡型时应注意蜡刀的力度,防止蜡刀损 伤模型表面。 若模型损伤影响了义齿的制作,必须重新取模,灌注模 型。
口腔模型的基本要求
1.模型要能准确反映口腔组织解剖的精细结构, 即要求尺寸稳定、精确度高、模型清晰、表面 无缺陷,如气泡、石膏瘤等。 2.模型要有一定的形状和厚度,以保证修复体 的制作。 3.模型表面光滑,易脱模,硬度高,能经受修 复体制作时的磨损。
模型灌注的方法及操作要点
1.印模灌注前的检查和处理 检查印模与托盘是否分离,印膜边缘伸展是否符合 设计要求,印模内残留的血液、唾液、食物残渣需要 清理干净。 2.模型材料的调拌 水量少,凝固快、强度高,若过少,则会使凝固膨 胀率增大、脆性大、易形成气泡、表面粗燥。 水量多,凝固时间延长、抗压强度和表面硬度明显 降低。
四、制取模型易出现的问题及 处理方法
1. 模型内气泡形成 模型内气泡形成通常是模型灌注过程中材料内 空气未充分排出造成的。产生的原因有:①不 恰当的水粉比例;②模型材料未充分搅拌均匀; ③灌注前印模内的唾液等污染物未冲洗或冲洗 不净;④灌注时方法不当,如灌注初始直接把 模型材料置于印模低凹处;⑤震动强度过小等。
(4)脱模时间过早 模型材料尚未完全凝固便脱模则可引起模型变形。不同 的模脱模的时机。 在具体操作中要避免发生模型变形,模型变形原则上必 须重新取模,灌注模型。
3. 模型表面硬度低 模型表面硬度低主要表现为用蜡刀轻轻地划刻模型表面 即有模型材料脱落。在表面硬度低的模型上制作蜡型, 将直接影响修复体制作的精确度。 其产生的原因可能为:①模型材料本身硬度较低或模型 材料受潮;②调拌模型材料时水的比例过大;③在调拌 模型材料时,中途加水;模型灌注后长期置于潮湿环境 中使其表面潮解。
如遇有牙齿倾斜、缺牙造成的间隙较多或有孤立牙等情 况,脱模时先去掉托盘,将弹性印模料破成碎块,取出 模型。
印模石膏印模脱模时,先放入热水中浸泡,使印模石膏 中的淀粉溶胀后再脱模。印模膏印模脱模时,先去掉托 盘,放入55º C~60º C的热水中浸泡,待印模膏受热软 化后再脱模。
口腔模型的修整
(1)印模材料与托盘分离
印模材料与托盘分离主要是从口内取出印模时方法不恰 当所致。印模材料在口内凝固后与口腔粘膜有较强的吸 附力,如果强行取出很容易出现印模与托盘分离的现象。 此外如托盘固位孔太少太小、托盘表面光滑、印模材料 太少、未包住托盘边缘等也会导致印模与托盘分离。印 模与托盘分离后重新拼合再灌制的模型就会产生模型变 形。
第五章 工作模型与 代型技术
一、模型
1.定义:将模型材料在其可塑或流动的状态下 灌注到口腔印模中而形成的阳模。 2.分类 按用途分类:工作模型,对颌模型,研究模型 按模型材料的种类分类:石膏模型,耐火材料 模型,树脂模型
工作模型:直接用于制作修复体的模型,准确反映口腔 组织的解剖形态,常用硬质石膏或超硬石膏来灌注工作 模型。
根据以上这些原因,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有:①选用质量 合格的高硬度的模型材料且保存过程中注意防潮;②模 型材料调拌时要严格控制水粉比;③调拌模型材料时, 中途不可加水;④模型不能在空气中放置过久;⑤在制 作熔模前模型表面涂硬化剂。 如果发现模型表面硬度降低,应重新制取印模,灌注模 型。
4. 模型表面清晰度差
(2)上颌架方法 颌位记录完成后,将模型放在水中浸湿。 调节颌架上的螺丝,使上下颌体只能作开闭口运动,不 应有左右摆动,并根据上下颌模型咬合高度调整上下颌 体间距螺丝并固定紧。 调拌适量石膏,将上下颌模型按颌位记录位置分别固定 于颌架的上下颌体之间。
(3)固定模型时注意事项 首先固定下颌模型,使下颌颌平面与地面平行。 颌托应接触良好,无移动。 模型应位于颌架中心,颌托的中线应对准颌架的中线, 颌平面应尽量平分颌架的上下臂。 可卸式模型上颌架前底部复位钉孔部位需先遮住(用胶 布或硬纸板),以免模型底部复位钉孔灌进石膏,致使 可卸代型难以取下。 模型固定后,修去多余石膏,表面修整光滑,以便下一 步操作。
(9)修整代型
代型颈部修整
修整后的代型
(10)涂布间隙涂料 涂布间隙涂料 代型复位
三、确定模型颌位关系和上颌架
1.颌位关系确定方法 (1)利用余留牙 如果口腔内缺牙不多,上下颌垂直距离正常,且余留牙 的颌关系也正常者,可在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 颌牙齿的颌关系。即将上下颌模型相互对合,便可找出 上下颌牙的正确位置关系。用有色铅笔在模型的颊面画 对位线,便于制作过程中对位时的参考。
(3)利用颌堤记录 单侧或双侧游离缺失,每侧连续缺失2个牙以上,或者上 下牙列所缺失牙齿无对颌牙者,但余留牙仍能保持上下颌 的垂直距离时,可以在模型上缺牙区制作蜡基托和颌堤, 放在患者口内让其作正中咬合以确定禾关系。方法是:在 缺牙间隙的牙槽嵴上做蜡基托,将软化的蜡堤固定其上, 趁蜡堤尚软时,放在口内缺牙区,嘱患者做正中咬合,反 复几次,以校正颌关系的准确性。待准确无误后,从口内 取出,冷水冲洗硬固,放回模型上,依照颌堤上的咬合痕 迹确定颌关系。 若多数后牙缺失,不能维持正常垂直距离者,需在口内重 新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颌关系,具体方法可参阅全口义齿 颌位记录。
(2)印模收缩 水胶体弹性印模材料若不及时灌注,易在空气中失去水 分而引起体积收缩,从而导致模型变形。因此,在印模 取出后应及时灌注模型,以防印模收缩。 (3)模型灌注方法不当 灌注模型时如过度震动盛有印模的托盘,会发生印模与 托盘不同程度的分离,从而导致模型变形。因此,在灌 注模型时要掌握好震动频率及强度
模型表面清晰度差主要表现为模型表面不光滑、粗糙、 患牙(或基牙)颈缘及解剖形态不清楚、有小气泡、石 膏瘤等。
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印模不清晰:印模材料放入口 内过迟,印模材料流动性差;②制取印模时未作排龈处 理;③印模未冲洗干净、印模表面残留水分过多;④模 型材料质量不合格或保管不当受潮;⑤模型材料调拌时 比例不当,水量过少致模型表面粗糙。根据以上可能的 原因,采取的预防措施有:①选用质量合格的印模及模 型材料;②冠、桥修复应在取模前对患牙(或基牙)进 行排龈处理,使颈缘形态暴露清晰;③模型材料调拌时 严格控制水粉比例;④按操作要求进行制取印模和模型 灌注。 模型表面清晰度差,必须重新取模,灌注模型
灌注模型时应将模型材料从印模的高点处开始灌注,并 逐渐从高处流向四周,使模型材料充满印模的每个细微 部分。也可以采用从一侧向另一侧灌注的方法。 不同的模型材料灌注模型后所要求的模型分离时间是不 同的。
5. 脱模 脱模时,应先用工作刀修去托盘周围的石膏,使托盘边 缘不被石膏包埋,然后,根据不同的印模材料采取相应 的脱模方法。 弹性印模材料印模脱模比较简单,一手拿住模型底座, 一手持托盘,顺着牙长轴方向,轻轻用力,使印模和模 型分离;
对颌模型:与工作模型相对应并与之恢复咬合关系的口 腔模型。
研究模型:治疗前制取的模型,用于研究、设计治疗方 案。
石膏模型 (1)普通石膏模型:硬度低,一般用于模型的 底座部分,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 (2)硬质石膏模型:复杂的可摘局部义齿及固 定义齿。
(3)超硬石膏模型:嵌体、冠及固定桥等。
二、代型
代型的定义:口腔固定修复的工作模型经过修 整、制作形成便于修复体制作的模型,该模型 上的基牙模型就称为代型。 分类:个别代型技术 可卸式代型技术
固定式代型技术
可卸式代型:是代型可以从整体的牙列模型上 分离取下并能回复到原位的一种技术。
打孔加钉技术操作流程
制取印模 → 灌注模型 → 模型修整 → 制作复位及固位 钉孔 →粘固复位钉及固定装置 → 加模型底座 → 分割 模型 → 分离代型 →修整代型 → 涂间隙涂料
2.上颌架技术 颌架也称咬合架,是一种用于固定上下颌模型 颌位关系的器械。临床常采用的颌架分为两种: 一种为可调式颌架,它能模拟人体的前伸、侧 向及开闭口运动;另一种为简单颌架,只能作 开闭口运动。固定修复体制作一般多用简单颌 架。
(1)简单颌架结构 由上颌体、下颌体、固定上颌体的调节螺丝、连接上下 颌体的穿钉螺丝及调节上下颌体间距的升降螺丝等构成。
模型出现气泡的处理: ①非工作区的气泡不影响咬合关系的可以通过填补加以 消除或不处理; ②工作区个别的小气泡如填补后不影响义齿制作质量, 可不必重新取模; ③工作区如出现大气泡破坏牙体或周围组织解剖形态及 影响咬合关系的,必须重新制取印模,灌注模型。
2. 模型变形 在制取模型和处理模型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 起模型变形。
3.灌注方法 一般灌注法:指预备印模后不做处理直接灌注 模型。 分段灌注法:是指在灌注模型时在印模组织 面灌注硬石膏或超硬石膏,其他部分用普通石 膏。
4.灌注模型时的注意事项 调拌模型材料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中水/粉比和调和时间 进行操作,否则可使模型质量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