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成本管理大全
一、如何从全面质量管理角度理解质量成本
1.1 质量成本的定义 1.2 全面质量管理介绍 1.3 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 1.4 质量预防成本与质量总成本的关系 1.5 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特性比较 1.6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的思路 1.7 案例:分析YC公司的质量成本至少有多少?
1.1 质量成本定义(1)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 全面质量管理 + 成本管理
课程目录
一、如何从全面质量管理角度理解质量成本 二、如何从成本管理角度理解质量成本 三、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 四、质量成本的分析方法 五、质量成本的预算方法 六、质量成本控制环境的设计 七、质量成本控制的操作步骤(DAPDCI) 八、ISO 9000质量成本管理文件的编写 九、质量成本与其他管理的关系
• 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 支出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水平而产生 的损失之和。
• 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 故障损失成本、外部故障损失成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质量成本定义(2)
根据国家标准GB/T13339-91:
• 预防成本
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支付的费用, 如:管理人员工资、质量培训费、质量管理 活动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评审费、质 量奖励费用、新产品评审费、工序能力研究 费等。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前言: 为什么需要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 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 “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潜 力隐藏在产品的质量中”.
• 美国杰出的质量管理专家克劳士比:“质量是免费的,第一次 把事情做对是降低质量成本的最有效的途径”.
• 据美国质量协会统计,企业显性质量成本一般占总运营成本 (不含原材料成本)的25%以上,而隐性质量成本则是显性 质量成本的4倍以上.如果产品成本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金矿, 那么质量成本就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银矿。
1.2 全面质量管理简介
1.2.1 质量的定义 1.2.2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1.2.3 精益生产与质量成本
1.2.1 不同质量标准产生不同质量成本
• 质量是用户对一个产品(包括相 关的服务)满足程度的度量。
• 四种质量标准:
卓越性质量标准:
符合性质量标准: 符合现行质量标准
满意性质量标准: 以顾客满意为标准
• 外部故障损失成本 产品交货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 赔、修理、更换或信誉等所损失的费用,如: 索赔费、退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保修费、 相关运杂费等。
1.1 质量成本定义(4)
• 质量损失成本的“冰山一角”:
次品、
显性质量损失
真
废品等
实 质
工程延误、库存增加、 隐性质量损失
量 损
订单流失、管理时间
说明: -> 表示对应产生的成本
1.2.3 精益生产与质量成本(2)
• 精益生产的关键是消除浪费,管理价值流过程,包括快速 响应、均衡化、同步化、追求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 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缺陷。
• 精益生产理论框架是:一个目标、两大支柱、一大基础。 1) 一个目标: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
• 如果质量成本控制不好,将可能直接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产品制造成本、库存资金占用成本、客户服务成本,而间接 导致客户定单的减少和企业品牌的减分,甚至企业的关门或 破产.
本课程目的
从财务管理角度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展示具 创新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全面质量成本 管理新理念、框架及案例,以建立质量管理 和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使财务质量成本 数据信息能够正确反映质量管理实际和高于 实际,支持质量管理决策,并达到不断削减 质量成本和提高管理素质的目的。
失
浪费等
一般说法:隐性质量损失是显性的4倍以上
1.1 质量成本定义(5)
• 质量成本与销售额之间关系
SIGMA 6.0 5.0 4.0 3.83 3.0
PPM 3.4 200 6000 10000 60000
合格率% 99.99966
99.98 99.4 99 94
4σ水平 5σ水平 6σ水平
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15%~25% 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5%~15%
• 鉴定成本
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的 费用。如:相关人员工资、试验检验费、进 货检验费 、检验设备维修费和折旧费、监督 抽查和可靠性试验费、检验人员差旅费等。
1.1 质量成本定义(3)
• 内部故障损失成本 产品交货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失的 费用,如:报费损失费、返修费、降级损失费、 停工损失费、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等。
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1%
1.1 质量成本定义(6)
• ISO9004:2000标准8.2.1.4财务测量条款要求: 管理者应当考虑将过程有关的数据转换为财务 方面的信息,以便提供对过程的可比较的测量 并促进组织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财务测量可 包括: - 预防和鉴定成本的分析; - 不合格成本的分析; - 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的分析; -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分析。
地使顾客满意。 2) 两大支柱:准时化(JIT)与人员自觉化。准时化以市场为龙头,
在合适的时间,生产合适的数量和高质量的产品。人员自 觉化是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有机配合行为,目的是使一切工 作变为有效劳动。 3) 一大基础:以改善为基础。 - 在工作、操作方法、质量、生产结构和管理方式上要不断 地改进与提高; - 消除一切浪费并持续改进。
第二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采用数理统计和概率 事前事后抽样检验 低检验成本 限于制造和检验部门
第三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TQM 全方位、全过程、 全员进行质量管理 大量运用统计技术 质量成本控制
1924年前泰罗质量管理
二战期间
1950年开始
1.2.3 精益生产与质量成本(1)
丰田汽车公司定义的七大浪费
• 产品缺陷 -> 质量损失成本 • 过量生产 -> 资金占用成本 • 过量库存 -> 资金占用成本 • 等待时间 -> 效率损失成本 • 无效运输 -> 效率损失成本 • 低效工序 -> 效率损失成本 • 错误动作 -> 效率损失成本或质量损失成本
适用性质量标准: 满足用户需要
形成质量竞争力。 我国标准2004年制定 《GB/T19580-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经营质量(企业文化、 股东价值、财务绩效、 质量管理、顾客满意、 社会责任、可持续发 展战略)。
1.2.2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事后的100%质量检验 废品已成事实 高检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