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_习惯养成班会
• 浮躁指轻浮、轻率、急躁,做事无恒心, 见异思迁,不安分,总想投机取巧,成天 无所事事,脾气大。浮躁是当前普遍的一 种病态心理表现。其具有以下特征
• (1)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为, 心里无底,慌得很,对前途无信心。 (2)焦躁不安。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 功近利。 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更显出一种焦虑 的心情。 (3)盲动、冒险。由于焦躁不安,情绪取代理智, 使得行动具有盲动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要 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这种病态 心理也是当前犯罪违纪事件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人谈宁静
• 宁静的高山是心灵的绘画,宁静的流水是 性情的诗章,宁静的孤独是精神的交响。 • 宁静是安详、寂寞的,但也是庄严、伟丽 的。宁静是淡泊名利的超然,是执着追求 的高远,甘于寂寞的宁静,不正是无数建 树者独具的魅力吗?顾炎武不独行万里路 ,潜读万卷书,何以“一举成名天下知” ?郭沫若不孤处海外,埋头苦研,怎能驰 名中外?凡· 高一生不乏孤寂,不断抗争, 终于名垂史册。
总结
班主任寄语
• 时间的流逝悄然无息,同学们已经在高中的校园中接受了 四季的洗礼,青春的昂扬与少年的烦恼让每一位同学有收 获也有疲惫,但每一次的经历与体验都应成为锤炼大家的 动力!自从入校以来我们从未有像最近这样充实和努力, 高一期末,高二在即,时不我待!父亲的辛劳,母亲的期 待,好友的鼓励,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 我们需要自信,我们需要坚持,我们更需要神专思聚的学 习! •
• Let’s play a game...
枣庄八中南校 高一、十九班主题班会 QQ:327972566
2014.06.20
什么是“宁静致远”?
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 《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 书》也有引用。 所谓 宁静致远 就是指平稳静谧 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 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3.控制自己的上网欲 和玩手机欲。我们 现在最离不开的就 是手机了,几分钟 不看,就烧的坐不 住了。如果你去自 习室,就一定不要 带电脑,手机,不 要把手机放在自己 的眼前,提醒自己 不能玩手机,只有
4.找个好朋友 和你一起去 上自习,你 们俩约定好, 互相监督, 一旦出现问 题,就及时 提醒。
•
首先要认识到急躁是一种常见的心
理现象,有的人急躁跟其后天的生活环境 有关,也跟当前的事件有关.
1调整心态。对于平时 不是很重视学习,状 态比较放松的人,调 整心态是很重要的, 不要从心理上仇视学 习。
2.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 每天要看什么,看多少, 接受多少,掌握多少,详 细一点,要是达不到就对 自己有所惩罚,比如多久 不碰电脑、不碰手机之类 的。
7.要注意劳逸结 合。不要想一口 吞掉一个大胖子, 这是不现实的, 还会让你产生对 学习的反感情绪。 可以选择看一个 小时书,之后休 息十分钟,让大 脑和眼睛、身体 都休息,看看窗 外、和朋友聊聊 天等等。切记休 息时不要玩手机 啊~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 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宁静从不嫉恨热闹,也不为纷扰所困,高 朋满座不昏眩,曲终人散不孤独,去留无 意,宠辱不惊。真正的高远是宁静中的超 脱,真正的力量是沉默后的爆发。
•
当我们的心灵因为种种 琐事而变得浮躁时我们应 该。。。
•
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你所理解的
“
”
古人谈宁静
• 老子曰:“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 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 复命。” • 庄子曰:“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 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 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 • 《大学》: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5.坚持。一个好的习惯只要 一周就能形成了,如果你能 坚持一周,每天都定点起床, 再也不用站一整天了,,, 坐在固定的位置和固定的人 一起看书,那么一周后你就 会有这个固定的习惯。要记 得不停自我暗示,比如LSY 再不好看书你就只能等着挂 科了!
6.如果没有办法一步做到位,就采 取逐步递进法。在上自习的时候, 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放松自己的情 绪,并且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 己不去注意外界的事物,只专注于 眼前的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