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hap1概述概论

chap1概述概论

计算机发展的年代划分其硬件特征和软件特征 : 硬件特征是指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 软件特征是指计算机使用的软件环境
10
计算机已经发展了四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ENIAC
1954年 晶体管(贝尔实验室)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IBM 4401(最早批量生产) 1958年 集成电路(德州仪器)
16
微型计算机发展大致分为五代
第四代:32位机发展阶段 从1985年到1992年 代表产品:Intel 80386、80486 字长:32位 特点:内存容量已达到1MB以上,硬盘技术不
断提高,发展了32位的总线结构,各种品牌机 涌向市场,如COMPAQ\DELL等,这些微型 机在性能上已赶上传统的超级小型机,可执行 多任务、多用户操作 应用:办公自动化、网络环境
关和插接导线来完成 故障率高,维护量大,平均每7分钟就会损坏
一只电子管 耗电量大
8
按性能、价格、体积的不同
计算机分为六大类: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机
中型机 单片机
9
计算机发展年代划分依据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揭开了现代计算机发 展历史的序幕。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 以“万马奔腾”之势,一日千里,迅猛发展
21
微型计算机发展趋势
3、多媒体系统 显卡的性能更高 图形技术进一步发展 大尺寸显示器成为主流
22
电子管计算机
23
晶体管计算机
24
微型计算机
25
1.2 计算机基础
常用的名词术语和二进制编码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指令程序和指令系统 初级计算机
26
1.2.1常用的名词术语和二进制编码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IBM 360(第三代计算机的里 程碑)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11
计算机走向新时代
第五代:“非冯.诺依曼” 计算机时代
冯.诺依曼 计算机(程序存储 式)
➢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
第六代:神经计算机时代 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
光计算机时代
➢ 数据和程序均已二进制代 码形式,不加以区分地存
微型计算机发展大致分为五代
第一代:4位机发展和8位机萌芽阶段
从1971年到1973年
代表产品:Intel 4004和MCS-4微型机
Intel 8008和MCS-8微型机

字长:4位或8位
特点:指令系统比较简单,运算功能较差,价 格低廉
应用:面向家电、计算器和二次仪表
14
微型计算机发展大致分为五代
计算机时代
1500多个继电器
10000只电容和7000个电阻
重量30吨 占地面积170平方米 耗电150千瓦
➢ 美国时代周刊评价:
“它的电子智慧开启了一 个全新世界”
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
当时价值48万美元
7
ENIAC缺点
未能避免用十进制运算 无程序存储功能 对计算机任务的控制要通过手工与其面板的开
3
教材
尹建华 编著,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8.01
课程情况
教学:40学时 实验:8学时 考试:作业+出勤10%,实验10%,期末考试80%
答疑辅导
网络:bmielearning 邮件:xiaody@
4
第1章 概述
主要内容: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基础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1
课程目标
微机原理是学习和掌握微机硬件知识的课 程: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 目的: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 形成微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2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微处理器结构 第三章 8086/8088 CPU的指令系统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五章 存储器系统 第六章 输入输出 第七章 中断技术 第八章 计数器和定时电路 第九章 并行接口 第十章 串行接口 第十一章 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接口
17
微型计算机发展大致分为五代
第五代:64位机产生及发展阶段 从1992年到现在 代表产品:Intel Pentium、Itanium 字长:64位 特点:外部数据线64位字长,32位以上地址总
线,增加了虚拟现实等多媒体能力和通信上的 应用 应用:办公自动化、网络服务器
18
19
微型计算机发展趋势
生物计算机时代 在存储器中
➢ 能够自动地从存储器中取 出指令加以运行
12
微型计算机诞生
微型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微型计算机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可靠性高、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软件丰富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微处理器(CPU) 每出现一个新的微处理器,就会产生新一代的
微型计算机
13
5
1.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诞生背景:第二次世界大世界大战 计算机诞生时间:1946年2月15日 第一台计算机的名字: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Computer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6
ENIAC描述
➢ ENIAC推动世界进入了电子
18000多个电子管
1、中央处理器 更小的布线宽度和更多的晶体管。目前,大部
分CPU都已经采用了30纳米技术,减小布线宽 度是提升CPU速度的关键。 64位CPU成为主流 更高的总线速度,有希望达到1GHz
20
微型计算机发展趋势
2、系统存储器 CPU集成更大的高速二级缓存 内存容量更大,速度更快 硬盘容量也更大,速度更快
第二代:8位机发展阶段 从1974年到1977年 代表产品:Intel 8080/8085、MC 6800、Z 80 字长:8 特点:指令系统比较完善,运算速度提高一个 数量级,寻址能力有所增加 应用:面向家电、智能仪表、工业控制
15
微型计算机发展大致分为五代
第三代:16位机发展阶段 从1978年到1984代表产品:Intel 8086/8088、 80186、80286、MC 68000、Z 8000 字长:16位 特点:指令系统丰富,采用多级中断,多种寻 址方式,段式存储结构,配有功能强大的系统软 件 应用:工业控制
位、字节、字及字长 位(Bit):一个二进制位,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
位,一般用“b”表示 字节(Byte):指相邻的8个二进制位。单位: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