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夏特列原理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相关文章:化学家巡礼-勒夏特列
再读勒夏特列原理
有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学生毕业时说,你可以忘记化学中的很多东西,但不要忘记勒夏特列原理!在高中时,勒夏特列原理给我带来过很大的烦恼,因为它仅仅是个定性的理论,难以在计算中运用,所以用起来很不爽,不过我还是默默地记住了它。
最近,再想想勒夏特列原理,发现它的美在于非常的概括,不仅仅在化学方面,在人际关系的处理和自己行为的判断上,勒夏特列原理也可以帮我理清纷繁的思绪。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讲的是平衡的变动机理,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有时回过头来想想很多事情的发展轨迹完全映照了勒夏特列原理。
前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就业的困难和大量的失业人群,公务员以工资稳定、福利健全等优势瞬间成为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说的化学一点,公务员这份职业打破了社会求职环境的平衡。
之后,公务员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抨击,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公款吃喝受到了各方面的监督,监察部门下放多了文件并进行了多次的抽查来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如今公务员的职业比起以前来真的是日薄西山,虽然福利还是很好,但是累得半死,和一般的职业相比的优势也是几乎无存。
也是在2008年,楼价飞涨,整个社会马上就开始了对房价的调整。
一方面是打压房价,另一方面是涨工资、涨物价,使得各方面的价格水平也涨点上去。
说的白一点:房价都涨了,我们也要跟着涨,不能落后太多。
同样,如果在一个大家都很懒散的寝室里,突然有个人变得疯狂学习,那么我想整个寝室的人也会被带起来的,不会落后太多。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某段时间疯狂的工作,身体会跟不上,那么整个人的身体就会反抗,通过体力不支等方式减少你的工作量。
如果你要改变什么,那么切记缓缓而行、近乎无为而治,用渐变的方式慢慢的完成——在达到了一个平衡点后,再施力,再渐变、再施力……这样你花费的力气就会小很多,受到的阻力也会少很多,这样的做法是我非常欣赏的,颇有《易经》中“潜龙勿用”的思想和《道德经》中“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倘若急功近利,难免事倍功半。
人与人、甚至是人与自己都是这样。
在一个平衡的系统中,若要做任何的变动都要仔细的拿捏。
做人做事如此,国家的政策制定也是如此。
明朝万历中后期,一批以东林党自称的浙江官员获得了朝廷的重用,掌握了钱、军、政各方面的大权,结果导致其他派系的官员完全只能望其项背,只好联合起来对付东林党,以至于到后来官员内部的分裂极为严重,只要一方提出什么政策,另一方不管政策对国
家是否有利一律反驳,这种争斗到后来愈演愈烈,甚至满军入关后的南明小朝廷仍然在争权夺利、争斗不断。
假如当时的万历皇帝在提拔浙江官员的时候做到有度,而不是大面积的提拔,不仅不会出现朝廷内部的分裂,而且还能让其他派系的官员在看到自身的差距的同时又有追赶的动力,形成良性竞争,这样朝廷的吏治就会蒸蒸日上,国家的命运而不会如此的悲惨了。
唉,俱往矣,历史没有如果,后人当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