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夏特列原理应用易错点精析
一、勒夏特列原理内容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移动原理,又称之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
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该原理是判断平衡移动
方向的重要依据,适用于所有的动态平衡,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等。
1)浓度: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减少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反方向进行。
反之亦然。
2)压强:增加某一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
进行。
减少某一气态生成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逆方向进行。
反
之亦然。
3)温度:升高反应温度,则反应向着减少热量的方向进行,即放热反应逆向进行,吸热反应正向进行;
降低温度,则反应向着生成热量的方向的进行,即放热反应正向进行,吸热反应逆向进行。
4)催化剂:仅改变反应进行的速度,不影响平衡的改变,即对正逆反应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
二、勒夏特列原理应用的易错点
1.改变条件却没有改变平衡
【例1】某密闭容器,放入一定量的SO、O,发生反应2SO+O2SO (正反应放热),在达到平衡后,
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得平衡向右移动的为()D.加入SOC.减少体积.通如AN.升温B
【易错选】A
【错选原因】A选项中通入氮气之后,因为是密闭容器,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
平衡向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向右移动。
【错选分析】在影响平衡的条件中,压强改变平衡是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来改变的,通入氮气后,反应
物的浓度并没有改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是在平衡移动的成立,平衡不移动,勒夏特列原理
就不适用。
而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改变条件能导致平衡移动的反应。
【正确选项】B
【总结】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入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如:
、稀有气体等,平衡并没有移动,此时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
N.
2.只有一种反应物
【例2】在恒温时,一固定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gNOg(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若)(()
分别单独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能使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是()
D.降低温度NOB.通入NOCA.通入Ne.通入B
【易错选】【错选原因】通入NO后,NO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
但是不能消除这种改变,故NO的体积分数最终还是增大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变小。
【错误分析】在2NOgNOg的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即:NO,再通入NO后,相当于压))
((强变大,平衡向右移动,NO的体积分数最终会变小,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
【正确选项】A
【总结】在多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之后,加入其中的一种反应物,重新达到平衡后,可
以使得其
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升高,而本身的转化率降低,本身的体积分数变大。
但是只有一种反应物的平
衡要区别对待。
3.发生其他反应
【例3】浅绿色Fe(NO)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2HOFe(OH)+2H,若向+2+该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盐酸,
则溶液的颜色()
D.无变化.变浅A.变黄B.变深CB
【易错选】【错选原因】加入盐酸后,溶液中的H的浓度增大,由
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Fe2+
的浓度增大,所以溶液的颜色要变深。
【错误分析】Fe(NO)溶液中存在大量的Fe和NO,加入盐酸后,NO在——2+大量H的作用下具有很强的+2+3+3+在溶液中显黄色,所以溶液要变
黄。
FeFe,因为氧化性,可以将Fe氧化为【正确选项】A
【总结】在有多个反应发生时,要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主反应,抓住主要因素。
4.溶液的稀释
【例4】已知:草酸(HCO)是二元弱酸,0.1mol/L的KHCO溶液中存在如下的平衡:HCO+HOHCO+OH,若向该溶液中加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溶液中c(OH)增大都减小.溶液
中Ac(HCO)和c(OH)
增大pH.溶液的D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HCOD、B【易错选】.
【错选原因】加入水后,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水的参与使得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OH)增大。
【错误分析】加入水后,造成了溶液的稀释,而溶液稀释的话,平衡就向溶液中粒子数量增多的方向移动,
因而平衡是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但是整个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是减小的,因为溶液增加的倍数大于溶液中离
子浓度增加的倍数。
【正确选项】A
【总结】在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不仅要考虑平衡的移动,还要看溶液存在的各种离子之间是否会发生反应,
如果可以发生反应,那么并非仅仅是平衡的移动的问题了。
三、勒夏特列原理应用过程中的注意点
1、勒夏特列原理的适用条件:
勒夏特列原理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它对于所有的动态平衡(包括物理平衡)都是适用的,但必须注意,
它只能应用在已经达到平衡的体系,对于未达到平衡的体系是不能应用的。
2、勒夏特列原理对维持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的改变才是有效的,若改变的不是维持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无效。
例如:对于化学平衡COg+HOgCO(g)+H(g),你改变系统的总压,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因)(()为总压不是维持这一平衡状态的因素。
同样,你若改变催化剂的用量或组成,也不会引起平衡移动,因为
催化剂不是维持化学平衡的因素。
3、只能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
如:对于一个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N(g)+3H(g)2NH(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如果既增大压强,又升
高温度,我们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向哪个反应方向移动了。
因为增大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又会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我们无法判断出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
4、“减弱”并不等于抵消和消除。
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如对于反应a(g)+b(g)c(g),增大a的浓度,平衡
正向移动,此时我们都知道a、b浓度减小,c浓度增大,达到新平衡时,要使平衡常数不变,a浓度会不
会降低到等于或小于原平衡浓度呢?根据K=可知,新平衡中a浓度应大于原平衡浓度,由此
c(c)/c(a)c(b)可见,平衡移动的结果,仅仅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量。
.
四、纠错练习
1、在CHCOOHCHCOO+H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D.升高温度加水NaOHA.加入C.B.加入盐酸2+?aq+OHCa,当向一定量石aq2、一定温度下,存在下列平衡:CaOHs))()(()(灰乳悬浊液加入
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溶液中cCa增大2+2+离子数目减少溶液中CaA.)(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增大
C.溶液中pH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gaAbBg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一倍,当达到新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的平衡时,B AA.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了的转化率减少了B.物质D.a>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BC.物质的相对分子量时,下列条件中2NO(g)NO(g)+Q4、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在测定NO较为适宜的是()B.温度25℃、压强1.01×10Pa 10Pa3.03
×A.温度130℃、压强D.温度0℃、压强5.05×10Pa
10Pa℃、压强5.05×温度C.130(正反应吸热),当达到平衡时,欲使混合气体颜色、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HIH+I5加深,可采取的措施有()D.恒容下充入加入催化剂升高温
度C.A.减小容器体积B.HI气体
6、勒沙特列原理是自然界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
下列事实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NO气体受压缩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对2HI(g)H(g)+I(g)平衡体系加压,颜色迅速变深
C.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高压工艺提高氨的产率
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屑防止氧化
7、下列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A.压缩盛有I和H混合气体的针筒,气体颜色变深
B.pH均为4的盐酸和NHCl(aq)中水的电离度后者大
C.打开汽水瓶盖,即有大量气泡逸出
D.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B.加热蒸干AlCl溶液不能得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制取氨气A.到无水AlCl )比水中的D.c(H+SO在常压下生成O
C.工业上SO和0.1mol/LNaOH溶液中的大
9、下列实验事实或数据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B.
A.
D.C.
10、有以下描述的事实:
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在可逆反应中,使用催化剂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K(g)+NaCl(l);
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氮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其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D.①③④⑤①③⑤B.A.①②③④⑤⑥C.【参考答案】
9.B7.A4.C1.D2.A3.C6.A5.D8.C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