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教案年级:课次:第1周第1次课日期:课的内容:(室内引导课)1、明确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
2、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3、上好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课的目的: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高中阶段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和未来社会对后备人才身体健康的责任感和主动参与课堂管理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认清身心素质与其他素质以及未来社会人才需要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本学期重点学习的教材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球类(排球、篮球)。
考核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身体素质。
二、课堂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1、体育委员负责课上的日常管理工作,课前、课后器材的送还,协助教师的工作。
2、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因病、事不能上体育课时,必须本人事先向教师请假,来不及时可事后补假。
见习生必须随课见习。
3、课上必须按教师的安排内容练习,服从教师的指导。
4、不许无故迟到、早退、旷课。
不许戴帽子、围巾和危险物品或其他妨碍活动的物品上课。
不许随意动用已布置好的器材。
不许在未经教师同意的情况,随意离开教学活动的场地区域。
课上要注意安全,不许说笑打闹影响他人,而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三、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一)、导入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们学到了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进入高中体育课将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如何更好地增进体质、提高基本素质、掌握更多技能及相关知识。
所以我们本次课来探讨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1、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2、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3、调节脑力活动的有效方法4、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要求:1、养成课堂常规习惯2、增强学习与锻炼意识3、提高运用知识、技术的能力内容略:见教参教案年级:课次:第1周第2次课日期:课的内容:广播操恢复性练习教学任务:复习、纠正跑跳操,指导学生进行体能恢复性练习。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
运用跑、跳等一些练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恢复体能。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
研究课题:教案年级:课次:第2周第3次课日期:课的内容:广播操恢复性练习教学任务:复习、纠正跑跳操,指导学生进行体能恢复性练习。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
运用跑、跳的一些练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恢复体能。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
研究课题:教案年级:课次:第2周第4次课日期:课的内容:广播操恢复性练习教学任务:复习、纠正活力操,指导学生进行体能恢复性练习。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
运用跑、跳的一些练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恢复体能。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
研究课题:教案年级:高一课次:第3周第5次课日期:课的内容:双杠、排球教学任务:学习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
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学习正面双手垫球。
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教案年级:课次:第5周第9次课日期:课的内容:双杠、排球教学任务:进一步学习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
复习正面双手垫球。
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教案年级:课次:第5周第10次课日期:课的内容:双杠、排球教学任务:改进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学习支撑摆动前摆下。
复习正面双手垫球。
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教案年级:课次:第6周第11次课日期:课的内容:双杠、排球教学任务:巩固、提高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改进支撑摆动前摆下。
学习双手上手传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教案年级:课次:第6周第12次课日期:课的内容:双杠、排球教学任务:巩固、提高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巩固、提高支撑摆动前摆下。
复习双手上手传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教案年级:课次:第7周第13次课日期:课的内容:双杠测试教学任务:检查学生双杠学习的效果及动作技术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教案年级:课次:第7周第14次课日期:课的内容:接力跑、跳高教学任务:初步了解下压式接力技术;建立背越式跳高技术模型,学习起跳技术。
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教案年级:课次:第8周第15次课日期:课的内容:接力跑、跳高教学任务:进一步了解下压式接力技术;学习助跑和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学习过杠技术。
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教案年级:课次:第8周第16次课日期:课的内容:跳高、武术教学任务:半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改进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学习丈量步点的方法;了解武术的历史及基本知识,学习武术的基本手法、步法。
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教案年级:课次:第9周第17次课日期:课的内容:跳高、武术教学任务: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改进、巩固过杠技术;学习形神拳第一段,复习基本手法、步法。
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教案年级:课次:第9周第18次课日期:课的内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终身体育)教学任务:1、明确什么是终身体育的定义。
2、如何理解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3、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终身体育作为一种完整的、现代体育思想,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体育思潮。
其理论依据有以下几点:1、人体自身发展,需要体育锻炼伴随终身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进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有积极影响。
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人体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
他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劳永逸。
2、终生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给人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文明病的产生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
社会上的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体育锻炼增进、维护、改善健康状况,这就是终身体育产生和形成的基础。
二、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学生处在6—22岁年龄段,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
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三、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1、打好基础是打好基础的黄金时期2、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学会自主的学习、锻炼需要培养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以适应和协调不断变化的情况,取得预期的锻炼效果。
3、培养兴趣、爱好,养成锻炼的习惯兴趣、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高中阶段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间接兴趣、爱好,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4、培养自我体育意识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体育意识的培养。
“自我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和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
它要求在已经培养起来的对体育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了解自我;自我体育意识要在反复实践中形成。
教案年级:课次:第10周第19次课日期:课的内容:跳高、武术教学任务: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提高动作质量;学习形神拳第二段,复习形神拳第一段,提高学生动作的力度。
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教案年级:课次:第10周第20次课日期:课的内容:跳高测试教学任务:检查学生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掌握及能力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教案年级:课次:第11周第21次课日期:课的内容:武术、篮球教学任务:学习形神拳第三段,复习形神拳前二段。
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学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案年级:课次:第11周第22次课日期:课的内容:武术、篮球教学任务:学习形神拳第四段,复习形神拳前三段。
学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复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案年级:课次:第12周第23次课日期:课的内容:武术、篮球教学任务:复习形神拳(配音乐)。
复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案年级:课次:第12周第24次课日期:课的内容:武术、篮球教学任务:巩固形神拳动作(配音乐)。
复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改进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
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