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ppt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ppt

投资或消费的减少
IS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结论:LM曲线不变时 1.IS曲线越陡峭,挤 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 效果越明显。 2. IS曲线越平坦,挤 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 效果越小。
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结论:IS曲线斜率不 变 1.LM曲线斜率越大, 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2. LM曲线斜率越小, 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财政政策PK货币政策
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广泛 货币政策偏重货币稳定 执行者: 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 货币政策是银行 调节侧重:财政政策影响社会总资金运动的全局 货币政策有更为鲜明的总量特征 调节范围:财政政策体现在各个方面 货币政策基本上限于经济领域 调控工具:财政:税收、政府购买水平、政府的转移支付 货币: 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 备率 时 滞: 货币政策时滞长于财政政策
“紧货币”政策采取提高利率收紧银根,严格控制货币供给, 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总之,无论采取哪一种政策组合模式,取决于宏观经 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来说,如果社 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就应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 扩大社会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 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其余的情形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只要不是明显不平 衡的情况,由于会有一些部门的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另外一 些部门的产品供给小于需求,如果单纯采取紧的或松的政策 进行调节,都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可以考虑采用松紧搭配或 稳健的政策。因此,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货币政策分析
谁能帮他 解释一下 货币政策 的效果呢?
(1)IS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 变时,IS曲线越平坦, 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 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 反之,IS曲线越陡峭, 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 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货币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弥补市场缺陷的需要
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经济体制改革与调整的需要 转变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需要
政策简介
☆财政政策:所谓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
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 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 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它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 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 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从而奔向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 标,维护社会的稳定。
• 当出现这种古典主义极 端情况时,财政政策就 完全失效,而货币政策 则十分有效 出现这种 情况的原 因是什么 呢?
古典主义倾向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①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
②在竞争性部门中,政府投资效率不如民间投资, 影响社会总投资效率。 ③长期使用财政政策会抑制民间投资积极性。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的呢?
政府购买
政府支出 转移支付 国家财政 税收
政府收入 公债
财政政策工具
改变政府购买水平 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改变税收
自动稳定与相机抉择
自动稳定器 财政政策本身具有一 种自动调节经济、减 少经济波动的机制, 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 胀,萧条时自动增加 需求。 政府税收自动变换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换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总结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必不可缺 的调节手段,其作用已经叙述过,此处,我简单说一 下,针对这两种政策,我们应该怎么做。 认真学习两种政策的内容以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 把握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并选择性的使用两种政策 把政策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依据国内国际形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动速度不变为前 提。 ②通胀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比较有效,而通货紧缩时 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 ③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影响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的时滞
☆含义:是指从经济形 势的变化到货币政策的 修正,从货币政策的制 定到执行,从执行到收 效各环节传导所需的时 间间隔。
货币政策时滞形成的必然性:
小试牛刀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 )。 A. 经济增长 B. 充分就业 C. 稳定物价 D. 平衡国际收支 以下属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增加政府购买 C.公开市场业务 D.增加税收 以下政策中执行者是中央银行的是( ) A.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B.减少政府购买 C.减少货币供给(发行量) D.增加税收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及选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及选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
政策配合 方式 货币政策(膨胀政 货币政策(紧缩政 策) 策)
财政政策(膨胀政 “松财政松货币”政 “松财政紧货币”政 策) 策 策
财政政策(紧缩政 “紧财政松货币”策 “紧财政紧货币”政 策) 政 策
(三)“紧财政松货币”政策
在财政赤字较大与总需求不足并存时采用该政策组合。 “紧财政”政策指采取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措施,实现财政 收支平衡,控制经由财政渠道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 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 “松货币”政策指采用放松性的措施,适当增加货币供给,扩 大社会总需求,以促使经济的适度增长。此时中央银行就可以较 为准确地把握货币供给的总量,有效地控制货币的流向,以提高 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经济运行的效率,避免宏观经济的失控。
货币政策的分类: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同学们思考一下 扩张性和紧缩性 的货币政策分别 在什么情况下实 行呢?
货币政策工具
各国在运用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上存在着些许差异,但是基本 原则大致都是一样的,本课将以美国的运作方式为例进行简单的 阐述 1.再贴现率政策 2.公开市场业务 3.变动法定准备率 4.道义上的劝告(由于没有可靠的 法律地位,所以不是强有力的控制 措施) 5.垫头规定(仅仅是一种限制证券 投机的管制办法) 6.控制分期付款和抵押付款的条件 (事实证明这一控制很闹有效实施) 政府该怎 么做才能 够变动货 币供给量 呢?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
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 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货币政策目标是指 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 标。
联系(齐心协力)
终极目标一致 都借助货币调控 都通过对社会资金的分配实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往往配合起作用的
(四)“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在经济增长减缓以至于停滞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的情况下, 或者经济结构失调与严重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政策 搭配模式较好。 “松财政”政策采用减税或扩大开支等较为宽松的措施,刺 激需求,充分发挥财政支出定向供给货币的功能,增大对国民经 济基础产业、瓶颈产业的投资,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这对克服 经济增长减缓或经济停滞较为有效;而且适宜解决经济结构失衡 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
主讲:第三组
主题精华(需掌握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应用 两种政策的局限(时滞)
纵观全局讲大纲
§两种政策的介绍 §财政政策的应用 §货币政策的应用 §两种政策的局限性 §政策的混合使用 §总结
两种政策的介绍——必要性
●政策制订需要有一个认识、行动和作用反映过程 ●信息传递和金融市场调整都要有一个反馈过程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测算指标
①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动趋势。
②企业投资的变动。 ③利率的动态。
※各种模型测算的往往都是平均时滞,而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在
时间序列上的分布情况则大都未能涉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结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许多复杂的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还会遇到多种 困难。 财政政策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及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1、有些财政政策的实施会遇到阻力。 2、财政政策会存在“时滞”。 3、公众的行为可能会偏离财政政策的目标(动态不一致)。 4、非经济因素。 货币政策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及局限性表现在: 1、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 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2、在不同时期政策效果不同。 3、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相机抉择 政府审时度势,斟酌使 用,变动支出水平或税 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 ,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 充分就业水平。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补 逆 补 偿 经 偿 性 原性 济 财 则财 风 政 向 政 政 行 政 策 事 策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的图形分析
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利 率上升所引起的私人
(二)“紧财政紧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1.政策工具 财政工具:主要是减少支出,增加税收; 货币工具:采用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 调高再贴现率,或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等,从市场上回笼货 币。
2.适用范围 a.经济处于严重通货膨胀时,可以强有力地抑制社会总需求,从而 促使经济回落。 b.经济过热、需求旺盛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可以起到压缩社会 总需求,稳定物价,从而调整经济。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的选择
(1)“松财政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1.政策工具 财政工具:主要是增加支出,减少税收。 货币工具:采用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 调低再贴现率,或在金融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等,向市场投放 货币。 2.适用范围 a.经济处于严重萧条时,可以强有力地作用于社会总需求,使 其扩大,从而促使经济复苏。 b.在经济中存在着大量没有被充分利用的人力、机器设备等资 源时,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刺激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