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实用药物学基础实验报告单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实验报告201 年月日姓名系专业班级试验地点课程《实用药物学基础》题目实验一实用药物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一、动物捉拿及固定方法小白鼠右手抓住其尾部放在鼠笼盖铁纱网上,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沿其背部向前抓起颈背部皮肤,并以左手的小指、无名指固定其尾部,便可将小鼠固定在手上。
大白鼠用右手提起尾部,放在粗糙面上,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捉其头部,其余三指夹住背腹部即可固定。
二、动物的给药方法小白鼠灌胃法(i.g.):以左手固定小鼠后,使其腹部朝上,颈部伸直。
右手持配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再从舌面沿上腭进入食道。
小鼠灌胃容量一般为0.1~0.3m1/10g。
腹腔注射(i.p.):以左手固定小鼠,方法同灌胃,右手持注射器,取30度角将针头从下腹部向头端刺入腹腔。
进针部位不宜过高,刺入不宜太深,以免伤及内脏。
小鼠腹腔注射量一般为0.1~0.3ml/l0g。
皮下注射(s.c.):用左手固定小鼠后,右手持注射器于拇指和食指捏起的皮肤处进针即可。
【思考题】1、小白鼠捉拿注意事项。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实验报告201 年月日姓名系专业班级试验地点课程《实用药物学基础》题目实验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器材:粗天平、lml注射器、小鼠灌胃针头等。
药品:15%硫酸镁(含水)溶液。
动物: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只。
【方法与步骤】取小鼠2只,分别称重标记。
一只由腹腔注射10%硫酸镁溶液0.2ml/l0g;另一只用同样剂量的硫酸镁灌胃。
分别将两鼠置小笼中,观察其表现有何区别。
【实验结果】记录于填入下表。
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的影响鼠号体重(g)药量(ml/10g)给给药途径给药前表现给药后表现12【注意事项】1.掌握正确的灌胃操作技术,不要误插气管或插破食管,前者可致窒息,后者可出现如同腹腔注射时的吸收症状,重则死亡。
2.注射后作用发生较快,需留心观察。
【思考题】给药途径不同时,药物的作用为什么有的会出现质的差异,有的则产生量的不同?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实验报告201 年月日姓名系专业班级试验地点课程《实用药物学基础》题目实验三镇痛实验与镇咳实验【实验目的】化学刺激法观察阿司匹林对化学物质刺激致痛的影响。
掌握小鼠引咳的病理模型及镇咳作用机制。
学习用氨水引咳的方法;观察急支糖浆的镇咳作用。
【实验原理】某些化学物质(如酒石酸锑钾溶液、醋酸溶液、缓激肽等)注入小鼠腹腔内可刺激腹膜引起深部、大面积且持久的疼痛,致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表现为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等。
若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扭体反应发生率减少50%以上者,认为该药物有镇痛作用。
1、醋酸应在临用时配制,如放置过久,作用明显减弱。
2、室温不能低于10℃,否则不易发生扭体反应。
3、给药组比对照组减少扭体发生率50%以上才能认为有镇痛作用。
4、小鼠体重轻,扭体反应发生率低。
引咳刺激最常用的是化学物质刺激、机械刺激和电刺激。
由于化学刺激物时作用于呼吸道的感受器反射地引起咳嗽,凡能抑制咳嗽中枢或降低呼吸感受其敏感性的药物均能收到镇咳作用。
小鼠吸入氨水后,刺激呼吸道粘膜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咳嗽。
【实验材料】1. 动物:小白鼠,小鼠,体重18~22g,雌雄不拘2. 器材:小动物电子秤,小鼠鼠笼,棉花、大烧杯、lml注射器2支,小鼠灌胃器3. 药品:0.7%醋酸溶液,0.4%阿司匹林悬液,急支糖浆,生理盐水,浓氨水【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称重,编号,随机分为甲、乙2组。
2.观察小鼠正常活动。
3.给药:甲组0.4%阿司匹林悬液灌胃0.3 ml/10g、乙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记录给药时间。
4.给药后15min,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7%醋酸溶液0.1ml/10g,观察10min 内各组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
5.取小鼠2只,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急支糖浆0.3ml/10g,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灌胃给药后15分钟,置于充满氨气的烧杯中观察小鼠15分钟内咳嗽潜伏及咳嗽次数。
【实验结果】1、镇痛实验结果将各组发生扭体反应、无扭体反应的动物数和扭体总次数填入下表。
【注意事项】1.醋酸应在临用时配制,如放置过久,作用明显减弱。
2.室温不能低于10℃,否则不易发生扭体反应。
3.给药组比对照组减少扭体发生率50%以上才能认为有镇痛作用。
4.小鼠体重轻,扭体反应发生率低。
5.每只小鼠放入烧杯中时都要换新棉球,而且浓氨水的量要准确。
棉球的大小、松紧程度要适中,尽量一致。
氨水3~5滴,不可浓度太高。
烧杯不必倒扣。
6.观察并记录小鼠咳嗽时,最好要两个人在不同的角度同时进行观察,并且视线要与小鼠的嘴在同一水平,以免漏记。
小鼠咳嗽很难听到声音,因此应注意观察,表现为剧烈腹肌收缩并张嘴。
7.潜伏期即把棉球放入后至第一次咳嗽的时间。
【思考题】1、如何判断小鼠的发生扭体反应?2、阿司匹林镇痛作用原因?3、咳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氨水引咳外,还有什么其他办法?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实验报告201 年月日姓名系专业班级试验地点课程《实用药物学基础》题目实验四动脉血压测量与血型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人体心率的测定方法。
2.掌握动脉血压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3. 学会用玻片法测定ABO血型,并能根据测定结果正确判断血型。
【实验材料】听诊器、血压计、秒表、采血针、双凹载玻片、75%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牙签;标准A型血清(含抗B凝集素)、标准B型血清(含抗A凝集素)血液样品(学生现场采集)【实验原理】1. 心率测定原理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管壁发生搏动,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
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2. 血压测定原理人体动脉血压测量采用听诊法,测量部位为上臂肱动脉。
用血压计的压脉带充气,通过在动脉外加压,然后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血压。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没有声音,但如果血液流经狭窄处形成涡流,则发出声音。
当缠于上臂的压脉带内充气后压力超过肱动脉收缩压时,肱动脉内的血流完全被阻断,此时用听诊器在其远端听不到声音。
徐徐放气,降低压脉带内的压力,当压脉带内压力低于肱动脉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血液将断续流过肱动脉而产生声音,在肱动脉远端能听到动脉音。
继续放气,当压脉带内压力等于舒张压时,血流由断续流动变为连续流动,声音突然由强变弱并消失。
因此,从无声音到刚刚听见的第一个动脉音时的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动脉音突然变弱时的外加压力相当于舒张压。
3. 血型测定原理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
可使用抗A抗B 两种试剂对其进行鉴定。
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分别加入标准抗A试剂与标准抗B 试剂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得出受试者血型。
【实验内容】(一)心率测定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受试者静坐5分钟。
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
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脉搏测量时先以10秒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秒,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
然后,再测量30秒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30次/分钟)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3分钟,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分钟、4分钟和6分钟的脉搏。
(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血压测量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式,一般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
它由水银检压计、袖带和橡皮充气球3部分组成。
水银检压计是一标有压力刻度的玻璃管,上端通大气,下端和水银槽相通。
压脉带为外包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它借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的水银槽和充气球相通。
橡皮充气球是一个带有螺丝帽的橡皮囊,供充气、放气用。
2、令受试者脱去一侧衣袖,静坐5分钟以上。
3、松开血压计橡皮球螺丝,驱出袖带内残留气体,再旋紧螺丝。
4、令受试者将前臂平放于桌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手掌朝上。
将袖带缠在该上臂,其下缘至少在肘关节上2厘米,松紧适宜。
5、将听诊器耳件塞入外耳道,其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即略向前弯曲。
6、在肘窝内侧先用手指触及肱动脉脉搏,将听诊器胸件放在搏动处。
7、测量收缩压。
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内,使检压计中水银柱逐步上升,至180mmHg左右,随即松开充气球螺旋,连续缓缓放气,减低袖带内压力,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
当开始听到“砰、砰”的动脉音时,检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为100-120毫米汞柱。
8、测量舒张压。
继续缓缓放气,动脉音先由低到高,然后由高变低,最后完全消失。
在声音突然变弱的瞬间,检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即代表舒张压。
正常成人舒张压为60-80毫米汞柱。
血压记录常以收缩压/舒张压表示。
(反复测血压时,如血压波动小于4毫米汞柱即为准确。
)9、运动后动脉血压测量。
拉开袖带与检压计相连的橡皮管接头,注意不要取下压脉带。
令缠好压脉带的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30次/分钟)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3分钟,结束后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分钟、4分钟和6分钟时的血压。
10、实验结束,及时放出袖带内的气体,关闭开关。
二、血型测量1.取载玻片两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笔分别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抗A试剂及抗B试剂一滴。
2.用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无名指指尖后用采血针刺破指尖,待血液出来后,取血液1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两块玻片的试剂上,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手持玻片转动数次,转动时玻片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然后置室温下10-15分钟后观察结果。
5. 结果观察肉眼观察:如果外观略呈花边状或锯齿状,看上去有沉淀,则多为凝集;如果血滴呈均匀状态,边缘整齐,则多为不凝集。
2、受试者应脱去衣袖,以免袖口过紧阻碍血液循环;3、袖带松紧适中,不宜太紧或太松;胸件也不要压的太紧或太松;4、打气时不要太快,以防水银柱喷出管外;5、动脉血压应连续测量2-3次,每次间隔几分钟,以最低一次数值为准,6、不要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底进行测量;7、发现血压超出正常范围时,应让受试者稍作休息后再行测量;8、如需重复测定时,须将压脉带内的空气放尽,使压力降至零(水银柱到零),而后再加压测定,以防静脉回流不畅;9、动脉血压的测定,要准确、迅速地在1~2min内完成,否则易使被测量者1. 写出自己的血压测定值,并作出结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