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教育科学出版社 浙江宁波地区)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教育科学出版社 浙江宁波地区)

培优补差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2020学年第一学期掌起镇第二学校学科教学计划
任教学科
科学
任教班级
一(1)班
任课教师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2017年9月,国家恢复在1-2年级开设科学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植物”和“比较与测量”。“植物”单元下设:




小学科学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1.在观察中比较
2.起点和终点
3.用手来测量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6.做一个测量纸袋
7.比较测量纸袋和尺子
8.科学阅读——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2.教学方法上按照衔接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方式,适当利用一些游戏,增加趣味性,注重实践性,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经验和直接感受。
3.在科学课堂上,加强观察、实验活动,开展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同时,不只局限于科学学科的教学,要以科学为主线,综合语文、数学、艺术、技术等各学科的元素,为我所用,体现学科的综合性。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
我们知道的植物
1
12
用不同的物体了测量
1
2
观察一棵植物
1
13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1
3
观察叶
1
14
做一个测量纸带
1
4
这是谁的叶
1
15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
5
植物是“活”的吗
1
16
科学阅读
1
6
国庆放假
17
科学复习
1
7
校园里的植物
1
18
科学复习
1
8
科学阅读
1
19
期末总复习
9
在观察中比较
1
20
期末总复习
10
起点和终点
1
21
期末考试
11
用手来测量
1
22
寒假放假
在科学课上,引导学生学会有看法,懂得展示证据的重要,懂得与同伴合作和交流,让他们养成注意倾听和深入思考的习惯。




1.突出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观察的有序性,及时记录的习惯,尊重事实和证据的意识,科学方法的渗透等。教师不要在科学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上多做文章。
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课植物
3.观察叶
4.这是谁的叶
5.植物是“活”的吗
6.校园里的植物
7.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比较与测量”单元下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