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梗死的分型和分期治疗

脑梗死的分型和分期治疗

脑梗死的分型
LSR(Lausanne Stroke Registry)分型
病因
1978-198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缺血瀑布效应或级联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缺血瀑布效应或级联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缺血半暗区(penumbra)
Astrup(1981年)提出 在不可逆损害的缺
血中心区周围存在着自 发脑电活动消失、而离 子平衡和膜结构完整不 受影响的移行区,一段 时间内可挽救的脑组织
价药物或治疗方法的疗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梗死的分型
美国分类(Ⅲ)中脑梗死按三方面分型
发病机制 血栓形成 栓塞 血液动力学
临床病因 动脉血栓性 心源性 腔隙性 其他
临床综合征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大脑后动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再灌注损伤 当脑血流的再通时间超过“再灌注时
间窗”,则加剧脑损伤 目前把脑缺血的治疗时间窗定为6小时以内 治疗的目的就是在缺血脑组织出现不可逆
损害之前及时恢复血流供应,挽救缺血细 胞,改善预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梗塞的病理分期
MRI for Acute Stroke Trials
diffusion/perfusion mismatch final lesion volume
hours
days-weeks
Albers GW. Stroke 1999; 30 (10): 2230-2237.
Tissue at risk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梗死分型与分期治疗的必要性
3小时内所有CT怀疑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溶 栓,会造成脑出血和死亡增加
仅以存在脑缺血为标准进行大规模的临 床研究是浪费精力、时间和资金
因此,溶栓前必须分型,选择合适的亚 型病例,取得理想的疗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梗死分型与分期治疗的必要性
二、药物临床疗效评价的需要 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不能保证不同
1.超早期:1-6h,脑组织改变不明显,属可逆 2.急性期:6-24h,缺血区苍白,脑组织轻度肿胀 3.坏死期:24-48h,脑组织肿胀明显,灰白质界
限不清,细胞大量死亡 4.软化期:3天-3周,病灶液化变软 5.恢复期:3-4周后,坏死组织被吞噬,胶质细胞
增生,小病灶形成疤痕,大病灶形成囊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IST例数 6月疗效
TACI PACI POCI LACI
4638(24%) 7921(40%) 2228(12%) 4657(24%)
有效 有效 无效 无效
CAST例数 14天疗效
1883(9%) 11445(55%) 1444(6%) 6263(30%)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IST证明了ASA对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但对脑卒 中无直接治疗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梗死分型与分期治疗的必要性
以上试验病例均根据临床和CT排除脑出 血,达到最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排除 禁忌症后入选,均不区分脑梗死的类型
没有明确血管病理或卒中的原因,没有 把血管研究作为溶栓的基础
更甚者不知道是否有血栓的存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缺血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急Fra bibliotek期综合治疗新策略
0小时
0-3小时
3-8小时
8-48小时
可能的药物治疗:
动脉溶栓 评价诊断和接诊 紧急药物治疗: GPIIb/IIIa拮抗剂
静脉溶栓 降纤治疗
神经保护 其他非药物治疗
预防复发
防止并发 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梗死分型与分期治疗的必要性
CAST超出了ASA的本身药理作用,亚型确定是否 准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梗死分型与分期治疗的必要性
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对不同脑梗死亚型所 产生的疗效不同
腔隙性脑梗死的经典定义是脑白质缺血, 而脑白质不含突触或受体复合物
针对NMDA受体复合物的药物就不可能有效 因此必须区分不同脑梗死亚型,以正确评
再灌注时间窗:
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恢复脑组织 血流灌注,以避免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坏 死、防止缺血中心坏死区扩大的最为关 键的时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治疗时间窗(Therapeutic Time Window)
治疗时间窗: 最早开始治疗可获
得脑功能改善的时间, 可能与再灌注时间窗重 叠,最晚的可能迟至梗 死恢复过程后期依然存 在 动物研究表明“再灌注 时间窗”为1-3h 从实验推导人的“治疗 时间窗”为6~8h
地区、种族、国家的研究中亚型构成的一 致性 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两个研究 国际卒中临床试验(IST) 中国卒中临床试验(CAST) 两组结果相似,脑梗死急性期应用阿司
匹林是有效、安全的 但两组亚型的疗效分析结果有明显差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按OCSP分型比较IST和CAST疗效
一、溶栓复流治疗的需要 脑梗死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组不同类型
疾病的总称 不同类型疾病的病因、严重程度、临床转
归不同 闭塞血管的大小、部位和侧枝循环功能决
定梗死灶的范围和位置 梗死灶的范围和位置影响病情轻重和预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梗死分型与分期治疗的必要性
已经进行的5个大样本多中心临床随机对 照试验 MAST-1(失败) MAST-E (失败) ASK (失败) ECASS (失败) NINDS(成功)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如果在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前,恢复血供, 同时抑制再灌注损伤,临床的症状体征是临时 的
如果血流中断时间延长、或恢复血供时未有效 抑制再灌注损伤即导致不可逆缺血性损伤(梗 死)和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高致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时间窗
半暗区组织从可逆性缺血到不可逆梗 死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在达到不可逆 梗死前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恢复血流,即 可挽救濒临死亡的组织,而这一段时间 即称为“时间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