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方式》一课谈对科学教学的几点反思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黄海1.明确研究对象。
案例:教学中有让学生根据图片判断运动着的物体的运动方式。
学生在判断的过程中,对运动着的物体是什么不是很明确,由此造成判断的时候出现偏差。
反思:在让学生判断前,教师没有明确指出图片中需要判断的是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学生判断时容易受其他一些物体的干扰,造成判断结果的偏差。
因此,教师若能在让学生判断前就明确所要研究的对象,那么学生在明确研究对象以后,研究就要针对性、目的性,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提高研究效率。
2.给予学生高效的研究材料。
案例:在让学生尝试研究物体的运动有哪些方式时,教师给予学生两个乒乓球,其中一个乒乓球用线串起来。
结果学生在研究的时候,对用线串起来的乒乓球无从下手。
反思:教师给予学生用线串起来的乒乓球,主要是让学生尝试让乒乓球摆动起来,但是没有一个小组能够研究出来。
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对像用线串起来的乒乓球这类非常规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的时候,缺乏生活经验,这样的材料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一个干扰因素,降低了课堂探究效率。
因此,教师在给予学生研究材料的时候,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的高效的研究材料,以免给予的材料成为干扰因素,影响研究效结果。
3.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逐步引导转化为科学概念。
案例:学生讲到拍乒乓球时,乒乓球是上下跳动。
针对学生的回答,我马上小结并板书“往复运动”。
在接下来让学生判断物体运动方式时,学生不理解什么是往复运动,描述物体运动方式的时候,还是用“上下跳动”、“前后来回运动”等描述。
教师给予学生的“往复运动”的科学概念失去意义。
反思:学生针对观察到的现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运动的方式,学生的前概念被激发出来了,而此时教师没能做进一步的引导,而是简单地将它扭转了科学概念。
这时,学生的思维发生跳跃,认知与接受力均与先前发生碰撞,针对这样的碰撞,教师没能进一步的引导,导致强塞给学生的科学概念并为被学生接受,这样教学的效率显然是低下的。
4.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
案例:整堂课,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很少,导致学生针对自己的探究结果是否正确有些不明确。
由于教师没能及时地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没能将评价作为一种激励机智,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在课的后半部分出现有学生开小差甚至随意交头接耳的现象。
反思:由于教师没能运动评价这一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的探究有些被动,教师讲课的时候也比较吃力。
因此,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更明确自己探究的结果对错与否。
这样,学生会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5.教师讲解精要、简练。
案例:学生通过玩乒乓球发现了可以让乒乓球向前运动、转动、滚动、跳动,然后教师让学生比较这些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以此来让学生根据运动的轨迹将物体的运动方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多是结合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没有将其概括为精当的语言。
这个时候,教师不断地提醒、不断地打断学生的回答,试图通过教师不断到讲解与提示启发学生,最后教师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这两个概念揭示。
此时,学生并未能真切地理解,反而将他们原本顺畅的思维给打乱了。
反思:教学中,教师应该讲解,但是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习的主体——学生,应更多地让学生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揭示答案得出结论。
教师过多的讲解,有时往往会打乱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判断力,由此导致学生对结论的提出缺乏自信。
因此,教师的讲解要精要、简练,以导为主,以讲为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国际数棋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一、国际数棋的认识二、国际数棋的行棋规则(移、邻、单跨)二、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国际数棋,观看有关国际数棋的视频学习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国际数棋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国际数棋“移”、“邻”、“单跨”的走法,并懂得灵活掌握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下棋的技能。
三、教学过程:(一)、国际数棋的认识国际数棋由六角形棋盘和带有两对0—9数字的十枚棋子组成,棋盘内按照规律编有0—9十个数字,行棋前棋手要将各自的十枚同色棋子对号入座放入自己的阵地内。
(二)、学习国际数棋的行棋规则1、第1个规则叫"移"任意一枚棋子可以向与它相邻的空位平移一步。
2、第2个规则叫"邻"任意一枚棋子可以跳过与它相邻的一枚棋子。
3、第3个规则叫做"单跨"一枚棋子可以跨过与它在同一直线上的几枚棋子,但必须是所要跨过的这几枚棋子的编号数通过数学运算算出行跳棋子的编号数来。
例如:7号棋子右斜进跨8、1,这时需要进行运算,可以是8-1结果为7。
4、第3个规则要注意的地方:(1)落点只能落在前方相邻的直线空位上(2)每个棋子全部参与运算,只能运算一次(3)棋子中间空位多少不限(4)8号棋子不能参与运算(三)、双方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指名两人上台下棋。
2、学生交流。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一、国际数棋的行棋规则(连跨)二、得分计算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国际数棋“连跨”的走法,并懂得灵活掌握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下棋的技能。
2、介绍双方如何记得分,会判谁输谁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已经学会了哪些行棋规则?分别怎样运用?(二)、学习新课1、学习第4个行棋规则第4个规则叫做"连跨"任意一枚棋子可以一次性连续跨过能够计算出相同得数的几段棋子。
例如:红色0号棋子欲实现右斜进跨1、8 ,左斜进跨2、4,左平跨8、12、得分计算当一方的十枚棋子先行全部占领对方的十个阵营空位,该方就有权"叫停",叫停后双方计算得分,并比较大小.计算方法有两种:(1) 差和法:棋子号数减去所占棋位编号数(或相反),再将所有棋子得分相加(2)积和法:棋子号数乘以所占棋位号数,再将所有棋子得分相加。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对数棋行棋方法掌握的更为灵活,增加行棋能力。
活动器材:大数棋一副、小数棋若干、电脑一台教学内容:一、24点计算国际数棋是应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中的一种或几种计算方法,按照四种规则,向对方阵营内行棋,目的是快速、高效地占领对方“阵营”,最后通过计算双方得分的高低来决出胜负。
因此计算必须过硬,今天我们先来练习计算。
必答题:每一位学生必须要回答的,方法不限;如果答不出,可以求助。
抢答题:将同学分为两组,得到抢答权的一组可以答题,方法不限。
如答不出,则回答权自动转让给另一组。
二、介绍行棋技巧:(三)“开局”好一点点,“套路”活一点点国际数棋共有五种开局套路,分别是“抢占左峰法”、“右侧直线进攻法”、“中峰进攻法”、“左侧直线进攻法”和“抢占左峰法”。
抢占左峰法④左斜移一步,⑧连跨⑥②和④两段,落于④前方,然后⑨、⑤、⑥都能连跨至⑧号棋前方空位,快速抢占阵营左侧角内的相应位置,一旦对方阵营内留有落点空位,我方占据该位置的棋子或可借助这几枚棋子不断打入对方阵营。
左侧直线进攻法 0号棋单跨⑨⑤④落于④前方,①连跨⑦⑧和⑨⑤④0两段,落于0号棋前方空位,快速抢占阵营左前方直线上的相应位置,然后⑨⑤⑦都能行至①号棋前方,进而不断打入对方阵营。
中锋进攻法①左斜移一步,0号棋连跨⑦⑧和①两段,④连跨②③和0①两段,⑧连跨⑥②和④两段,⑨连跨⑥③①和⑧两段,寻机借助对方跳出的棋子打入对方阵营。
右侧直线进攻法类同左侧直线进攻法,0号棋单跨⑦⑧①,①邻过0,⑧单跨⑦①0,快速抢占阵营右前方直线上的相应位置。
抢占右峰法类似于“抢占左锋法”,①右斜移一步,⑨连跨⑤④和①两段,⑧连跨⑤④和①⑨两段,快速占据阵营右侧角内的相应位置。
从行棋经验来看,最好偏好“抢占左峰法”和“抢占右峰法”。
这两种开局套路进攻速度是一样的,它们和其他三种开局套路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在进攻的同时还能做好防守。
而“左侧直线进攻法”以及“右侧直线进攻法”虽然也能快速进攻,一举进入对方阵营,但对方很容易借用你的棋子,防守性上比之前两种要差很多。
“中峰进攻法”是出棋速度最快的一种开局方法,但它不像其他四种方法那样能直接进攻,而且防守性相对来说是最差的,由于棋子几乎全部位于棋盘中央,对方很容易借用你的棋子快速进攻,而且最大的缺点在于行棋一步就让对方的⑦连跨①和①两段直接打入我方阵营,不仅让对方在进攻上占得先机,且由于①号位被对方⑦占位,连开局套路也被破解了。
如果只知一味按部就班地套用开局套路,一旦被对方破解了,如果不会灵活变通,前期行棋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所以棋手要能活用“开局套路”。
【例】:“抢占右峰法”是运用1、9、8这三枚棋子,但在研究中我发现利用1、0、9、8抢占右峰(如左图),进攻起来更方便,因为0是个比较特殊的数,计算比较方便。
还可以将“抢占左峰法”和“抢占右峰法”结合起来使用(如右图),先利用1、0、9占领右峰,再利用4、8占领左峰,阵营内其余棋子也可以行至同一直线。
这样一来,同时打开了两条比较好的进攻路线。
但这种变式有个很大的缺点,由于自己一方的棋几乎全在一条直线上,要想打入对方阵营,就必须借用对方棋子,如果对方洞察先机,将棋子行至左侧或右侧直线,这样一来我方就很难借用对方的棋。
要想解决这样的困境,只要在开局初先打入对方阵营几只棋,这样一来,即使很难借用对方的棋,我方还是能借用自己的棋不断打入对方阵营实现自救。
当然,除了上面介绍的两种或用方法,还有很多其它“开局套路”的活用方法,棋手之间也可能对同一种开局套路有不同的活用方法,这就是个人能力和喜好问题了。
学生实际演练,增加实战经验。
智力七巧板教案第一课时——按图分解操作方法:学生——领到七巧板后在班级里组织一次比赛形式的活动。
老师——准备好3-10张卡片,每张卡片让学生拼3-7分钟。
即兴比赛,同时要求学生学会缩小比例画出答案的技巧。
活动目的:让学生先模仿,反复组拼、分解列举的卡片,熟悉各拼板间的几何关系,初步了解组拼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竞争意识。
活动过程:1、同桌合作按照七巧板正面的“示范图案”练习拼搭。
比一比,哪一桌最快?拼的时候既要快又要能记住图案的名称。
2、小组之间开展比赛,看哪一个同学拼得快?在拼装中,熟悉七巧板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3、了解七巧板的组拼方法。
半圆(两块)、圆、等腰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图形(两块)备注:活动以后,留给学生几天时间让学生自己组拼,熟悉巧板组拼并找规律,为以后的活动打基础。
第二课时--专题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专题设计动物、人物、日常用品等;也可以让学生专题设计某个“名称”的图案,如“人物造型”、“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