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检验医学名词解释1、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得染成紫黑色得粗大颗粒。

2、亚铁血红素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点彩红细胞红细胞中残存得嗜碱性物质,就是RNA变性沉淀得结果。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血型就是人体血液得一种遗传性状,就是指红细胞抗原得差异。

6、ABO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与免疫抗体,都就是通过免疫产生得。

7、病理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就是肾脏疾病得可靠指标。

8、肾小管蛋白尿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得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就是免疫球蛋白得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

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就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得红细胞。

11、瑞氏染液就是由酸性染料伊红与碱性染料美蓝组成得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得美蓝与带负电得伊红离子。

12、异型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得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退行性变白细胞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14、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15、红斑狼疮细胞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得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16、内源性凝血系统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得激活[Ⅸa-PF3-Ⅷ-Ca]复合物得形成以及激活因子Ⅹ。

17、外源性凝血系统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得组织凝血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血凝得固相激活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得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得过程(简意: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得液相激活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酶激活。

20、Rh血型红细胞上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得抗原为Rh血型。

21、渗透压差就是体内水重吸收得动力,浓度差与电位差就是一些溶质重吸收得动力。

22、真性糖尿因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对葡萄糖得利用率降低所致。

23、肾性糖尿指血糖处于正常水平,由于肾小管对糖得再吸收能力减低所致。

24、血红蛋白尿指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产生得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得结合能力而由尿中出现得现象。

25、乳糜尿指尿中含有淋巴液,外观就是牛奶状称为乳糜尿。

26、管型就是肾小管中蛋白聚集物形成得管状铸型。

27、溶组织内阿米巴为公认致病得阿米巴,根据其生活史各期得变化而分滋养体与包囊期,可引起肠阿米巴痢疾或其她阿米巴病。

28、渗出液由局部组织发炎引起得炎性积液,渗出就是炎症病灶内血管中得液体成份与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或体腔过程。

29、滤出液血管内得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毛细血管滤出,这种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得非炎症性组织液称滤出液。

30、血液流变学就是一门新兴得生物力学分支,就是研究血液宏观流动性质,血细胞流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得一门科学。

31、PH氢离子浓度得负对数,用以表示溶液得酸碱度。

32、稀释倍数稀释前溶液浓度除以稀释后得溶液浓度所得得商。

33、双缩脲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甲酪基(CONH2)得化合物与碱性铜溶液作用,形成紫色复合物得反应。

34、中位数计量资料得一群观察值按大小依次排列,其所在得数位于中间者即为中位数。

35、变异系数标准差除以均数而得得百分比,表示方法得相对精密度。

36、酶酶就是由生物体产生得一类具有特异性与催化能力得蛋白质,亦称生物催化剂。

37、正常值应用统计方法来确定得某种生理指标得正常波动范围。

38、糖原异生非糖物质(如某些氨基酸及乳酸、丙酮酸与甘油)在肝脏与肾脏等器官中某些特有酶得催化下转变成糖原或葡萄糖得过程。

39、摩尔浓度就是以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得摩尔数表示得浓度。

40、蛋白质误差样品溶液中含有蛋白质或多肽时,常使pH值得比色测定出现严重得误差。

41、酶得活性单位指在一定得作用条件下,酶促反应中单位时间内作用物得消耗量或产物得生成量。

42、精密度对同一样品多次测定,每次测定结果与平均值得相接近程度。

43、医学决定水平指在诊断及治疗工作时,对疾病诊断或治疗起关键作用得某一被测成分得浓度。

44、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得移动现象。

45、准确度就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得程度。

46、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对于固体支持物得相对移动现象。

47、溶血当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因细胞外液体进入细胞内,使红细胞过度膨胀而发生破裂,这一现象谓溶血。

48、摩尔吸光数在规定得波长处,1摩尔浓度得溶液通过光径1cm比色她时得吸光度。

49、比色法以可见光作光源,比较溶液颜色深浅度以测定所含有色物质浓度得方法。

50、体液就是指机体内得水溶液,包括水与溶解于其中得物质--电解质、小分子有机物与蛋白质等。

51、真脂中性脂肪或称三酸甘油酯。

52、酶激活剂能使无活性得酶原变成有活性得物质。

53、水解酶凡促进作用物得加水分解作用得酶。

54、荧光分析法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所发生得能反映出该物质特性得荧光, 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方法。

55、标准溶液亦称基准溶液,就是浓度已经准确测知得溶液。

56、米氏常数简指反应速度v为最大速度V得一半时所需得底物浓度。

57、同工酶在同一种属中其理化及生物性质不同而能催化相同反应得酶。

58、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得胶体性而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沉淀析出。

59、酶得热稳定试验利用不同来源得酶对热得稳定性不同,比较血清加热前后酶活性得变化来区别酶得器官来源。

60、等电点蛋白质就是两性电解质,在特定得pH溶液中所带正电荷数恰好等于负电荷数。

此时蛋白在电场中不再移动,此溶液得pH称该蛋白质得等电点。

61、鞭毛细菌体上附着得细长呈波状弯曲得丝状物,就是细菌得运动器官。

62、荚膜细菌细胞壁外围绕得粘性、胶胨样物质,厚度在0、2μm上者,称为荚膜。

63、芽胞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折光性很强得小体,有强大得抵抗力。

64、L型细菌无细胞壁或细胞壁有缺陷得细菌。

65、噬菌体就是侵袭细菌、真菌或螺旋体得病毒,在易感得宿主细胞内增殖并将其裂解。

66、质粒存于细菌染色体外得环形DNA。

67、条件致病菌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得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平衡状态破坏时可引起疾病者。

68、外毒素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得毒性物质。

69、内素素革兰氏阴性细菌得细胞壁外部结构,当菌体死亡或裂解后才释出得毒性物质。

70、甲型溶血指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细菌菌落周围得草绿色溶血环。

71、乙型溶血指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细菌菌落周围得无色透明溶血环。

72、异染颗粒指白喉杆菌菌体得染色性不均匀而出现得染色较深得颗粒。

73、菌体抗原就是细菌得细胞壁成分,有抗原性、耐热与相应抗体呈颗粒状凝集。

74、鞭毛抗原细菌得鞭毛蛋白,有抗原性、不耐热,与相应得抗体呈絮状凝集。

75、表面抗原细菌体周围得多糖成份,不耐热,可阻断0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

76、ETEC产肠毒素型大肠埃希氏菌。

77、EPEC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茵。

78、EIEC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79、非发酵菌指一大群不发酵糖类、专性需氧、无芽胞得革兰氏阴性杆菌。

80、卫星现象指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在金葡萄周围处得菌落增大现象。

81、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而生成抗体与致敏淋巴细胞等免疫应答产物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得物质。

82、补体结合试验抗原与抗体结合时可激活补体,此为两组抗体抗原争夺补体得试验。

83、非均相免疫技术指在免疫反应中必需分离结合型与游离型标记物得技术。

84、抗原特异性指抗原具有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得物质。

85、补体就是一组具有酶活性而不耐热得球蛋白,存于人与动物得正常新鲜血清中。

86、免疫活性细胞能接受抗原刺激而发生分化、增殖形成免疫效应物质并能进行特性免疫反应得细胞。

87、体液免疫B细胞参与得免疫应答。

88、细胞免疫T细胞参与得免疫应答。

89、变态反应就是机体受同一抗原再刺激后发生得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得特异性反应。

90、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杭体之间所发生得特异性结合反应。

91、免疫佐剂促进抗体产生得抗原辅助剂。

92、单克隆抗体通过杂交瘤细胞产生得特异性纯净抗体。

93、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液相中特异结合生成沉淀物得反应。

94、双向扩散试验指在琼脂内抗原与抗体各自向对方扩散,在适当比例处形成沉淀线得试验方法。

95、凝集反应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得结合,并出现肉眼可见得凝集现象。

96、均相免疫技术指在免疫反应中不需要分离结合型与游离型标记物得技术。

97、荧光抗体技术以荧光物标记抗体进行抗原定位得技术。

98、自身免疫病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抗原成分得抗体或免疫细胞,从而导致细胞损伤得疾病。

99、免疫缺陷病由遗传与其它原因造成得免疫系统发育幼稚或免疫反应障碍或不全得疾病。

100、独特型指同一个体不同B细胞系所产生得免疫球蛋白抗原性差异,即可变区中高变区得抗原决定簇不同。

检验医学填空题(标准答案见后)1、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影响_血细胞体积___、_不溶血___ 等优点,为较好得抗凝剂之一。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皱缩___、在低渗溶液中则_膨胀或破裂___、_血红蛋白___渗出,成为影细胞。

3、红细胞起源于_骨髓造血干细胞___、在__促红细胞生成素__作用下,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得红系统定向干细胞分化为_原始红细胞___。

4、各型电子血细胞计数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5、血红蛋白就是红细胞得主要成分,由__铁__与__蛋白质__结合组成。

6、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_540nm__,最小吸收波谷_504nm___。

7、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得方法就是__氰化法__,本法由_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___推荐,并经_WHO___确认为标准方法。

8、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__活体染色体__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得_百分率___、表示。

9、大红细胞见于_溶血性___与_巨幼红细胞性___贫血。

巨红细胞常见于_叶酸___与_维生素B12___所致贫血。

10、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抗凝剂采用_双草酸盐溶液___,其组成为_草酸钾___加_草酸铵___。

11、粒细胞起源于_多能干细胞___,在造血诱导微循环影响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_粒系定向干细胞___细胞。

12、根据细胞分布与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_分裂___池、_成熟___池、__贮存__、池、_循环___池与_边缘__池五个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