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汇报)省道253线英德市银英公路大蓝至升平段扩建工程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汇报)省道253线英德市银英公路大蓝至升平段扩建工程

省道253线英德市银英公路大蓝至升平段扩建工程
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亲临我部检查指导工作,在省、市和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银英公路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银英公路扩建工程项目参建单位进场施工以来,能深入贯彻落实全面预控、科学组织、精细管理、平稳推进,按建设和谐美丽英德的总体要求,不断要求参建单位优化施工组织、细化施工措施、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保质量、保安全、保稳定、保生态,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各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安全质量达标、项目已建成通车。

现就我部水土保持等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工程建设概况
省道253线英德市银英公路大蓝至升平段扩建工程,二级公路建设标准,项目起点位于英德市大站镇大蓝村省道292线英佛公路与省道253线银英公路平交口处,途经大站、连江口、黎溪3个乡镇,终点位于黎溪镇与清新区升平镇辖区交界处,全长38.36公里,(其中路长28.814公里,大中小桥梁共23座长9.546公里)。

土石方总量约86万立方,涵洞69座,桥梁桩基962根,盖梁461道,立柱594根,预制空心板梁3234片,隧道3座共长654米,防撞栏31075
米,项目批准估算约为5.56亿元。

工期历时约2年,项目自2009年9月动工兴建,2012年1月全面完工并试运行通车,2012年11月完成项目交工验收工作。

该扩建工程项目法人为英德市交通建设开发总公司;设计单位为广东粤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珠海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二、水土保持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水土保持设计变更情况
银英公路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经过设计单位的优化、修编,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主体未有发生较大变更;项目建设地点未发生重大变化;建设规模由原42.4公里调整为38.36公里(清新区升平段约4公里路段扩建工程由清远市于2014年动工兴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水保措施没有发生重大变更。

(二)水保制度、措施落实情况和做法
项目设计土、石方填、挖量基本平衡,利用方充分合理。

沿线弃渣较少;取土场拦挡措施到位,现已复绿。

路基、边坡排水、复绿措施设计合理,相关水倮措施均按要求落实到位。

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存在违法弃渣、占压水库、河道等违法行为。

项目建设没有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严格按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各项工作。

主要做法如下。

1、建立水保环保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建设过程中指挥部要求各项目部制定水保环保管理制
度,从制度上规范施工生产。

为增强全体参建人员的水保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水保宣传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水保氛围,不断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保障。

2、施工准备工作起步早、建设标准高
结合我市“三边”整治和绿化、美化、亮化的要求,动工前,我部召开动员大会,提出全线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节能、节材和水保措施落实到位,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的旅游观光大道。

我部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机构,配齐配足管理人员,迅速投入建家安家、便道施工、拌和站建设、大小临工程建设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要求各参建单位加大对水土保持的资金投入,制订了施工便道、拌合站达标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的工作要求组织施工。

3、贯彻标准化管理实施细、要求严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部一方面抓标准化建设的理念灌输,一方面抓标准化建设的具体落实。

以“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标准化为总体要求,我们抓了水土保持管理的标准化、现场管理的标准化、隧道、桥梁、路基施工的标准化。

4、施工阶段水土保持采取的主要措施
(1)、桥梁
施工中,桩基冲孔施工产生的泥浆,进行沉淀分离,沉渣外运弃至指定地点,废水重复利用或用于道路绿化;严禁泥浆流入北江和耕地,污染环境。

桥涵开挖的弃渣集中堆放,做好相应的临时或永久防护,避免弃渣破坏下边坡的植被或影响水沟及农用灌溉沟渠的畅通;桥梁施工采取措施以防止汽、柴油类污染物排入水体。

(2)、路基土石方开挖与填筑严格限制在征地范围内;土石方按照工程填筑分类堆置,在堆置过程中,堆置坡度、高度进行控制,堆置位置选择在平坦、离开地表径流集中的低洼沟道的地块;开挖中尽量减少对下边坡植被的破坏,弃渣运至指定弃渣场堆弃。

对于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地形地貌的堆置场地,如沿河、水塘等傍水路段及丘陵挖方路段,对堆置场地采用草袋临时围栏、或开挖水沟等防护措施,以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量;在满足施工进度前提下,尽量将挖填施工安排在非汛期,并缩短土方堆置时间;土石方分段施工时及时防护,随挖、随填、随运、随夯,不留松土。

结合沿线工程分布情况和工程量大小,土石方调配以有利于水土保持为原则;施工期水土流失管理,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优化施工组织、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合理组织施工。

路基工程防治主要采用了按照设计有骨架护坡,喷播植
草护坡等措施。

(3)、隧道
隧道进洞前做好开挖进洞的技术方案,避免破坏非施工作业面内植被。

隧道洞口临时弃渣及时清理,洞口边仰坡进行防护,及时进行骨架护坡,施工废水进行沉淀排放,弃渣运送到指定位置。

洞门回填土后进行植物护坡等措施。

(4)、弃碴弃土场
按设计要求弃碴弃土场设置在山坳、低洼地、荒坡荒地,严禁占用耕地良田,设置挡碴墙,防治堆体受冲蚀、滑塌,避免雨季造成水土流失污染环境。

对已完成弃砟的进行上部平整和分层处理,表土回填,实施场地整治,坡面进行防护,对周边地表采取排水措施,顶面复耕和绿化,恢复植被和景观。

不因场地裸露引起土壤侵蚀面的发生,引起水土流失。

其次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情况弃碴外运利用。

(5)、临时工程
对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生活驻地、拌合站进行规划设置,减少临时用地数量,少占土地,少破坏植被。

在施工便道的修建上尽量采用改建原有道路以减少扰动,对施工便道及时进行维护,做到雨天不泥泞。

制梁场、拌合站等大临工程则尽量租借当地工业场地减少大量征地,混凝土拌合站沉淀池及时清理沉淀物,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生活驻地实施场地排水沟、沉沙池、地表硬化、边坡防护、绿化等水土保
持措施。

(三)水保监测工作及补偿费缴纳情况
银英公路扩建工程东面仅靠京广铁路西临北江河,施工难度大、工期紧迫,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委托水保监测单位承担相关监测工作。

水土保持费补偿费也未能及时办理。

相关工作将再后续完善、办理。

总之,我部将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的方针政策,确保水土保持工作达标,努力建成生态公路。

英德市银英公路扩建工程指挥部
二0一四年十月十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