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 南开大学视频公开课 课件 第十八章 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
国际经济学 南开大学视频公开课 课件 第十八章 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
第十八章
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 平衡
本章结构
? 浮动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与目标 ?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资本完全流动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第一节 浮动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与目标
自1973年以来,世界主要货币(以及像欧洲货币体系那样的货币 集团)实行了弹性汇率制。 1980年,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已包括美国、 英国、日本、加拿大及欧洲货币体系。除了主要货币实行充分弹性汇 率制外,一些较小国家实行了一种非常接近该制度的汇率安排 —-爬 行钉住,即汇率几乎不断地调整以维持国际收支均衡。
因而,不管资本是否自由流动,在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下,中央银行不再干预外汇市场,这意味着:( 1)本币的汇 率会自动地将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调整到相一致的状态 , 即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自动相等,这意味着国际收支平衡, 或国际收支差额等于零。任何经常项目的逆差(赤字)都会由 于私人部门资本流入(资本项目的顺差)所抵消。经常项目顺 差会造成资本流出,从而经常项目的赢余将被资本项目的赤字 所抵消。由于汇率的调节作用,将确保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之 和等于零;( 2)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可任意确定货币 供给。因为它不再负有干预外汇市场确保汇率稳定的责任,所 以在货币供给与国际收支之间不再存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的那种 联系, 于是货币供给又成了外生变量。
本币贬值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要下降,国际竞争力上升,进而出 口增加。另外,进口产品在国内的价格要上升,进口减少。这样一来,经常项目得 以改善(假设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又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本币贬值的压力。
另一方面,利率下降会刺激国内投资需求,加上上面提高的净出口的增加,根 据乘数效应,国民收入水平将得以提高。
二、财政政策
图18-1对上述过程给出了一个更为 直观的说明。图中E为初始均衡点,扩张 性货币政策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至 LM′。首先,即便汇率不变,货币政策 还是直接对国民收入发生影响。LM′与 IS的交点为F,相对于E点,国内利率下 降,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其次,由于F点 位于BP曲线之下,国际收支变为逆差, 引发本币的贬值,从而出口增加,进口 减少,这又导致IS曲线的右移。最后, 通过汇率变化国际收支恢复平衡,BP曲 线右移至BP′,与LM′曲线、IS′曲线 共同相交于E′点,达到新的三重均衡。 与F点相比,国民收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最终国内利率与收入分别为Y2,i2。
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的作用,与 固定汇率下的作用也存在本质上的差 别。如图18-3所示,最初均衡点为E点。 假定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量M,因 价格P不变,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实际 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动,因 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这会刺激 国内投资,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所以 最初的国内均衡点移至E′点。在E′ 点,由于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均衡水平, 导致大量资本流出,国际收支出现逆 差,于是本国货币贬值。
概括而言,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 到对外平衡,这样汇率调节就完成了固定汇率下政府必须考虑 的内外均衡两个任务中的一个。现在,只剩对内平衡一个目标 需要考虑。所以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 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第二节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充分弹性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汇率变动,外汇供求能维持 平衡,从而国际收支也总能处于均衡,下面我们来具体说明其中的原 因。在资本不流动的情况下,如果一国贸易收支由于某种原因出现逆 差时,那么外汇市场上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而本币则供大于求,于 是本币贬值。本币贬值使本国企业较易与外国企业竞争,从而使本国 出口增加,改善本国的贸易收支,直到国际收支再次恢复均衡;另一 方面,如果出现贸易收支顺差,那么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本币的需 求则大于供给,这将导致本币升值,从而影响本国进出口,结果贸易 收支顺差减少,最终达到均衡 。在资本可流动的情况下,结果同样 如此。
图18-2描绘了财政政策在两种情形下的作用。扩张性财 政政策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先是移至IS′,接着继续移至 IS〞位置,国内经济均衡点由E点经F点最终转移至E′点。在 此过程中汇率如何变化取决于国际资本的流动性。
第三节 资本完全流动下宏观经济政策的
有效性
在这一节中,我们仍使用蒙代尔 -弗莱明模型来探讨浮动汇率下,资本可流动情 形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起作用的。尽管汇率是可浮动的,与前一章一样,我 们仍假定国内价格是既定不变的(小国情形)。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资本是完全 流动的。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意味着存在唯一一个利率,既国际均衡利率,国内利率 只有在此利率水平上,国际收支才会平衡,所以BP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如何发挥作用稍显复杂。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 一方面,政府增加支出或减税,国内利率要上升,从而资本流入国内,国际收支 (金融资本项目)改善;但另一方面,支出增加或减税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进 而带来进口的增加,经常项目恶化。由此可见,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 响是正反两面都有,无法明确国际收支的总体变化方向。汇率如何变化也就无法 确定,而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的最终影响又取决于汇率的变化方向。
虽然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无需政府干预,可以自动调节,到国内经济活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 的作用效果。以下我们利用 IS-LM-BP模型分别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浮动汇率 制下的作用加以分析。
一、货币政策
与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作用不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对国内生产与收 入有较强的影响力。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例,假设一开始国内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 状态,为刺激就业,提高收入,中央银行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国内利率下降, 进而发生资本外流,国际收支(金融资本项目)恶化,外汇市场出现需求大于供给 现象。我们知道在固定汇率制下,为了应对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维持固定汇率, 政府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现在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币 贬值,国际收支通过汇率变化会自动恢复平衡,所以政府无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