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释义与练习试题之“者”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释义与练习试题之“者”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释义与练习之“者”
[词义例释]
★者,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1.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2.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

☆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3.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6.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赤壁之战》)
“者”常见的意项
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
⑵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⑶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⑷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⑸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⑹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⑺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⑻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⑼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⑽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11)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巩固练习]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4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5循表而夜涉,溺者千有余人。

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7客何为者?
8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

9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10言之,貌若甚戚者。

1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2陈胜者,阳城人也。

1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16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17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18而安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1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0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2何者?上下之分也。

23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2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5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26有郭四者,凡四杀人。

27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28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29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30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1近者奉辞伐罪。

3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33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