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通长江大桥简介

苏通长江大桥简介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苏通大桥简介全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地理位置和意义: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

建设苏通大桥对完善国家和江苏省干线公路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及沿江整体开发,改善长江安全航运条件、缓解过江交通压力、保证航运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桥建设工程情况:苏通大桥工程起于通启高速公路的小海互通立交,终于苏嘉杭高速公路董浜互通立交。

路线全长32.4公里,主要由北岸接线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

l、跨江大桥工程:总长8206米,其中主桥采用100+100+300+1088+300+100+100(其中主桥长约1088米)。

=208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斜拉桥主孔跨度1088米,列世界第一;主塔高度300. 4米,列世界第一;斜拉索的长度577米,列世界第一;群桩基础平面尺寸113.75米X 48.1米,列世界第一。

专用航道桥采用140+268+140=548米的T型刚构梁桥,为同类桥梁工程世界第二;南北引桥采用30、50、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2、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15.1公里,设互通立交两处,主线收费站、服务区各一处;3、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9.1公里,设互通立交一处。

苏通大桥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南、北两岸接线为120公里/小时,跨江大桥为100公里/小时,全线桥涵设计荷载采用汽车一超20级,挂车一120。

主桥通航净空高62米,宽891米,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船队通航需要。

全线共需钢材约25万吨,混凝土140万方,填方320万方,占用土地一万多亩,拆迁建筑物26万平米。

工程总投资约64.5亿元,计划建设工期为六年。

创造四项世界之最苏通大桥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

最大主跨:苏通大桥跨径为1088米,是当今世界跨径最大斜拉桥。

最深基础:苏通大桥主墩基础由131根长约120米、直径2.5米至2.8米的群桩组成,承台长114米、宽48米,面积有一个足球场大,是在40米水深以下厚达300米的软土地基上建起来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群桩基础。

最高桥塔:原先世界上已建成最高桥塔为多多罗大桥224米的钢塔,苏通大桥采用高300.4米的混凝土塔,为世界最高桥塔。

最长拉索:苏通大桥最长拉索长达577米,比日本多多罗大桥斜拉索长100米,为世界上最长的斜拉索。

交通部总工程师凤懋润说,它是中国由“桥梁建设大国”向“桥梁建设强国”转变的标志性建筑。

4月28日,全长32.4公里、主跨1088米的苏通大桥通车一刻,就成为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最长斜拉索等4项斜拉桥世界纪录,其雄伟的身姿成为横跨在长江之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大桥建设中四大挑战条件气象条件差一年中江面风力达6级以上的有179天,年平均降雨天数超过120天,雾天31天,还面临着台风、季风、龙卷风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6公里,主桥墩位处水深为30多米,浪高1~3米每天两潮,潮差2~4米桥位处水流速度常年在2.0米/秒以上, 最大流速为4.47米/秒基岩埋藏深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覆盖层厚,土性软弱河床易受水流冲刷航运密度高桥区通航密度高,船舶吨位大平均日通过船只2300多艘,高峰时,日通过船只接近5000艘,航运与施工的安全矛盾突出工程中的十大关键技术1、主桥结构体系研究桥梁对静、动力反应敏感,为改善结构性能,需对桥梁结构体系进行研究设计采用阻尼装置,设计要求高、参数复杂,国内没有类似工程经验;2、抗风性能研究风荷载是桥梁的控制荷载之一,对结构设计影响大桥梁风致振动是桥梁设计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必须采用风洞试验对风动力参数及结构抗风性能进行研究为保证桥梁安全,需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3、抗震性能研究松、软地层条件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困难而复杂,桥梁结构特性对地震动力反应敏感,设计难度大国内抗震计算方法、软件难以适用必须采取减、隔震或消能措施;4、防船撞系统研究船撞力大,船撞对结构受力影响明显需采用主动、被动防撞相结合的方法主动防撞是利用南通现有的VTS系统对江面航行船舶进行实时跟踪监控被动防撞是充分考虑到船撞力对结构的影响,确保受力安全;5、超大群桩基础设计与施工基础位于软弱土层中,承受的静、动力荷载大,桩基数量多,结构受力传力机理复杂,群桩效应突出,国内外规范难以涵盖大规模水上施工技术指标严,工艺要求高超大规模钢吊箱水上拼装与沉放风险高,难度大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6、冲刷防护设计与施工桥墩局部冲刷深度大、冲坑形态复杂,为保证施工期及运营期结构安全,需对河床进行永久冲刷防护,国内外缺乏相关理论与经验防护工程规模大,现场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大;7、超高钢混桥塔设计与施工索塔抗风与静力稳定性问题突出,钢混结构受力机理复杂,设计难度大风和温度对施工的影响十分突出,国内外尚无经验可循如何保证桥塔上部钢混结构施工精度、提高施工质量、确保结构耐久性具有很大挑战性;8、超长斜拉索减振技术斜拉索风雨激振理论原因不清,设计考虑困难,斜拉索减振与抑振措施须经实验研究确定9、主梁架设技术块件数量多、重量大,斜拉索长,施工架设难度大;悬臂长度大、施工周期长,抗风安全突出;结构柔,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控制困难;10、施工控制技术施工控制是保证斜拉桥成桥线形和结构内力的重要途径;非线性、温度等对超千米跨径斜拉桥的影响突出,现有理论、分析手段难以全面考虑大跨径斜拉桥施工过程复杂、体系转换多,技术、材料、外界环境及施工工艺影响大,施工控制技术难度大。

苏通大桥大事记苏通大桥前期工作经历了规划、预可、工可、初设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

从1991年进行规划研究,至2003年6月开工,历时12年。

1991年开始研究苏通过江通道规划。

1997年10月省交通厅、南通市政府共同完成苏通大桥预可行性研究。

2000年11月交通部完成苏通大桥预可行性研究行业评审。

2001年6月国家计委批准苏通大桥项目建议书。

2001年10月江苏省、交通部在南京召开苏通大桥省部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2001年11月通过招标,确定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和同济大学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承担跨江大桥初步设计。

同时设计单位委托丹麦COWI公司,苏通桥指委托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日本长大株式会社分别进行了设计咨询审查。

2001年12月江苏省、交通部在南京召开苏通大桥国际技术研讨会。

2002年3月苏通大桥项目公司筹备组成立。

2002年4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通过苏通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批。

2002年4月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苏通大桥项目公司名称为江苏苏通大桥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6月筹备组在南通召开苏通大桥建设管理第一次工作会议。

2002年8月省政府任命江苏苏通大桥有限责任公司和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领导,江苏省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同时成立。

2002年8月江苏省苏通大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首次会议、首届董事会一次会议、首届监事会一次会议在南京召开。

2002年9月江苏省苏通大桥有限责任公司在省工商局正式登记注册。

200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在南通隆重举行苏通大桥奠基仪式。

2002年11月国家计委批复苏通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2年11月江苏省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移师南通现场办公。

2002年12月交通部在南通组织苏通大桥初步设计审查会。

2003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以“国环评审[2003]67号”文批复了《苏通大桥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003年3月交通部以“交公路发[2003]95号”文批复了苏通大桥初步设计。

2003年5月江苏省交通厅以“苏交计[2003]65号”批准施工图设计。

2003年6月苏通大桥主桥基础施工图通过交通部审查。

2003年6月经交通部同意,同时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苏计投资函(2003)123号”转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意见,同意苏通大桥控制工程先行开工建设。

2003年6月苏通大桥主桥基础正式开工。

2004年1月完成了平台搭设,开始钻孔桩施工。

2004年7月苏通大桥主墩群桩基础410根桩全部完成。

2004年12月苏通大桥主墩钢吊箱沉放到位并完成封底混凝土浇筑。

2005年2月苏通大桥主墩承台开始浇筑混凝土施工。

2005年5月苏通大桥主塔墩承台顺利完成全部浇筑任务。

2005年5月苏通大桥北主塔首个节段顺利浇筑完成。

2005年7月苏通大桥1786根钻孔灌注桩暨全桥最后一根桩灌注完成。

2005年8月苏通大桥主桥基础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2005年10月17日全国交通科技工作会议上宣布苏通大桥“超千米跨径斜拉桥建设关键技术”被交通部列为“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005年12月16日主塔横梁浇筑全部完成,主体工程量过半。

2006年7月开始上部结构架设,大节段钢箱梁成功吊装到位。

2006年10月完成了300米高塔施工,创造了第二项世界纪录。

2007年1月主桥的南、北边跨顺利合拢。

2007年5月跨径列中国第二位的268米连续钢构辅桥顺利合拢,南、北引桥相继贯通。

2007年6月18日世界第一大跨径斜拉桥实现了中跨合拢。

2007年10月完成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施工。

2008年3月苏通大桥辅桥和引桥通过交工验收。

2008年3月苏通大桥主桥通过交工验收。

2008年4月《苏通大桥》特种邮票发行。

2008年5月奥运圣火激情穿越。

2008年6月2日国际桥梁会议(IBC)向苏通大桥颁发乔治.理查德森奖。

2008年6月30日苏通长江公路建成正式通车。

2008年7月六集电视纪录片《苏通大桥》央视开播。

2008年4月2日苏通大桥试通车2008年5月26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新落成的苏通大桥上完成交接2008年6月30日苏通大桥正式通车大桥散文苏通大桥夜景航拍长江公路大桥持续发展近30年的中国,正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超大型工程,将成为新时代的里程碑与标志物。

(一)长江上迄今已建有164座大桥。

除武汉、南京等老桥外,皆为近30年所建。

近期的江阴大桥,为世界第四大跨径悬索桥,润扬大桥为世界第三大悬索桥。

即将合拢的苏通大桥,则为第165座了。

虽时间上绝非最后一座,但空间上却是江尾最末一座。

由于地质条件比江阴、润扬两桥更困难,不可能采用悬索,而只能用拉索。

这座投资64.5亿的大桥,是当今世界最大跨径的双塔拉索桥。

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浩大,技术之高精,加上所创四项“世界之最”的纪录,使它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被称作世界桥梁的珠穆朗玛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