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PPT课件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PPT课件
日内瓦会议(1954)
特点: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下图是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的场景,这次会 议有何特点?
探究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 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 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 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美苏两极对峙
美国遏止中国:政治孤立、 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 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主要是反美)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怎么应对如此复杂的国际 关系?制定了那些外交方针和政策?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50S)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打扫干净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 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 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屋子再请客” 再考虑与西方国家
建交
强调清除列强在华特权及
残余势力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 会主义阵营一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强调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 阵营一边
探究
一边倒?
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正好出席
从目的看: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从外当交时部的国的际新形闻势看发:布二会大阵,营有的记对峙者,提美出国为问首题的:资新本中主义 阵国营为对什新中么国必实须行孤“立一和边封锁倒政”策?。 是敌既近人代,要中苏“国联独人曾民是立革中自命国主斗革争命”经的又验盟实的友总。行结“:一帝国边主倒义”是中岂国不革命的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50S)
1.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与基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
(1)背景: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2)内容: P114
(3)首次提出: 1953年中印谈判 (4)运用: ①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5)影响: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图二 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在《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上。
苏联(1949.10.2) 保加利亚(10.4) 罗马尼亚(10.5)
社 匈牙利(10.6) 会 朝鲜(10.6) 主 捷克斯洛伐克(10.6) 义 波兰(10.7) 国 蒙古(10.16) 家 民主德国(10.27)
阿尔巴尼亚(11.23) 越南(1950.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
《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马关条约》签字仪式
二 十 一 条
昨日的思考
屈辱 不平等
你能用一两个词
概括旧中国外交的 特点吗?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 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 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 外交呢?
—— 周恩来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 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1、周恩来求同存异中的“同”指的是什么?“异”又 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同:①共同遭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共同任务和愿望: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经济的任务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 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1.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与基本原则
(1)基本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2)三大政策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基本原则 “一边倒”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交关系,而在新的 基础上另建新的平 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强调与旧中国决裂
新中国的外交
1.50s——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0s——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历史性的握手 3.80s以来——国际交流与合作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想一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 环境是怎样的?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为首 的西方国家拒不承认;1950年 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全面禁运; 1954年12月,美国同蒋介石 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并支持蒋军对大陆和沿海进行 军事骚扰。
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 盲目的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50S)
1.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与基本原则
(1)基本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2)三大政策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基本原则 “一边倒”
(3)成果:建国初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印度(1950.4.1) ——第一个与中国建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瑞典(1950.5.9) ——第一个与中国 建交的西方国家
英国 ——最早承认中国的 西方大国(1950.1.6) 1954.6,互设代办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 说:周恩来无以伦比的品格是我得到的最深 刻印象之一,“恩来”译成英文是“恩惠降 临”之意。这个名字很能概括他的风度和气 质。他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他优雅的 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 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在个人交往和政治 关系中,他都忠实地遵循着中国人古老的信 条:决不“伤人情面”。
2008年中国建交国已达170个
深圳新闻网讯 2008年版《中国外交》白 皮书披露,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经同世 界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参加了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近300个国际 条约。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数字啊,因为 新中国成立之初,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目 是17个,如今的数字正好是当年的整整10 倍!
1949——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展
图一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 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 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 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 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1949.10—1950.10与中 国建交的17国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 尼亚、越南、印度、瑞典、丹麦、 缅甸、瑞士、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