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试题库试卷23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试题库试卷23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试题库试卷23试卷一客观题(60分)一、单选题(请把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规矩(jū)汗涔涔(cén)惊愕(è)羽扇纶巾(lún)B.樯橹(qiáng) 江堤(tí)卑鄙(bǐ)浸(jìn)透C.沉吟(yín)弥(mí)补涟漪(yī)粗糙(cāo)D.亲戚(qī)对称(chèng) 阴霾(mái)奄奄(yān)一息2.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圭臬(niè) 醴酪(lào) 惶惶(huáng) 滥恶 (wù)B.不谙 (yīn) 贮藏(chù) 祠堂(cí) 宠幸(chǒng)C.禅宗(chán 陨石(yǔn) 红缯(céng) 匡正 (kuāng)D.纤巧(xiān) 龟裂(jūn) 紫绡(xiāo) 萌蘖(niè)3.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A.郁热烦燥沉吟披枷戴琐B.荼毒惊愕怜悯略见一班C.弥补谛听分辨歪风斜气D.贤惠严励酝酿按部就班4.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狭隘超拔撰文锲而不舍B.沉浸凄厉弘扬价值连城C.兼程妨碍谄媚针砭时弊D.参透滥用眩耀栽歌栽舞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觉解:了解和自觉。

B.天民:天子的臣民。

C.滥恶:滥用恶行。

D.无明:佛典中指“痴”或“愚昧”,引申为不自觉、没有觉悟。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是谁,……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C.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带孩子,在学校里伺候人。

D.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问过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许多人。

B.他现在跟你是完完全全两样的人。

C.无锡的人以后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死了。

D.你不要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不会忘了。

8.下面是对《窦娥冤》主题的不同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通过窦娥蒙冤被杀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残害劳动人民的黑暗现实。

B.借窦娥蒙受千古奇冤,揭露当时社会恶人横行、官吏昏聩、法制黑暗的真实情况。

C.通过对窦娥押赴法场问斩的经过,突出当时人民敢于揭露黑暗势力的反抗性格。

D.通过窦娥指斥天地鬼神和发三桩誓愿的情节,表现人民对当时社会的怨愤。

9.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B.“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10.对鲁侍萍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鲁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使然,相信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此,只能用哀叹来表达对凄苦不幸命运的无可奈何。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她对黑暗的不公平世道的愤懑与不平。

C.虽然鲁侍萍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

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

1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B.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摊换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

C.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饶幸获奖,母亲已离我整整七年了。

D.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照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12.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B.白居易是晚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而且语言通俗明白,相传老婆婆都能听懂。

C.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D.后期诗歌主要表现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

13.对李白的《将进酒》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应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空对天上明月。

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14.对李白的《将进酒》分析不正确的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和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

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15.对戴望舒的《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快:赶快。

B.歌.以赠之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眼泪。

17.从下面选出一个从侧面描写琵琶弹奏精彩的句子是()A.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D.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18.《边城》是哪位现代著名作家的中篇小说()A.沈从文B.莫言C.兰晓龙D.曹雪芹19.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是()A.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B.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C.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地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

D.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20.下列选项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荷塘月色》——朱自清B. 《雨巷》——艾青C.《士兵突击》——兰晓龙D.《画里阴晴》——吴冠中21.下面几个句子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22.“许三多”是下列哪部作品里面的角色人物()A.《士兵突击》B.《边城》C.《合欢树》D.《善良》23.下列四个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不表示比喻的是()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B.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的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24.下列对议论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确立论据是写作议论文的前提和基础B.论点,又叫论断。

C.议论文是一种剖析实物、发表见解的文体D.在议论文中,论点是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

25.在《世间最美的坟墓》中,作者用哪两个字来形容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A.朴素B.震撼C.庄严D.孤独26.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一项是()A.《善良》是一篇随笔,文体是议论文。

B.“我喜欢善良。

我不喜欢凶恶”这句话是《善良》一文的中心论点。

C.《善良》按照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的论证思路进行论证。

D.“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老子》。

2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________,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

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________道德规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________的人。

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________他这种觉A.理解遵守习惯给以B.了解遵循习惯给予C.了解遵守习性给以D.理解遵循习性给予28.对下面的几段文字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2)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

(3)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

(4)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

A.比喻列数字列数字打比方B.引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C.引用列数字列数字作引用D.比喻列数字举例子作引用29. 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的说明,准确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状语后置句句)B.不拘于时(把字句)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30.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中“师说”的意思是“说说老师”。

B.《善良》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认为善良早已过时,在当今社会中,利益至上,善良就是白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