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古典自然法思想卢梭
• 不平等的顶点:在这里,弱者的怨言被视为叛乱 的怨言,表达意愿的游行被视为动乱。于是,最 盲目的服从成了奴隶的唯一美德。在这里,一切 个人都几乎等于零,臣民除了君主的意志以外没 有别的法律,而君主除了自己的欲望外,没有别 的规则。这样,善的观念、正义的原则又消失了 ,一切又都回到了最强者的唯一权力上,回到了 一个新的自然状态,这不再是作为起点的纯洁的 自然状态,而是作为过度腐化结果的自然状态。 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 的起义行动,与暴君前一日任意处置臣民生命财 产的行为是同样合法的。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 翻他。”卢梭吹向了法国大革命的第一声响亮的 号角。
•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内容 •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特点
(一)自然状态论
• 自然状态是一个人人自由平等的和平状态,是“黄金时代 ”。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们受其本能的支配,只 知道保存自己和对同类有怜悯之心,没有道德善恶;人们 除了年龄、体质等自然的差别外,不存在任何差别和不平 等;这个状态受自然法的保护,而自然法也是源于人的本 性即对自己的爱和对他人的爱。(与霍布斯认为人性本恶 不同。认为在自然状态中,存在两个先于理性而存在的原 理:一是自爱心,它使我们关切我们自己的幸福与自我保 存;另一个是恻隐心(怜悯心),它使我们在看到任何有 感觉的生物尤其是我们的同类在遭受灭亡或痛苦时,会感 到天然的憎恶。)
• 卢梭自幼未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全靠刻苦自学成为一代 宗师。1740年,经人介绍他来到法国里昂担任家庭教师, 不久在巴黎结识了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以及其他 百科全书派人物,开始投入启蒙运动。
• 1749年,他发表了《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于敦风化 俗》这篇应征论文,荣获头等奖,在法国引起轰动;1753 年底,他又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 从而奠定了他在法国思想界的地位。从1759年至1762年, 卢梭接连发表了三部重要著作,其中,《社会契约论》成 为他一生的代表作(其余两部是:《新爱洛伊丝》和《爱 弥尔》)。法国当时的专制政府和教会极端仇视卢梭的学 说,千方百计迫害他。卢梭被迫离开法国。他晚年写成了 《忏悔录》,于1778年与世长辞,享年66岁。
•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从自然状态下真实的平等到不 平等的产生。
• 不平等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私有制→财产上的不平等,并用法律将私有制 和财产的不平等肯定下来,将富人和穷人的状态确认下来 ,使不平等合法化;
第二阶段:国家机关和官吏的产生→强者对弱者的统治, 即政治上的不平等;
第三阶段:随着国家权力的腐败,出现了专制暴政和与之 相联系的主人与奴隶的对立,这是不平等的顶点。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 》。
二、卢梭的自由平等思想
(一)卢梭论自由
• 自由的本意:不受束缚地按自己的意志行为。 • 在自由本意的基础上,卢梭从多个角度论述了自
由的内涵:其一,从个体的人的角度,他把自由 与人性联系起来,认为每个人生而自由,自由与 人性不可分离;其二,从人与人关系的角度,他 认为自由不仅是自己不屈服别人的意志,同时, 别人也不屈服自己的意志;其三,从自由与法律 的关系的角度,他认为自由与法律不可分,强调 遵守法律即自由。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一、卢梭的生平与著作
(一)生平
• 卢梭出身寒微,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 ,但其大半生是在法国度过的。
• 卢梭的母亲在其出生9天后便不幸故世,这一事件 被卢梭成为他“无数不幸的第一个不幸”。更为 不幸的是,他的钟表匠父亲在卢梭10岁时因与人 闹纠纷离家出走,使卢梭成为孤儿,从此开始了 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辛酸生活。他当过学徒、 仆人、伙计、家庭教师、乐谱抄写员、出纳、秘 书等,生活于社会下层。
第六节 卢梭的激进民主主义自然法思想
• 卢梭的生平与著作 • 卢梭的自由平等思想 •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卢梭的法律公意说 •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 12-1778年),18世纪 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 人物之一,法国大革命 的思想先驱,古典自然 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也 是古典自然法学派中思 想最激进的一个人物。
• 新的平等的产生:建立一个人民主权的共和国,制定体现 人民公意的法律,用法律节制财富与权势、贪婪,从而实 现人人平等的社会。
• 社会和法律的产生是给弱者以新的桎梏,给富者以新的力量。他说:“它们永远消失 了天赋的自由,使自由再也不能恢复;它们把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法律永远 确定下来,把强取豪夺变成不可取消的权利;从此以后,便为少数野心家的利益,驱 使整个人类忍受劳苦、奴役和贫穷。”
(二)卢梭论平等
• 卢梭认为,平等是自由的前提,没有平等就无所 谓自由,要实现人的社会自由,需要实现人们的 社会平等。
• 平等的内涵:卢梭所说的平等主要是指人的人格 的平等,而不是绝对的相等或均等。他说:“平 等这个名词不是指权力与财富的程度应当绝对相 等;而是说,就权力而言,则应该不能成为任何 暴力并且只有凭职务与法律才能加以行使;就财 富而言,则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 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
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对人类不平等根源的探索,只是卢梭 平等思想的第一步。紧接着,便是要探寻 如何实现平等的问题,即通过什么方式来 建立一个保护人人自由平等的社会。这个 方式就是社会契约。所以,卢梭将《论人 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视为他的《社会 契约论》的绪论。
•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出发点 ——自然状态论
• 但是,卢梭又认为,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平等只是一种低级 的无差别的自由平等。人类天生具有的不同于野兽的自我 完善的能力,使人类脱离安宁而纯朴的原始状态而进入社 会状态是必然的。也就是说,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平等必定 要被社会状态下的自由平等所取代。
• 订立社会契约就是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的方式。
(二)社会契约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