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课件
Ⅱa 轻度全身型累及面肌、四肢 肌、躯干肌,进展缓慢,无危 象,不伴有明显的延髓麻痹, 对药物敏感。
• Ⅱ 轻度或 中度全身 型
Ⅱb 中度全身型伴有明显延髓 肌麻痹,但无危象,药物敏感 性欠佳。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临床分型3
Ⅲ 暴发型(重症急进型)
• 症状危重,进展迅速,在数周至数月内达到高峰, 有呼吸危象,表现为严重的全身和呼吸肌无力, 药效差,胸腺瘤高发,常需作气管切开或借助呼 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死亡率高。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第一节 概述2
• 发病原理:神经-肌肉接头是通过突触连接而实现 传导的。其过程是电学与化学传递相结合的复杂的 过程。它包括冲动从神经轴突传到神经末梢,钙离 子内流使突触囊泡释放Ach,而肌肉收缩的能量源于 线粒体产生的ATP。以下各环节出现障碍均引起 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第一节 概述3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与肌肉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重症肌无力 第三节、Lambert-Eation综合征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第一节 概述1
一.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
•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NMJ)是神经肌肉 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疾病,神经肌肉接 头处的传递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过程, 这个环节发生障碍就可能产生NMJ疾病。
3. 病程:
• 大多起病隐袭,进展缓慢,病程中可有波动,少 数发病后2-3年内自然缓解,大多数迁延不愈, 晚期运动障碍严重。少数呈暴发起病。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临床表现3
4. 首发症状:眼肌无力
• 复视和上睑下垂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 多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如眼睑下垂、斜视
和复视,重者眼球运动明显受限,甚至眼球固定, 但瞳孔括约肌一般不受累,双侧眼症状多不对称, 10岁以下小儿以眼肌受损为常见。
• 病变主要累及NMJ突触后膜上的乙酰 胆碱受体(AchR)。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临床特征
1.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 2. 呈波动性肌无力——活动后加重,
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 3. 经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使其改善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病因学1
• 1.自身免疫反应——与自身抗体AchR 的破坏效应有关
• ①1/3Ach分子弥散到突触后膜与AchR结合,产生终 板电位,累积到一定强度产生肌纤维的动作电位, 引起肌肉收缩
• ②1/3Ach分子被突触间隙中的胆碱酯酶(AchE)破 坏而失活
• ③1/3Ach分子被突触前膜重新摄取,准备再一次释放。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第一节 概述4
各环节传递障碍可能出现的疾病: • 突触前膜病变:肉毒杆菌中毒与高镁血症; • L-E综合征与氨基甙中毒:前膜Ach释放障碍; • 有机磷中毒:AchE活力过弱, Ach 过多; • MG:后膜受体过少或功能下降; • 美洲箭毒:阻断后膜受体。等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第一节 概述5
二.NMJ的特征表现:
1. 波动性无力 ——无力始终存在, 但活动后可明显加重
2. 肌肉易疲劳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MG)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定义
•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乙酰胆碱受体 抗体(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 依赖的及补体参与的一种神经-肌肉接 头处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 病。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病因学2
2.胸腺异常
• 在人类疾病,与动物的实验性重症肌无力不同, 胸腺几乎总是异常。
• 10%~15%MG患者合并胸腺瘤,约70%患者有胸腺 肥大,淋巴滤泡增生
3.本但病是很在少重 症有肌家无族力 病性人病中例有 不,同 寻 常 频 度 的
H病L可A单能倍与型遗(传B因8、素、有D关R3。、、DQB1),提示MG发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临床分型1
Osserman根据发病年龄,受累部位和程度可分为以 下类型
• Ⅰ 眼肌型
可单侧也可双侧,或左右交替,约占30%,1/4患者 可不治而愈,有的1年至数年内演变为全身型,长期 局限于眼肌型者预后良好。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临床分型2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病因学3
4. 患MG的病人中似乎也能发生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其
频度也不同寻常,特别是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其他甲状腺疾病,系 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贫血和天庖疮等,提示
MG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病理学
肌肉本身的变化不是很明显。50%的病例肌肉有淋巴 细胞浸润,灶性肌坏死。最突出的改变在神经-肌 接头处,电镜下见突触后膜皱摺减少,突触后膜平 坦,突触间隙增宽。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临床表现1
1. 性别年龄:
• (1) 女性多于男性,约3∶2 • (2)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年至40岁发病
多见,40岁以前女性多见;中年以后男性多见, 50-60岁的患者多合并胸腺瘤且男性居多。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临床表现2
2. 诱因:
• 多为感染、精神创伤、过度疲劳、妊娠、分娩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 临床表现4
5. 临床特征:
• (1)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连续收缩后发生严重 无力甚至瘫痪,经短期休息后又可好转。
• (2)晨轻暮重波动性变化——症状多于下午或傍 晚劳累后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
• (3)受累肌肉常明显局限于某一组肌肉,如眼肌、 延髓肌、颈肌等
• (4) 一般上肢重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 • (5)疲劳试验(+),新斯地明试验(+)
• 由于横纹肌上的Ach受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使 受体的功能数量下降;另一方面,血中出现 AchR抗体,使AchR数量更趋减少,当神经冲动 到达时,虽然Ach的释放量正常,但由于AchR 减少,肌纤维因终板电位不足而不起反应,临 床出现肌肉病态疲劳。
• **80%~90%MG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AchR特异性 抗体,在其他肌无力中一般不易测出——对诊 断有特征性意义。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Βιβλιοθήκη - 临床分型4Ⅳ 迟发重症型
• 症状同Ⅲ型,由Ⅰ型发展至Ⅱa、Ⅱb型,经2年以 上进展期逐渐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