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理论篇四、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引:格劳秀斯的国际社会和法制思想、洛克的个人主义和权利政治理念、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康德的世界永久和平理论构成了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的理论源泉。
古代自由思想的人物有:荷马、柏拉图、波利比奥斯、斯多葛学派、西塞罗、奥雷里奥斯、托马斯-阿圭纳。
一、格劳秀斯与《战争与和平法》1、时代背景:一是欧洲经受长期的战争,二是现代国家体系的形成2、格劳秀斯发展了罗马自然法则思想,使之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在此基础上著作了《战争与和平法》,系统讨论了国际法,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确定了国际法准则,被誉为“国际法之父”,他的观点兼有政治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双重性。
3、格劳秀斯对国关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P58)首先,提出了国际社会说(国家组成的社会)其次,强调了国际法在规范国家战争行为方面的作用第三,认为国家行为具有可约束性,合作是可能的再次,影响着国际机制理论和后来发展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两大贡献:关于国际社会的思想和对于国际法在国家间关系的论述国际机制理论和后发展起来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二、洛克与个人主义政治观洛克是西方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著作《政府论》,主要贡献是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开拓和政治理论的发展,最突出的是对个人自由和有限政府权力的论述。
洛克的影响表现在:(1)他的个人主义政治观(人权高于主权:这是洛克自然状态和霍布斯自然状态的区别)(2)他的自然状态说(和霍布斯的区别之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洛克的继承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国家作用的认识第二,对主权和人权的认识三、亚当-斯密的自由资本主义理论1、思想体系上:→(影响)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2、方法论上:→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亚当-斯密最重要的贡献是自由资本主义学说关于重商主义理论(P70)亚当-斯密的理论:首先,提出并论证了“看不见的手”的重要概念其次,强调自由资本是最好的经济政策再次,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双赢的游戏最后,整个自由资本主义理论体系中,个人是最重要的行为体四、康德与世界和平理论(批判理论)康德:主要贡献是在哲学理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批判力批判》这三部著作奠定了康德作为哲学大师的批判理论体系,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理性的局限。
他对人类社会和国际关系持乐观态度,认为历史发展,人类进步,世界和平是可以实现的,被认为是共和自由主义或民主和平理论的先驱△康德的政治哲学观点包括:一、人性观,康德同意人的自然状态是无政府状态,但又指出与人性中的兽性成分共存的是人的理性成分,即人性中存在理性和兽性两种成分,其所占成分的大小决定人与人是冲突的战争还是共存与合作。
二、历史观,他的人类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是其历史哲学的主题,认为道德必须服从于道德的规约,善良最终必将战胜邪恶。
三、道德观,构成了他的政治哲学观的核心成分,首先,从人性的双重出发,发现政治与道德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道德占主导地位,权力是从属地位,其次,道德的内容就是承认和尊重人的权利(P78)四,国家观,国家是人在法律之下的统一,是人们从自然状态进入法治状态的产物。
康德坚决发对家长式的专制主义国家,防止专制主义产生的方法是建立共和制国家。
(康德的共和政体:道德原则、个人主义、社会秩序三者的融合统一体)△多伊尔认为康德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大遗产是:和平联盟说:自由民主国家之间协商解决利益冲突的状况和维持和平的存在国际冲突说:和平仅存在于自由民主国家之间△康德关于永久和平的论述:《论永久和平》1、六个先决条款:(1)不秘密保存未来战争的物资(2)不兼并独立国家(3)以民兵代替常规军(4)不举债发动战争(5)不干预他国事物(6)不采取妨碍未来和平的敌对行为1、其对永久和平最重要的论述是提出三个决定性条件:第一,每个国家必须是共和政体(民主特征)。
康德认为民主体制是战争的重要制约因素第二,国际法的基础是自由国家之间的联盟(自由国家联盟)(1)自由国家联盟是民主国家之间建立的一种国际和平共同体,是国内共和体制的自然延伸。
(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2)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一致(3)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对联盟成员国的约束(他认为法律是保证公民自由的基本条件)(4)联盟不是和平条件(5)这种联盟可以逐步扩大,乃至遍及全球(这种联盟的实质是世界范围的共和体制)第三、世界公民权利的条件是普遍的善意(世界公民权利)(1)在国际政治中言论自由和对他国政治生活发表评论的自由(2)自由贸易的权利△康德的另外一个遗产是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之间战争的论述(比较含糊)第一,专制主义国家比共和国家更倾向于发动战争第二,自由国家认为专制国家的政治和政治制度是不公正的五、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体系的确立与发展(1)自由主义自始至终强调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个人主义(2)自由主义表现出明显的进化观点(3)自由主义强调合作和合作的可能性(4)自由主义还表现出突出的多元意识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控制时间作答。
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二)名词辨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
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课堂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类为“A是…”“A和B…”“AB和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例如“工资就是薪酬”。
(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和B…”类型的题目)第一,工资的定义。
第二,薪酬的定义。
第三,总结:工资与薪酬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
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A4纸的半页为佳。
(三)简答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程度。
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
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
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5-7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
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②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点,每条150-200字。
③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例如“简答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一,公共财政的定义。
(不能缺少)第二,公共财政的3大职能。
(主体部分)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
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600-8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通常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30倍,即,1分至少30个字。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
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
这一点是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答题法”,即what,why,how。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词,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①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来。
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
②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
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
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③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示范】例如:结合公共财政相关理论,论述收入分配领域为什么“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一,阐释“公共财政”的定义,阐释公共财政的职能,市场失灵理论,并详细阐述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第二,分析目前“患不均”,即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一问题的原因,一般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