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山地建筑

浅谈山地建筑

浅谈云南山地建筑设计
摘要:“山地建筑”特指建筑建于山地环境中,山地地形变化丰富,赋予山地建筑独特的形态。

依山而建,层次有序,错落有致,这成为山地建筑与众不同的特色。

而山地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它涉及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及工程技术等学科的内容。

致力于在两个方向的拓展:一是探索山地建筑研究的宏观原则,建立较为合理、可靠的山地建筑观念;二是结合前人的山地建筑实践,创造性地归纳山地建筑的各项特征、模式,提出对建筑设计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各项原则。

同时也是指导我们运用新兴科学技术媒介与载体进行调研、构思、创作、建造、评价与反馈的技术型理论。

关键词:山地建筑;设计;城镇上山;竖向处理。

一、现状
201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接受央视《小丫跑两会》栏目专访时表示,城镇上山的成败关键在于13个字:建得起、建得美、建得好、建出特色。

城镇上山,是云南正在推行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简单地说,就是指大量的城镇和产业,不再占用平坝耕地,而是向荒山荒坡去开拓发展空间。

同时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控制“云南的城镇上山,不是上很高的山、很陡峭的山、很险峻的山,而是指低丘缓坡;连绵起伏的丘陵
地带、城市坝区的边缘地带、坡度不大的缓坡地带,具体来说就是选择8~25度的坡地,特别是荒山荒坡,作为建设用地。

”如何建好就是我们技术上要讨论的问题啦。

二、问题
建筑空间是平面和竖向定位出来的,山地与平地的差异性主要是竖向的差异,故在设计中对山地竖向作简单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以引起对山地建筑复杂性的关注。

1、道路坡度:
在山地进行建筑设计,特别是大片的建筑群及整体的区域规划,路网的组织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路网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总体构思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

在高低起伏的山地上设置一张合适的路网,除了道路的主次、宽窄、疏密外,道路纵坡的确定对路网的布置起到关键的作用。

哪怕1%的坡度差别,也能影响设计及工程挖填方量的大小。

现有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道路纵坡控制在8%以内,同时消防要求扑救面道路坡度不大于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道路纵坡的最大限值是9%。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认为在极端情况下,经技术论证,道路最大纵坡可为10%。

而《汽车库设计规范》对大型客车直线坡段坡度也要求控制在10%以下。

这许多的纵坡限值,具体到设计时该如何取值?
2、建筑高度:
山地的特点,导致同一高度建筑有多个高度的室内地坪标高,可以从多个地面标高直接进入建筑。

如何利用地下室、半地下室及架空层来调整住宅入口,以到达到降低土方量和满足规范要求?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山地设计理念:
山地建筑的设计在于如何正确的处理好建筑环境的三个基本物质要素:山体、植物、建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处理好人工的建筑物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这是取得山地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

山地建筑的设计不只是要考虑保护原有的山地地形和很好的植被等艺术素材、个体形象的片段美,而且应该进行整体艺术上的再创造,使局部的美有机地结合成为整体的美。

2、山地建筑总体设计方式
山地建筑的形体体现了建筑与山体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尽量做到融入。

建筑能适应各功能空间划分需要,形成其与山体形态协调的建筑风格。

山地建筑形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融入——建筑依托于山地环境,与山地共构,作为自然的构成要素存在,塑造符合山地环境的建筑形体和空间组合。

(2)隐藏——对自身存在削弱,对建筑体量以适当的手段进行隐藏,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和人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响。

(3)架空——出于对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的目的,有效地减少对地形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使房屋可以不受山势的拘束,如同自然生长,突出于山坡甚至峭壁之上,利于采光和通风,同时具有避免山洪对建筑的侵袭、避潮湿等功能,成为山地建筑独特的形式语言。

3. 山地建筑设计要注重“依山就势”
山地建筑平面布局应遵循依山就势的原则,也就是建筑布置顺应等高线,避免垂直于等高线。

顺应等高线可以减少土方量,节省造价。

平面布局应多划块,不同体块布置在不同标高处,再以连廊、踏步、坡道等多种技术形式连接建筑与建筑,体块之间有高差,体块内部亦有高差。

我们在对山地建筑进行设计时,多架空,减少对地貌的损害,力求上部发展,开拓上部空间。

山地建筑要尽量保持地表的原有地形和植被,可有效地保护地貌,避免较多土方,工程建筑内部形成不同室内标高。

当然在山地建设中,不可能做到完全顺应地形,对山地地貌进行改造,把坡改台地,在台地建造建筑,然后以道路、踏步连接不同标高的台地。

4、道路坡度
山地建设道路弯道较大与通常意义里宽阔的城市道路不同,应该归属于三级公路概念。

故山地小区道路坡度要求控制在8%是不合理的,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现有国家道路规范灵活控制,因为现有道路规范,不管《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公
路路线设计规范》都能满足汽车行驶要求,因此在坡段不大,海拔不高,无凝冻冰雪地区,道路纵坡不大于10%是可以接受的,这里也有一个特殊性,就是消防要求,因为消防车在作业时要求道路坡度不大于3%,因此在设计时,扑救面道路必须控制在3%,其余山地小区道路纵坡不大于10%是合理的。

结束语:
总之,山地建筑与平地建筑在设计上有很大的区别。

设计师及审查者既要能灵活运用现有规范,又需要规范的制定者能更多地考虑山地建筑的特点,进一步完善规范,从而更好地对山地建筑设计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云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185号文件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汽车库设计规范》
《房屋建筑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工业
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