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教学课件
卫气营血辨证
为清代—叶天士所创立, 是以卫气营血的理论来分析
温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
分类归纳证候, 为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为清代叶天士所创立, 是以卫气营血的理论来分析
温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
分类归纳证候, 为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2、气分证转归: ⑴ 邪退病 ⑵ 邪入营血3、营分证
营分证的形成:气分传入 伏邪自营分化热 肺卫逆传营分 温邪直犯
病理特点: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3、营分证—常见证候
身热夜甚,脉细数—温邪深入营分,营阴耗伤 口干反不甚渴饮—营热蒸腾 心烦不寐,时有谵语—心主血属营,营阴受热, 扰及心神(轻—重) 斑疹隐隐—营分受热,热窜血络 舌红绛—提示热入营分
脉洪大—气分热盛
2、气分证
病理特点:里热蒸迫,热盛津伤 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四大症 不同病因:湿热类和温热类
所犯脏腑:肺、胃、脾、肝、胆、肠、 膀胱、膜原等
湿热病邪气分病变共性临床表现——
发热,汗出而热不解,脘腹痞满,苔腻。
辨证要点:身热汗出,脘腹痞满,苔腻。
苔腻:是判断气分有无湿邪内阻的标志。
病例讨论
病例一
发热(39℃)伴微恶寒,汗多, 头身疼痛,心烦,口渴喜饮, 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卫气同病
病例二
发热,伴微恶风寒,咳嗽,胸闷, 心烦不寐,身发红疹,舌质红绛, 苔薄白,脉数。
邪犯肺卫,波及营分
病例三
发热(40℃),面赤,烦躁不安,时有谵 语,抽搐,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洪数。
气营同病
病例四
壮热,烦渴,谵妄,吐衄,肌肤发斑, 舌深绛,苔黄燥,脉数。
气血同病
病例五
发热(每于下午6时,体温38.5℃), 昏愦不语,肌肤斑疹,尿血便血, 舌体红绛,脉细数。
热入血分
病例六
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身体灼热, 四肢逆冷,舌蹇,舌色鲜泽,脉细数。 热入心包
温病学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
第一节
3、营分证
病理特点: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 转归: ⑴ 邪退转出气分 营→气 ⑵ 邪从营入血 营→血
4、血分证
血分证的形成:营分传入血分 卫分或气分传入血分
血分伏热自发
病理特点: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4、血分证——常见证候
身热—邪热入血分 躁扰,或神昏谵妄—脉络瘀热内阻,逼扰心神 — 心及血脉与神志活动变化密切相关 出血 — 血热炽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
一、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理
1、卫分证 病理特点: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常见证候:发热 — 卫气受遏,与邪抗争
微恶风寒 — 卫阳被郁,温阳失职
头痛 — 邪热上扰清窍 无汗或少汗 — 卫气郁遏,腠理开合失司 咳嗽 — 卫阳受郁,肺气失宣 口微渴 — 热邪伤津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1、卫分证
病理特点: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温病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绪论 温病的概念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温病学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
【目的要求】
1.了解温病辨证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2.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各阶段的病 理 和主要证候。 3.掌握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运用。
何为辨证 ?
根据中医诊法所得到的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 辨别疾病的发生原因、病变部位 病变性质、邪正关系 归纳出证候类型
辨证的目的:指导治疗
温病的主要辨证体系
1、卫气营血辨证
2、三焦辨证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为清代—叶天士所创立, 是以卫气营血的理论来分析
温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
分类归纳证候, 为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 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转归: ⑴ 邪从表解 ⑵ 邪从卫入气
⑶ 邪从肺卫逆传心包
2、气分证
气分证的形成: 温邪自卫到气——卫→气 温邪直犯气分 气分伏邪外发 营分转出气分——营→气
2、气分证——常见证候
壮热—邪入阳明,正气奋起抗邪,邪正剧争,里热蒸迫 不恶寒反恶热—温邪在里不在表 多汗—里热炽盛,迫津外泄 口渴喜饮,尿赤,舌质红,苔黄—热炽津伤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卫气营血分布与生化
卫、气
脉外 气: 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较深
卫: 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
最浅
水谷 精微
脉中
营: 和调五脏,洒陈六腑
更深
营、血
血: 营气者,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化以为赤, 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最深
卫气营血的生理功能
卫-人体防御功能
气-人体脏腑的功能及整体防御机能
营-维持机体功能的精微,有营养机体作用 血-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有营养和滋润作用
病例分析
2月18日:某男,因发热恶寒而用汗法治疗后, 出现谵语神昏,右脉空大,舌苔干燥,不渴。 予紫雪丹合玉女煎加丹皮。 19日:谵语癫狂,紫斑夹疹续出若许,脉洪大 有力。予紫雪丹合化斑汤。 20日:斑疹已出,谵语已减,脉洪大。 疾病传变规律?各阶段辨证?
卫分证 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气分证 里热蒸迫,热盛津伤
营分证 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
身灼热,神昏谵语,斑疹,急 性出血, 舌深绛
血分证 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二)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传变
1、何谓传变?温邪在体内的传播、发展变化。 2、传变的方式:顺传、逆传、迅速、缓慢 顺传:卫 气 营 血 次序传变 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新感温病的逆传是指温邪自肺卫内陷心营的过程。 3、影响传变因素: 1)病邪性质 2)体质 3)感邪的轻重 4)治疗
— 形成多脏腑、多部位、多窍道出血
斑疹密布,舌深绛—血热炽盛,血为热搏,瘀热互结
炼血耗血,于脉络内形成广泛瘀血
温病学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
第一节
1、卫分证 2、气分证 3、营分证 4、血分证
卫气营血辨证
病理特点 辨证要点
第一节
病理特点
卫气营血辨证
辨证要点 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 嗽,舌边尖红,脉浮数。 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