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服务能力

公共服务能力

赵定涛-公共服务能力赵定涛:大家好!今天我们探讨的题目是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今天我会讲四个问题。

首先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就是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它的必要性。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服务性政府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

在这儿我们会探讨一下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它的理论的基础和现实的需求。

后面重点就是讨论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它的构成要素,最后讨论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下面我们讲第一个问题,强化公共服务它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公共服务是政府所因此履行的主要职能之一,目前我国政府的职能中心正在由抓经济建设逐步的转变为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面来。

因此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公共服务能力也是所有公务人员需要着力提升的基本能力。

那为什么目前这么强调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是公共管理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它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所以今天我们要强调一下公共服务它的理论基础。

第二个方面是它的现实需求,无论是从全球,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和我们国家目前发展的现实状况都对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下面第一个方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公共服务方面理论的基础,我们知道政府的管理已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它的特征就是管制性的政府,是公共行政阶段;第二个是公共分析阶段,大概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这一段就是公共行政阶段,然后到20世纪的后期,尤其是80年代以后,他过渡到第三个阶段叫做新公共管理运动这样一个阶段。

这个时候在20世纪的中和后期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这些理论很多都是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科里面涌现出来的这些理论。

后面一些学者把这些理论推广应用大政府的管理,也就是公共管理的领域,有这么几个理论对现代的公共管理发展,尤其是对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第一个就是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布坎南,他是1986年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么他就是发现了有一个悖论,就是在市场经济活动的领域,我们知道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他提出了理性认的讲述,也就是在自由经济的活动过程当中,人们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这个是作为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那么每个个体都追求利益最大化,那通过自由竞争、通过市场经济这样一种机制,使得个人的这样一种努力在客观上也同时带来社会的公共利益的增加,公共利益的扩大。

也就是在实行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了公众功利。

布坎南就发现这样一个矛盾,就是在经济活动过程当中在市场经济类人好像是自私的,但是在政府管理领域,因为政府要求公务人员与政府机构要求代表是公平、正义是实现了公众的利益。

那么就出现了矛盾,为什么人在市场活动当中,在经济活动过程当中是自私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到了政府领域他就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这是一个矛盾,那么他的研究发现,理性认也可以推广到政府领域。

那么通过一种机制,比如说名义、选举等等,通过这个使得政府的官员,公务人员在追求自己在政绩方面、政治方面,在公共履行方面做的好的话他也能带来个人利益的增长,那么这样个人利益在实现社会公利之间追求全社会功名的公平正义方面两者是可以达到一致的。

那么公共选择理论它对现代公共服务理论提供的主要价值在于他探讨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主张要尽可能的引入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主张减少政府的干预。

所以布坎南就提出来了政府的功能有两个,一个是保护性的政府,还有一个是生产性的政府。

所谓保护性的政府主要职责是制定一个游戏规则,然后保证这个游戏规则能够实施,能够实现,不受破坏。

那么第二方面职能就是生产性政府,就是直接提供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服务社会大众。

他的职能有这两个方面,在公共选择理论的结果表明它是强调是尽可能的履行他的保护性政府的职能,减少干预,生产性的政府慢慢角色要弱化,这个是公共选择理论对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一个很大的贡献。

那么第二个理论基础就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也是在20世纪中后期研究企业管理理论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学说。

那么在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当中,资产的所有者,企业的所有者是委托者。

那么它的经营者就是代理者,这个理论就研究了委托者和代理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怎么样代理者为所有者尽心尽力,全心全意的履行它的职责,来追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如何来设置这样一种企业制度。

那这个理论在企业的实践当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所以后来公共管理学家,行政学家们,认为这个理论在政府也是可以适用的。

就是主张用委托代理的关系,可以来解释公众和政府的关系,如果比照企业或者公众当中来讲委托者就是公众,代理者就是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

因此这样就定义了公众对政府的关系,政府应该对公众负责任,应该把公众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

这是委托代理对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做出重要的贡献。

第三个是交易成本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它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各种经济活动当中,成本也是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协调的成本,还有一部分是他的交易成本,这交易成本意思就是指在买卖活动过程当中,交易过程当中也会产生一些费用。

比如说他谈判需要花时间,需要租会议室,然后签定协议,协议书要沟通、交流,最后还要保证这个协议实现,还要通过律师形成法律文本等等。

最后如果出现纠纷,还要诉诸法律在保证能够得到履行等等。

这个都会发生成本的费用,那么这个交易成本理论,它的表明在企业活动过程当中这两个成本之间加起来才是总成本。

这个理论后来也被推广到政府活动过程当中,就政府的规模,政府机构的规模越大成本也就越高。

所以在里面具体的很多理论对于我们降低政府这个管理成本也是有积极的作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当中也要有一个成本的概念,成本的意识。

第四个理论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这个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从英国当时是撒切尔夫人党政的时候开始引入了一种新公共管理的一种运动,最后在西方各个国家开始普及,那么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是主张在政府内部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的作用使得政府在管理过程当中能够缩减开支、提高效率。

最后一个就是治理理论,这个理论主要的观点就是主张政府和社会和企业来共同的来提供公共产品。

就是公共产品并不是政府一家的责任,而要引入社会、企业其他的一些社会组织共同来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公民,满足公民的需要。

上述这些理论都为目前现代公共服务理论提供理论依据。

这是第一个方面。

上面我们讲了是强化公共服务它的理论依据,第二方面就是强化公共服务也有他现实的需求,这现实的需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个就是当代公共管理的环境出现了大的变化,我们知道当代我们面临的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多元化这些方面的变化,我们政府所面临的管理环境与以往传统的社会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个就是与上面管理环境变化相关联,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增多;第三个随着政府管理的复杂化和问题的增加,它范围的扩大、规模的扩大,以及费用的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也在增长,对要求政府缩减规模、压低预算,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等等这方面公众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个就对现代公共机构、政府机构来强化公共服务,改善公共服务这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上面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情况。

那么中国在目前除了上面讲的三个方面以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

我们知道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和以往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公共服务的强化和他的改善就是我们目前面临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强化公共服务和改进公共服务是势在必行,显得非常迫切何必要。

第二个方面我们来接着讨论一下服务性建设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服务性政府,所谓服务性政府就是针对管制性政府而言的,是在当代管理环境下的一种必然选择,服务性政府建设的目的是改善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和质量。

重新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在改革当中均以塑造服务性政府为重要原则,服务性政府的基本理念就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政府应该尽可能的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物品;第二个就是服务性政府就是要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的程序,按照公民意识组建起来的以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这就是服务性政府他的基本含义。

服务性政府它的内涵包括下面这几个方面,有这么几个要点。

第一个服务性政府要求政府要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第二个服务性政府要求以顾客为导向,并且在运作过程当中要讲究高效;第三个服务性政府就是有限职能的政府,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由政府来包办;第四个要点就是强调政府的责任;第五个就是强调民主的参与。

这是服务性政府的基本内涵也包括这五个方面,前面说到了服务性政府它是针对管制性政府而言的,那么服务性政府和管制性政府他们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图表,把它可以进行一个归纳。

那管制性政府从市政理念方面来讲,它强调的是官本位,是政府为本位,权利为本位。

也就是在实施公共行政、公共管理过程当中政府它是起主导作用。

那么服务性政府是相反,它是以民本位,是社会本位,是服务本位,强调的是服务。

要以民众以服务对象为本。

所以市政理念的根本是不同的,那么从职能范围来讲,管制性政府是无限膨胀的政府,它所有的事情都管,通过它的审批活动、计划活动和执法活动,行政活动。

它的职能范围越来越大,因为社会上所有的事情都由政府来包办,这样势必它管理的范围就越来越大,服务性政府不是这样的,虽然强调对公众提供各个方面的服务,提供各个方面公共产品,但是政府的职能本身是有限的,是有限制的。

所以它强调要政府是起到一种宏观调控规划,制定游戏规则,保证这些规则能够实施,主张来引入社会的力量。

包括民营企业的力量,共同来提供服务,提供产品,所以它的只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有限制的,不是无限膨胀的。

这是从职能范围来讲。

第三个从提供服务的性质上来讲,管制性的政府它提供服务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更好的来进行管理。

它提供的服务是一种恩赐,也是一种给予的过程,提供的过程。

另外它提供什么,不提供什么由政府来决定,因此民众是被动的,甚至是强迫民众来接受的。

另外它的职责是不清的,他是没有职责的,因为他是外在的提供给民众的,那我给你就不错了,至于你满不满意并不是我所考虑的,所以他一旦出了问题,他也没有职责,也没有责任。

另外一个他的效率显然是低下的,所有的事情由政府来包办代替,它的效率必然低下。

服务性政府不是这样的,它是以人民的需要为目的,是强调我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服务的提供,是人民迫切需要的东西就提供,因此它要经过民众的同意,那么在提供的方式上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效率,包括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高,引入民间的力量,引入社会的力量,通过外包、委托等等这样的方式会提高它的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