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第四次网络课导学
学习内容:数项级数的概念
重点内容:数项级数的敛散性定义;数项级数的敛散性判定。
课程要求:了解数项级数的概念;理解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定义;掌握常见的数项级数的敛散性判别的方法。
学习步骤:签到——阅读《高等数学》教材10.1节数项级数——观看视频3.2.1常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两个视频)——完成测验——讨论问题——完成课后作业,共6个步骤
课后作业:
1.判定级数∑∞
=+
1
)1 (
1
n
n
n
的敛散性.(提示:运用裂项相消法找到部分和)
2.判定级数∑∞
=
--
1
1
)1
(
n
n的敛散性.(提示:讨论部分和在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的不同)
3.研究级数∑∞
=
+ +
11 1
n
n
n
的敛散性.(提示:将各项有理化,消项)
4.讨论等比级数的敛散性.(可不做在作业本上)
5.判断题
(1)在级数前面去掉或加上有限项,不会影响级数的敛散性.()
(2)将收敛级数的某些项加括号之后,所成新级数仍收敛于原来的和.()(3)加括号后发散,则级数发散.()
(4)加括号后收敛,原级数不一定收敛.()
(5)级数∑∞
=1
n
n
u收敛则一定有0
lim=
∞
→
n
n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