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课件
读一读,
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 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吗?想一想,说一说。
意思是:礼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 往来。我前往施惠于人而受惠者 不来报答,这是不符合礼的;人 施惠于我而我不前往报答,也是 不符合礼的。
2、你从上面句子中得到做人方面的什么启示?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 食(sì)之。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 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jiē)!来食!”(饿者)扬其 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礼记· 檀弓】)
教 师寄语
历史悠悠。它淘尽了千古兴亡之事,却 无法掩盖古代先贤思想的光芒。多读书, 读好书,读国学经典吧!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更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语)
让国学经典之“根”永立中国人心中! 让国学之“魂”代代传承!
弘扬国学,义不容辞!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 《诗经》《尚书》《礼记》《周 五经: 易》《春秋》
合称”诗、书、礼、易、春秋“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
“三礼” 。
西 汉 朝代 )____ 戴圣编纂,又叫 1、今存《礼记》,是 ____( __ ___.礼》或《小戴礼记》 《小戴
《中庸》 《大 学》 、 2、科举时代读书人应试必读的“四书”指 _____ _____、 《大 学》 《孟子》 《中庸》 《论语 》 ____ 、_____四部书。其中 ____ 、_____是从《礼记》中 抽出的。
《礼记》选读
《礼记》简介:
今存《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 《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 戴 圣 编 纂 。 全 书 包 括 《 曲 礼 》《 檀 弓 》 《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 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 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 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 小故事。《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 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 科书。其语言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 价值。
意思:学习应该做到的境界是:广泛地学习,详尽地询问,细 密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切实地实行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 意思: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 失败 。
经典诵读
太上贵得,其次务施报。礼 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 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 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 “礼者,不可不学也。” (《礼记· 曲礼》)
礼记《 》 《周 礼》 仪礼》 3《 、____ 、_____ 、_____ 合称为“三礼”。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学记》。 意思: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意思: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比喻人不通过学 习,就不懂得道理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dǔ)行之 。—《礼记· 中庸》。
传统文化
沾化县冯家镇第二实验学校 执教教师:李吉英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 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 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 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 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