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镇规划复习重点

村镇规划复习重点

应当尊重村镇特点
2.乡村的类型、乡村型居民点
(二)乡村
1.类型
普通乡村:密集型乡村聚落、分散型乡村聚落、半聚集型乡村聚落
活动型乡村
特殊乡村
2.乡村型居民点
乡村集镇:中心镇(乡政府所在地)
一般镇(一般农村集镇
村:中心村(村委会所在地)
基层村(村民小组)
3.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村镇规划的基本特征比较。
(1)基础资料内容:自然资料,技术经济资料,人文社会资料,土地利用资料
现有村镇建设资料,历史沿革资料﹙历史、现状、未来三个时段﹚
(2)、资料整理方法:典型剖析法,随机变量的均值计算法,回归分析法
“德尔斐”法
(3)现状分析和综合评价
1、历史背景与区位分析
4、休闲产业带动型
以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
这种模式包括建立农业生态园、采摘园、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等方式。
注意点: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要注意整体规划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重视生态保护。
5、商贸流通带动型
以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实现商贸发达、乡村繁荣。
注意点:该模式要具备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
6、旅游产业带动型
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基本上随现状自然增长确定
8.空间形态
功能复杂,历史形成,空间形态趋向雷同,多层次化
功能简单,空间形态简洁,具有特色,顺其自然,灵活的布局结构,弹性的阶段规模,多样的应变对策
田园风貌
9.成果要求
规划阶段分工明确,规划文件、图纸复杂,以用地性质表达
规划文件、图纸简单易懂,内容齐全,深度到位,以用地性质和建筑物形态表达
城市化进程中过渡社区.初见雏形,处于成长期,动态发展阶段,是城市人口的聚集点
村民居住和生产的聚居点
4.区位关系
各级地域中心,受国家、省、市级项目、资金分布影响
农村领域中为周围农民服务的中心.承上启下,连接城乡,形成城镇体系;
建设投资主要靠集体积累和市场招商
村镇体系中的村庄
自筹资金建设
5.规划任务
控制扩展规模;二、三、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空间布局的改造与调整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5.村镇建设的发展模式
五、村镇建设的发展模式
1、工业企业带动型
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
规划文件、图纸简单,达到直接建设实施要求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志、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标志1、农民居住集约化,2、生产方式合作化,3、生产工具机械化,
4、农民享受公共产品公益化,5、农民素质知识化,6、农民流动市场化,7、农民医疗、教育制度化,8、农民养老保险普及化,9、城乡服务一体化。
具体内涵: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注意点:发展这种模式要注意定位准确,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一体化组织,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和自主创新。
3、畜牧养殖带动型
在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产业化经营、循环化利用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该模式的必需条件是规模化的畜牧龙头企业、特色的养殖品种和相应的市场需求。
注意点:要注意养殖小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防止粪便污染;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养殖,规避市场风险。
8、劳务经济带动型
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推进新农村建设。
应用:适用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村
6.村镇规划的涵义、研究的问题、基本原则、工作阶段。
7.村镇规划基础资料收集的内容、整理方法,现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应用:这种模式需要有发展工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庄领导人。
注意点:推广和发展该模式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特色产业带动型
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
规模扩展较快,侧重于对其成长阶段的过程控制.创建城市文明的居住环境.一、二、三、四产业的合理布局
以提供第一产业经营的机械化、集约化和现代文明的农村社区环境为总目标
6.发展方式
大多内涵式改造
一般外延式扩展.外延空间的有序组合
人口、耕地、企业三集中
7.性质规模
首先确定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
处于成长期中,可选择的发展方式及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具有“不定性”,预测其环境容量的最佳规模
0701104班村镇规划复习资料
1.理解村镇规划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村镇规划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城市与乡村是两个虽有共性,但却是更突显个性的两个不同地域范畴
如:经济成份产业结构
社会形态文化水平
生活方式风土人情
伦理观念等
总结:村镇规划设计从理论、方法到成果必然与城市规划设计大不相同。
照搬照抄城市规划设计模式和套用城市规划设计案例绝对是行不通的
注意点:发展旅游业既要有可以挖掘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另外还要有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
7、合作组织带动型
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突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制约,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水平,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公共设施,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促进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项目
城市规划
小城镇规划
村镇规划
1.所属范畴
城市
城市
乡村
2.法规依据
《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乡规划法》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城乡规划法》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村镇规划编制管理办法》
《村镇规划标准》等
3.发展阶段
已具有规模发展到特定稳定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