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施工准备 (2)4.1梁场的布置与设计 (2)4.2箱梁预制的施工准备 (2)5.施工工艺 (8)6. 施工方法 (9)6.1制梁台座施工方法 (9)6.2模板施工方法 (12)6.3钢筋焊接施工 (17)6.4梁体底腹板钢筋制作 (19)6.5预应力管道定位施工 (26)6.6混凝土浇筑施工 (28)6.7 混凝土养护施工工艺 (30)6.8张拉施工 (31)6.9压浆施工 (33)6.10移梁施工 (35)7. 技术要求 (37)7.1模板进场安装技术要求 (37)7.2钢筋绑扎技术要求 (37)7.3预应力管道定位技术要求 (38)7.4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 (39)7.5混凝土养护技术要求 (39)7.6张拉技术要求 (39)7.7压浆技术要求 (41)7.8 移梁技术要求 (42)8.质量标准 (42)8.1模板质量标准 (42)8.2钢筋施工质量标准 (43)8.3预应力管道定位质量标准 (45)8.4混凝土浇筑质量标准 (45)8.5张拉质量标准 (50)8.6压浆质量标准 (51)8.7移梁质量标准 (51)9.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51)9.1质量控制点制定 (51)9.2质量控制点控制程序 (51)9.3控制方式 (52)10.安全控制要点及措施 (52)10.1模板安全控制要点及措施 (52)10.2钢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及措施 (52)10.3预应力管道定位安全控制要点及措施 (52)10.4混凝土浇筑安全控制要点及措施 (53)10.5张拉安全控制要点及措施 (53)10.6压浆安全控制要点及措施 (53)10.7移梁安全控制要点及措施 (53)11.环保措施 (54)11.1 施工环境保护目标 (54)11.2 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54)11.3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 (55)12.估算指标 (55)箱梁预制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箱梁预制是桥梁施工中重点控制部位,为了确保箱梁预制的施工质量,特编制箱梁预制施工作业指导书,用以指导此类工程施工。
2.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2)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3)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5)铁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及验收规范(TBJ106-1991 )(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8)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1995)(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0)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1994)(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3)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TB/T2331-2004)(14)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5]101号)(15)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5]101号)(16)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1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1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19)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2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CRCC/T0005-2007)(2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2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23)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2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25)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26)混凝土简支箱梁的设计图3.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客运专线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也适用于各类后张法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箱梁、T梁等预制混凝土工程。
4.施工准备4.1梁场的布置与设计4.1.1梁场布置原则(1)梁场布置紧凑合理,总体规划不仅要按制梁施工流程进行设计,还要兼顾运架设备的安装和拆除。
(2)根据制梁施工工艺要求和移梁、运梁工序,合理布置生产区、存梁区、运梁便线、材料存放区,结合制梁数量设置制梁台座、存梁台座数量和搅拌站位置及砂石料存放场地大小。
(3)梁场布置要使场内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防火、防洪排涝、环保尽量合理。
场地应硬化处理。
4.1.2梁场布置根据箱梁制造程序和工艺要求,现场制梁有横列式和纵列式两种布置形式。
根据现场需要梁场设置制梁台座,存梁台座,静载试验台座、箱梁转换台座、钢筋吊装架子(拼装式内模吊装架子、雨棚)、内模拼装台座、底腹板钢筋绑扎胎具(含预应力管道定位胎具)、钢筋加工工位、提梁机和移梁机轨道设施、混凝土搅拌站、供水设施、材料存放区。
4.2箱梁预制的施工准备4.2.1钢筋焊接施工准备4.2.1.1技术准备①钢筋焊接前应先熟悉图纸、熟悉钢筋以及预埋件的品种、规格、数量及位置分布,并复核其数量是否正确。
②确定焊接相关工艺参数。
③在正式焊接之前,由安质部对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进行现场安全技术培训,并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持证方可正式操作。
(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的要求。
)4.2.1.2原材料钢筋①有材质证明书;②试验室对到场钢筋分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性能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13013—91)标准的规定;③对钢筋的外观进行检验,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4.2.1.3机具设备见表4-1表4-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检测设备表4.2.1.4作业条件①保持对焊机的机械传动、电器控制系统可靠、稳定、灵活,冷却系统通畅。
电极钳口应与钢筋紧密接触,间隙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并不得大于2㎜,上下电极对中。
②去除钢筋端头150㎜内的铁锈、油污等。
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予以矫直或切除。
③钢筋防止在电极钳口内不能紧密接触,应将钢筋端头凸出点对电极钳口内凸出点。
④雨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 级风)焊接时,采取有效遮蔽措施。
4.2.2钢筋制作施工准备4.2.2.1技术准备①钢筋绑扎前应先熟悉图纸、熟悉钢筋以及预埋件的品种、规格、数量及位置分布,并复核其数量是否正确。
②检查胎具安装是否到位,并覆行交接签字手续。
③编写本作业指导书,确定并培训专门从事关键工序施工的操作人员和试验检验人员。
④针对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特点,制定钢筋绑扎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4.2.2.2原材料见表4-2、表4-3表4-2 梁体钢筋的规格及型号表4-3 预埋件规格A.应有材质证明书;B.对到场钢筋分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性能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13013—91)标准的规定;C.对钢筋的外观进行检验,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②焊条A.应有产品合格证;B.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
③预埋件预埋件中涉及到钢配件符合《钢配件》(GB700-88)的规定④垫块垫块应与梁体同寿命;垫块模型尺寸应准确,垫块尺寸满足腹板保护层误差(0,+5mm)。
4.2.2.3设备见表4-4表4-4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检测设备表4.2.2.4作业条件①应保持对焊机的机械传动、电器控制系统可靠、稳定、灵活,冷却系统通畅。
电极钳口应与钢筋紧密接触,间隙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并不得大于2㎜,上下电极对中。
②用钢筋切断机下料时应注意使纵肋位于铅垂面上。
③应去除钢筋端头150 ㎜内的铁锈、油污等。
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④钢筋防止在电极钳口内不能紧密接触,应将钢筋端头凸出点对电极钳口内凸出点。
⑤钢筋绑扎支架、吊装架要安全、合理、实用。
⑥雨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 级风)焊接时,应采取有效遮蔽措施。
⑦在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安全技术培训,并要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持证方可正式操作。
(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的要求。
)4.2.3预应力管道定位施工准备4.2.3.1技术准备预应力管道定位人员认真熟悉图纸规定的施工方法、定位顺序;熟悉规范规定的要求,及质量标准。
4.2.3.2材料、设备准备①抽拔橡胶管纵向抽拔橡胶管使用前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抽拔胶管应无表面裂口、表面热胶粒、胶层海绵。
胶层气泡、表面杂质痕迹长度不应大于3mm、深度不应大于1.5mm,且每米不多于一处;外径偏差±4mm。
应该具有足够的备用抽拔橡胶管,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②塑料波纹管横向塑料波纹管使用前,检查其是否顺直,表面有无破损。
不合格者禁止投入使用。
4.2.4模板施工准备4.2.4.1技术准备①预制箱梁模板安装前,工程部对参加模板安装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或技术培训。
②编制模板检查验收标准。
4.2.4.2设备准备见表4-5表4-5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表4.2.5混凝土浇筑施工准备4.2.5.1技术准备①预制箱梁混凝土施工前,要对参加混凝土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②试验室按设计文件要求和相关规范考虑混凝土强度、弹模、初、终凝时间和工作度等因素通过试验选定混凝土配合比。
4.2.5.2材料准备水泥和外加剂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同一座桥(或构筑物)所有梁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砂、碎石、外加剂应选用同一型号、同一厂家、同一产地并检复验合格的。
4.2.5.3设备准备机械工班在施工前对混凝土施工所用设备进行检修保养,达到完好状态,并备好易损件。
混凝土施工主要机具设备见表4-6。
表4-6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4.2.5.4施工用电准备主管电工与当地供电部门建立密切联系,随时掌握电力供应情况,备好发电机,并及时检修供电线路和设备,使之保持完好状态。
4.2.5.5其他准备钢筋工班在施工前检查钢筋安装质量,并施工中派人及时检查调整预埋件的位置。
模板工班在施工前检查模板安装质量,并在施工中派人值班看护、及时调整。
混凝土工班施工前备好所用工、器具,并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发现故障及时更换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