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与分析1.在下列科学究中,没有设置对照或对比的是( )A.科学家用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证明了细胞核的功能B.萨顿基于实验观察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D.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关于探究酶特性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活动中,可选择H2O2消耗量作为观察指标B.在“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活动中,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在“探究酶的专一性”活动中,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D.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活动中,可选择双缩脲试剂对麦芽糖进行检测3.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 ) A.2,4D溶液的浓度 B.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C.扦插枝条生根的总长度 D.扦插枝条生根的数量4.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 ℃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B.先用红墨水对玉米籽粒染色,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C.未煮熟的玉米胚比煮熟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D.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5.科学家用水培法培养甜瓜幼苗,每天K+和Mg2+初始状态均为500 mg·L-1,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和Mg2+的剩余量,结果如图Z141所示。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图Z141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离子种类和甜瓜生长发育时期B.甜瓜对Mg2+的吸收量大于对K+的吸收量C.甜瓜对K+和Mg2+的吸收速率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有关D.该实验不能说明甜瓜对必需无机盐的吸收速率在授粉期均大于营养生长期6.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用某种植物的离体茎段去芽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Z14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Z142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离体的植物茎段生长量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C.该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离体茎段去芽的目的是消除芽产生的生长素的影响7.三刺鱼通常以水蚤为食。
研究人员在有水蚤的人工水域,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结果如图Z143。
下列与本实验相关的分析错误的是( )图Z143A.本实验研究三刺鱼在有无翠鸟威胁时的取食行为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蚤密度和翠鸟的有无C.翠鸟在水蚤密度小的水域攻击三刺鱼的次数更多D.翠鸟的存在改变了三刺鱼的捕食策略8.下列实验设计中,设计思路和研究过程最相近的一组是( )①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②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通过计算和模型建构,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③林德曼对赛达博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④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发现只有供给H182O的小球藻释放18O2,证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⑤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的分布,发现DNA是遗传物质⑥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中,发现了胰液分泌的激素调节A.①和⑤ B.②和③C.④和⑤ D.④和⑥9.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证明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某种农药具有分解作用而提出的实验方案。
(如何检测农药的含量不作要求。
)①他们在同一块农田的不同地点取等量的土壤,将其标记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待用。
②实验开始时向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用无菌水配制的某种农药,并与土壤混匀,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③一段时间后,多次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农药的浓度并求平均值,比较两组农药含量的差异。
(1)请指出并改正实验中两处明显的错误,并说明原因。
错误一: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改正遵循的主要是实验设计的什么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以损毁脑的蛙为实验材料,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过程中,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实验时,损毁蛙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不同,表明蛙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
(3)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因二者分布的位置存在差异,被麻醉的先后顺序不同。
综合分析实验三和实验四,结果表明坐骨神经中的__________(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
11.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请回答:1)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洒对应组的芹菜幼苗;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其中可含有蛋白质、mRNA、DNA片段等生物活性物质。
科研人员对外泌体在乳腺癌细胞间耐药信息的传递方式进行了相关研究:甲乙丙图Z144(1)获得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株MA,并提取其外泌体AE,将AE与乳腺癌细胞阿霉素敏感株M共培养12 h,测定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
①可利用____________技术示踪AE的去向。
②AE可以被M细胞摄取,此过程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三组实验结果,初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多耐药基因(MDR)表达产物是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载体蛋白活性,可将药物(阿霉素)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具有耐药性。
(3)检测发现M+AE共培养后的M细胞内Pgp含量提高,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乙和图丙所示。
已知Pgp半衰期(降解50%所需要的时间)约为14~17 h。
实验结果否定了外泌体仅通过携带Pgp的方式传递耐药信息,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解析] 科学家用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证明了细胞核的功能,设置了对比;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没有设置对照或对比;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设置了对照;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设置了对照。
2.B [解析] 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活动中,可选择氧气的释放速率作为观察指标,酶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各组H2O2消耗量是一样的,因此不可选择H2O2消耗量作为观察指标,A错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因此在“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活动中,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B正确;在“探究酶的专一性”活动中,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也可以是底物的种类,C错误;双缩脲试剂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不能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因此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活动中,不可选择双缩脲试剂对麦芽糖进行检测,应该选择碘液对淀粉进行检测,D错误。
3.B [解析] 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2,4D 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生根总长度,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2,4D 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故选B项。
4.B [解析] 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 ℃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增加细胞的活性,A正确;先纵切玉米籽粒,再用红墨水染色,冲洗后观察其颜色变化,B错误;胚细胞是活细胞,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故其不会被染上颜色,煮熟过的胚细胞失去活性,被染色,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C正确;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D正确。
5.B [解析] 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发育时期和离子的种类,A正确,图中显示Mg2+的剩余量大于K+的剩余量,说明甜瓜对Mg2+的吸收量小于对K+的吸收量,B错误;细胞对离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甜瓜对K+和Mg2+的吸收量不同,可能与细胞膜上运输两种离子的载体的数量不同有关,C正确;该实验只能说明甜瓜对K+和Mg2+的吸收速率在授粉期大于营养生长期,而其他无机盐的情况无法判断,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