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仁,不让于师释文题“当仁,不让于师”是《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面对仁德之事,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从这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得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对仁义的重视,我们也能体会到孔子与弟子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尽管绝大多数弟子都比孔子年轻很多,但他从不阻止弟子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孔子的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很值得我们深思,尽管他生活在2 500年前的人类文明发祥时期。
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分别是从弟子对孔子的态度和评价、孔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及孔子对待弟子的态度和评价三个方面来刻画孔子形象的,既展现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表现了孔子对仁德的高度重视和执著追求。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道.之斯行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子见南子,子路不说.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④夫子矢.之曰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⑤毋吾以.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⑥莫.春者,春服既成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⑦鼓瑟希.通“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①绝⎩⎪⎨⎪⎧ 人虽欲自绝.: 不如早与之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抢呼欲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②弥⎩⎪⎨⎪⎧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弥.天大罪: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敢拜子之弥.缝敝邑,寡君有望矣: ③莫⎩⎪⎨⎪⎧ 莫.春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莫.须有: ④疾⎩⎪⎨⎪⎧ 伯牛有疾.: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3)古今异义①君子学道则爱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丈夫或妻子;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②君子一言以为..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4)虚词归纳①也⎩⎪⎨⎪⎧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吾与点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于⎩⎪⎨⎪⎧ 子路宿于.石门: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业精于.勤,荒于嬉:当仁,不让于.师:而君幸于.赵王:仲尼岂贤于.子乎:2.词类活用(1)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谓立.之斯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之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博.我以文,约我以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噫!天丧.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特殊句式(1)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偃之言是也!(3)亡之,命矣夫!(4)贤哉,回也!(5)不吾知也!(6)求,尔何如?(7)夫三子者之言何如?(8)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9)其何伤于日月乎?(10)仲尼岂贤于子乎?(1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2)吾无隐乎尔。
(13)当仁,不让于师。
(14)以吾一日长乎尔。
(1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16)异乎三子者之撰。
(17)浴乎沂,风乎舞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语句翻译(1)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本名句1.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文外名句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4.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叔孙武叔 毁 仲尼。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
子贡 曰:“ 无以 为也 !仲尼不可毁 也 。
他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不可诽谤的。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 也;仲尼, 日 月也, 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和月亮,无得 而 逾焉。
人虽 欲自绝 ,其何伤于 日是没有办法超越的。
人纵使想断绝与日月的关系,那对日月又有月 乎?多 见 其不知 量 也!”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不知道高低轻重罢了!”(《论语·子张》)2.陈子禽 谓子贡曰:“子为恭 也,仲尼岂 贤于 子乎?”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啊,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子贡曰:“君子 一言 以为 知 ,一言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以为 不知 。
言 不可 不慎也!夫子之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
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我的)老师不可 及 也,犹天之 不可 阶 而 升 也。
夫子之 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
如果夫子得 邦 家 者, 所谓 被封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就像我们立之 斯 立,道 之 斯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行,绥 之 斯 来, 动 之 斯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和 。
其生 也 荣 ,其死 也协力。
他活着的时候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哀。
如之何其可 及 也?”悲哀。
我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论语·子张》)3.颜渊喟然叹曰: “仰 之颜渊感叹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弥 高, 钻 之 弥 坚 。
瞻 之越望越觉得它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它坚实。
看着它好在 前,忽 焉 在后 。
夫子 循循然 善 诱像在前面,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有次序地引导人,博 我 以 文, 约别人,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我以 礼,欲罢 不 能。
既 竭吾才,如 有束,使我想停止都不可能。
我已经竭尽了我的才能,老师的所 立卓 尔 。
虽欲 从 之,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东西。
即便想追随他,末 由也 已 !”也没有办法了!”(《论语·子罕》)4. 子曰:“若 圣与仁,则吾岂 敢 ? 抑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不过我朝着圣 为 之 不 厌 , 诲 人 不 倦,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 可 谓云尔 已矣 。
”只是可以这样说罢了。
” 公西华曰:“正唯 弟子不能学 也。
”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学不来的。
”(《论语·述而》) 5. 子曰:“当 仁 ,不 让 于师 。
”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论语·卫灵公》) 6.子曰:“二三子 以我为 隐 乎? 吾孔子说:“诸位认为我对大家有什么隐瞒的吗?我对你们 无 隐乎 尔。
吾无 行 而不 与二三子者, 没有什么隐瞒的。
我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让你们知道的,这就是 丘也。
”是孔丘啊。
”(《论语·述而》) 7.子之 武城 ,闻 弦 歌之声 。
夫子莞尔而笑,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
孔子微笑着,曰:“割鸡焉 用牛刀 !”说:“杀鸡怎么用宰牛的刀呢!”子游 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 学 道则子游回答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地位高的人学了道就爱 人,小人 学 道 则 易使也。
’”会爱护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被使唤了。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 也! 前 言 戏孔子说:“诸位!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跟他 之 耳。
”开玩笑罢了。
”(《论语·阳货》)8. 子 见南子 ,子路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