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校长素质的重要性
摘 要:校长在学校组织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学
校高层管理群体中扮演着运筹帷幄,统领他人,办学管校的
核心人物的角色,才能当好“领导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
人、服务育人”的表率,才能真正办好自己有特色的学校,
才算得上一位真正的好校长。
关键词:办学 校长 提高 素质
校长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意味这“当家”、“掌舵”。在
学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李岚清同
志所说:“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老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
校。”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管理能力的强弱是办好一所学校
的关键。那么,就要提高校长的自身素质。[1]
一、提高校长的创新能力是学校前进的动力
校长的创新是管理中的核心能力,指校长在管理学校
中,不能墨守成规,要面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观念上和
操作上,都要突出创新精神。[2]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一位
具有创新意识的校长必定会使他的学校显得生机勃勃,充满
活力。像我们教师进修学校在当前各类职业学校进行生源大
战之时,学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学校把“学生毕业后的
去向
”问题作为学校工作的突破口,运用“成功教育思想”,指
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有了显著的变化,逐步得到社
会的认可。来校的生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可以说,这就
是创新意识的成功。[3]
校长教育观念上的创新意识,能让师生的智慧、热情迸
出火花,会使师生行为不断产生耀眼的亮光,在学习和工作
中产生动力。
校长在学校管理上的创新意识,将促进自己用全新的眼
光审视学校的工作与变化,经常提出新建议,采用新方法,
让学校师生在新观念、新机制、新模式中不断进取,从而主
动地而不是被动地,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力求创新的而不
是故步自封的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作出贡献。
校长人格力量上的创新意识,会尊重并支持师生的创新
精神,并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校运转过程中的新人新
事,善于以积极的方式扶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观点,新方法,
新措施,像我们洪江六中校长廖生根同志在学校管理上,不
断采用新的管理方法、管理体制很抓班级管理,对教师实行
优奖劣汰的激励办法,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一年
一个新台阶。
由此可见,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的校长,可以从师生细
微的变化中捕捉促使学校进步的信息,以小示大,化解教育
改革进程中发生的问题,能周密地、系统地分析学校内部和
外部环境,??时度势,扬长避短,在传统与未来之中,办出
自己特色的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起独特的优质学校形
象,能够回顾过去,立足当前,为明天而设计,为后天而思
考,使自己学校立于不败之地,这一切都需要提高校长自身
的创新能力。
二、提高校长的必要能力是学校的成功之母
必要能力是指校长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必备的主要能
力,其中包括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和组织能力。要提高校长
的自身的能力素质,学校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及实施,对校
长的必要能力都是一次综合性的检验。校长必要能力的高低
体现着校长的决策是否科学、正确,集中了群众的智慧,体
现着校长能否驾驭学校全局,保证指挥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体现着人、才、物等管理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形成良好的管
理行为,同时也决定着此项工作效果的优劣和成败,就拿我
们洪江市的各所乡中学的校长来说,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业务
管理能力的不同,他所管理的学校就不同,像双溪中学的杨
绍勋校长、江市中学的曾宪法校长,他们自身素质较高,加
上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新的管理方法,使管理的学校不
断向前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学校特色。
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校长的必要能力决
定着素质教育的行为和实施。作为决策者的校长,首先要组
织教师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及其重要性,并在师生
中广泛发动、宣传,造成声势。其次,在否定一些舆论把
“应试教育”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也当作它的弊端的途径。
然后,作为指挥官的校长,应以教育本质的功能出发,
认识全局,统筹全局,要正确分析诸多局部之间的矛盾关系,
抓住影响全局的主要因素,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
运行机制中的评价导向,激励和反馈调节作用,把各自内在
需要统一到素质教育这全局上来,以保障全局工作的顺利稳
定与协调发展。
由于校长在学校组织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学校高层
管理群体中扮演着运筹帷幄,统领他人,办学管校的核心人
物的角色,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年代,更应提高自身的
能力素质,不能走极端,要有处变不惊的适应能力,在任何
困难、挫折、阻力面前能迅速地判断是非,权衡利弊,设计
方案,科学地、明智地做出最佳选择,并能及时地、高效地
组织实施,争取最大的办学效益,办出自己有特色的学校。
[4]
三、提高增效能力是学校的固本之源
增效能力,指可使必要能力和核心能力增强效果的能
力,主要包括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就是提高校长工作能
力的素质。
校长必须有运用管理理论的丰富经验和娴熟技巧,使管
理科学和管理艺术达到和谐统一,规范控制与自由创造,教
育机会与教育效果提高,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传统带来的
惯性与现实赋予的机遇等两难境地中,掌握好一个恰当的
度,寻找一个巧妙的结合点。在人和事的协调上,校长要不
断提高协调的艺术,在丰富协调的内容,还要搞好利益协调、
权力协调、情感协调、心理协调、目标协调和行动协调等。
善于寻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事之间的匹配,达到
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还要对
学校管理目标和现状了如指掌,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缩小二
者之间形成的“目标差”,提高控制能力,对一切管理资源
进行合理调配,合理组合,整体优化。
总而言之,办好一所学校,关键要提高校长自身的政治
思想、文化知识、自身修养、工作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素质。
校长要面对大量权力、地位和利益的考验,一定要坚持人民
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官要想为民时,掌权要想无权时”,做
到胸怀坦荡,当好“班长”。只有这样,才能当好“领导育
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表率,才能真正办
好自己有特色的学校,才算得上一位真正的好校长。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学导论》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小学管理案例》 科学普及出版社
[3]《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中国和平出版社
[4]《学校管理研究专题》 科学普及出版社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