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学案时间:制作人:班级:姓名:一、课内基础知识清单:《六国论》一、给下列加点划线字注音(11分)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革灭殆尽()洎.()牧以谗.()诛暴.()秦之欲无厌草芥.()或未易量.()胜负之数.()二、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5分)1、其实百倍它的实际情况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3、至于颠覆到……4、可谓智力孤危智慧力量5、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6、刺客不行不去行刺三、找出词类活用词并解释(5分)1、理固宜然名词作状语从道理上说2、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4、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5、李牧连却之使动使退却6、始速祸焉形容词作动词招致四、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28分)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交错,一律、一概2、不能独完完好3、思厥先祖父他们的4、举以予人拿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这样那么6、暴秦之欲无厌满足7、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奉送更加8、强弱胜负已判矣辨别9、理固宜然从道理上说应该这样10、以地事秦侍奉、对待11、始有远略开始、起初谋划、打算12、始速祸焉才招致1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两次使退却14、洎牧以谗诛及、到15、革灭殆尽之际将要16、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17、胜负之数天数五、解释一词多义1、得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得)②此言得之(适宜)③诚不得已(能够)2、势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优势) ②其势弱于秦 (势力)3、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②秦以攻取之外凭借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来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用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⑦洎牧以谗诛因为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凭借六、分析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洎牧以谗诛被动句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3、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4、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5、举以予人省略句(省略代词“之”,应为“举以之予人”)6、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七、翻译下列句子(15分)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灭亡,并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贿赂秦国因而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厉害。
所以不用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
一直发展到灭亡,按道理讲本来也应该是这样的。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
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或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
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蓄的威势所胁迫,一天天地被削弱,一月月地被分割,以至于走向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蓄的威势胁迫啊!《阿房宫赋》1、蜀山兀.,阿房出(山秃)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夺、夺取)9、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三、文言现象[古今异义词]:1、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3、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从骊山;向北,向西)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5、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5、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三)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四)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指金玉珠宝之物)..,韩魏之经营(五)动词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文言虚词:1.焉(1)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2.之(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往,去)(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结构助词,的)(3)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词,代财物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词,代秦人) [特殊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掠,宫车过也。
(五个判断句)(二)省略句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 (省谓语“有”)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 (省介词“于”)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 (省介词“于”)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 (省宾语“秦国”)(三)倒装句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句)(四)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
《滕王阁序》(一)字音瓯(ōu)越翼轸(zhěn)睇眄(miǎn)捧袂(mâi)台隍(huáng)舸(gě)舰遄(chuán)飞潦(láo)水簪(zān)笏桑梓(zǐ)帝阍(hūn)懿(yì)范彭蠡(lǐ)虢(guó)州(二).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俊采星驰(“采”通“寀”,官吏。
)(三) 、一词多义1、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2、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3、穷: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4、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四).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使……放下)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屈:使……委屈)敢竭鄙怀。
(竭:使……完全表露出来)(2)名词作状语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像雾一样;星:像流星一样)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上:向上;下:向下)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萍水:就像水上的浮萍)(3)名词作动词目吴会于云间。
(目:用眼睛看)青雀黄龙之舳。
(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4)意动用法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以……为衣襟;带:以……为衣带)(5)数量词作名词千里逢迎。
(千里:远道而来的客人)(6)形容词作名词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形容词作动词,全都是;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二句式1、童子何知(宾语前置)2、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3、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4、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5、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报任安书》(一)通假字(1)被楚受辱( 通“棰”。
木杖)(2)其次剔毛发(“剔”通“剃”,剔光)(3)见狱吏则头枪地(“枪”同“抢”,撞击)(4)及罪至罔加(“罔”同“网”)(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消磨,磨掉)(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大都)(7)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现露)(8)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此处指下狱受宫刑)(9)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弯曲)(二)古今异义(1)意气勤勤恳恳 (意气:古,情义。
今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勤勤恳恳:古,诚恳,恳切。
今指勤劳而踏实)(2)素所自树立使然 (树立:古,立身处世。
今指建立)(3)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非常:古,不同寻常。
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4)下流多谤议 (下流:古,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
今指卑鄙龌龊,不文明)(5)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口语:古,说话。
今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三)词类活用(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这里是作者的谦称)(2)倡优畜之(倡优:名词作状语。
像乐师优伶一样)(3)太上不辱先(辱: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受辱)(4)何足贵乎(贵:形容词作动词。
称道)(5)且勇者不必死节(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6)韩非囚秦(囚:动词的被动用法,被……囚禁)(7)若望仆不相师(师,效法)(8)衣赫衣,关三木。
(名作动,穿)(9)孙子膑脚(名作动,受膑刑)(10)退而论书策(名作动,写成书)(11)请略陈固陋(形作名,因塞鄙陋的想法)(1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形作名,富贵的人)(13)流俗之所轻也(形作动,轻,轻视)(14)思垂空文以自见(使流传)(15)且勇者不必死节(为动,为死)(四)一词多义以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以通其狂惑表目的,用来及以至是已经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因而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连词表结果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以,因此仆以口语遇此祸因为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与所合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