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1.直接生产费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
2.间接生产费用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3.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都是直接生产费用。
4.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5.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的费用,应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
6.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应直接计入当月损益。
7.由几种产品生产共同耗用的、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可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8.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9.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与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的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
10.用于生产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低值易耗品摊销应计入制造费用。
11.五五摊销法适用于各月领用和报废比较均衡、各月摊销额相差不多的低值易耗品。
12.分次摊销法一般适用于一些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又不易损坏的低值易耗品。
13.用于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照明用电不计入成本,应计入管理费用。
14.生产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薪酬费用,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15.在采用计件工资形式下,如果是生产多种产品,则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产品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然后再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项目。
16.在采用计时工资情况下,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人员的薪酬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17.对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计时工资,按实际工时比例进行分配比按定额工时比例进行分配更能体现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与其劳动生产率高低之间的关系。
18.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19.要素费用中的税金,是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
20.为了均衡成本负担,凡是数额较大的费用,均应作为待摊费用,按月摊销。
21.凡是受益期与支付期不一致的费用,原则上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采用待摊或预提的办法来处理。
22.待摊费用是指本期发生(支付)的,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的,受益期限较长(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
23.预提费用是预先分月计算成本、费用,在以后月份才支付的费用。
24.预提费用是先计入成本、费用,后支付的费用,它的预提期限应根据费用大小确定。
25.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应按车间以及产品或劳务的种类设置,账内按照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26.所有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一律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28.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应为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时分配转入的费用。
29.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计算的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是完全的实际费用。
30.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也有一部分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单独核算,也不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31.分配制造费用采用的所有分配方法,分配结果是“制造费用”科目期末都没有余额。
32.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工艺上可以修复,而且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33.废品损失是指废品的报废损失,即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材料、废料价值后的净损失。
二、选择题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D.“基本生产成本”
2.在不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在发生时,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销售费用”D.“基本生产成本”
3.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基本生产成本”B.“待摊费用”
C.“辅助生产成本”D.“制造费用”
4.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销售费用”D.“财务费用”5.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有利于加强原材料消耗的实物管理的方法是( )。
A.按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B.按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C.按产品的体积分配
D.按产品的重量分配
7.企业在生产多种产品时,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属于()A.直接计入费用B.间接计入费用C.间接生产费用D.制造费用
8.基本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 )。
A.“基本生产成本”科目B.“管理费用”科目
C.“制造费用”科目D.“待摊费用”科目
9.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 )。
A.“预提费用”科目B.“财务费用”科目
C.“管理费用”科目D.“销售费用”科目
10.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借记( )。
A.“辅助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11.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应该是( )。
A.1年以内B.1年以上C.2年以内D.视情况而定
12.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
A.计划成本分配法B.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D.定额比例法
13.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的方法
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方法
14.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进行一次交互分配时是在( )。
A.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B.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C.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D.各受益的基本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15.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在( )。
A.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
B.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
C.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
D.各受益的基本车间进行分配
17.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费用,应记入的科目是( )。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
18.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消耗性材料的费用,应记入的科目是( )。
A.“制造费用”B.“基本生产成本”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
19.季节性生产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适用的方法是( )。
A.生产工时比例法B.生产工资比例法
C.机器工时比例法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20.制造费用分配以后,“制造费用”科目月末一般应无余额,只有在采用()时,“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才有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B.机器工时比例法
C.生产工时比例法D.生产工资比例法
21.期间费用核算内容不应包括( )。
A.财务费用核算B.管理费用核算C.销售费用核算D.制造费用核算
22.各期间费用科目期末结转损益后应( )。
A.有借方余额B.有贷方余额C.无余额D.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23.各种废品损失,不应包括( )。
A.修复废品人员薪酬费用
B.修复废品领用材料
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D.实行“三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