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64410
《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适用于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总学时:16学时总学分:1学分
开课单位:物理系课程负责人:郑洁
执笔人:郑洁审核人:白心爱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黑体小四号,下同)
《电子材料与器件》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任选课,是电子类技术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有一定的动手练习机会。

组织相应的元器件识别、以提高学生的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能力、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讲授常用电子材料以及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接插件、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外形,命名和标识,检测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电子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分析、解决有关材料和元器件问题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二、教学基本要求
1、讲授与实验相结合,围绕基本概念、元器件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为主进行教学。

2、本课程应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验时间,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电子元器件的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目标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1章电子材料
教学内容:
1.1 绝缘材料
1.2 导电材料
1.3 磁性材料
教学目标要求:熟悉各种电子材料的特性,掌握它们的应用。

教学重点:电子材料的特性
教学难点:电子材料的特性
学时分配:2学时
第2章电阻器
教学内容:
2.1 固定电阻器
2.2 电位器
2.3 半可调电阻器
2.4 敏感电阻器
2.5 熔断电阻器
教学目标要求:熟悉电阻器的电路符号和主要参数、型号命名和标识,掌握常用电阻器及特点、检测与选用
教学重点:常用电阻器及特点、检测与选用
教学难点:常用电阻器及特点、检测与选用
学时分配:2学时
第3章电容器
教学内容:
3.1 固定电容器
3.2 电解电容器
3.3 可变电容器和微调电容器
教学目标要求:熟悉电容器的电路符号和主要参数、电容器的型号命名和标识,掌握常用电容器的应用、检测与选用
教学重点:常用电容器的应用、检测与选用
教学难点:常用电容器的应用、检测与选用
学时分配:1学时
第4章电感元件
教学内容:
4.1 电感线圈
4.2 变压器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电感线圈、变压器的结构及主要参数,掌握常见的电感线圈、变压器及使用常识
教学重点:电感线圈、变压器的结构及主要参数及使用常识
教学难点:常见的电感线圈、变压器及使用常识
学时分配:1学时
第5章电接触件
5.1 开关
5.2 接插件
5.3 继电器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常用电接触件的种类及特点,掌握主要参数及使用常识
教学重点:电接触件的主要参数及使用常识
教学难点:电接触件的主要参数及使用常识
学时分配:1学时
第6章半导体晶体管
教学内容:
6.1 半导体二极管
6.2 晶体三极管
6.3 场效应晶体管
6.4 晶闸管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性、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掌握半导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晶闸管的结构、分类、特性及主要参数、检测、典型应用。

教学重点:半导体晶体管的特性及主要参数、检测、典型应用
教学难点:半导体晶体管的特性及主要参数、检测、典型应用
学时分配:1学时
第7章集成电路
教学内容:
7.1 集成电路种类、型号及使用
7.2 数字集成电路
7.3 集成运算放大器
7.4 集成线性稳压器
7.5 音响集成电路
7.6 音乐集成电路
7.7 集成光电耦合器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集成电路种类、型号及使用,掌握集成电路的特点、主要参数及应用。

教学重点:集成电路的特点、主要参数及应用
教学难点:集成电路的特点、主要参数及应用
学时分配:2学时
第8章显示器件
8.1 小型显示器件
8.2 七段码显示原理
8.3 CRT显示器
8.4 平板显示器件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各种显示器件的结构、特点及使用
教学重点:各种显示器件的结构、特点及使用
教学难点:各种显示器件的结构、特点及使用
学时分配:2学时
第9章压电器件
教学内容:
9.1 压电效应
9.2 常用的压电器件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压电效应的概念、压电材料和压电器件,掌握常用压电器件的性能及功用
教学重点:常用压电器件的性能及功用
教学难点:常用压电器件的性能及功用
学时分配:1学时
第10章电声器件
教学内容:
10.1 扬声器及耳机
10.2 传声器
10.3 微型电磁讯响器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电声器件的种类及主要参数,掌握常见电声器件的应用,掌握使用电声器件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常见电声器件的应用及使用电声器件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常见电声器件的应用及使用电声器件注意事项
学时分配:1学时
第11章片式元器件
教学内容:
11.1 片式元器件的特点
11.2 片式元器件的种类
11.3 片式元器件的使用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片式元器件的特点、种类、使用
教学重点:片式元器件的特点、种类、使用
教学难点:片式元器件的特点、使用
学时分配:1学时
第12章电池
教学内容:
12.1 干电池
12.2 充电电池
12.3 小型密封式免维护铅蓄电池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电池的种类、特点、使用、结构及主要参数,掌握电池的维护及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电池的维护及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电池的维护及使用注意事项
学时分配: 1学时
附: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本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的组成:本课程的考核是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的评定包括出勤、作业、课堂提问三部分,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30%,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70%。

期末考核形式由任课教师自拟。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陈颖主编,《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第五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