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测试卷一、单项技能考查(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犹豫.(yù)两栖.(qī)龟.裂(jūn)草长莺.飞(yīng)B.农谚.(yàn) 骨骼.(luò) 粗糙.(zāo) 销声匿.迹(nì)C.海棠.(tánɡ) 翩.然(piān) 山麓.(mí) 海枯石烂.(làn)D.沼.泽(zhǎo) 雾霾.(mái) 追溯.(sù) 天衣无缝.(fénɡ)A(B.zāo—cāo;C.mí—lù;D.fénɡ—fè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悬姝沙砾陨石周而复始B.弥漫瞄准迁徙悬崖绝壁C.睹注腐蚀潮汐花香鸟语D.维幕盘旋凋零偷偷摸摸B(A.姝—殊;C.睹—赌;D.维—帷)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__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__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______了生命的胚胎。
A.延伸萌生保持B.延续萌动保持C.延续萌生保存 D.延伸萌动保存C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B.科技发明和人力资本会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
C.本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以“文明相容、民心相通”为主题的金砖国家文化节已经在厦门正式启动。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刻苦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C(A.两面对一面,应把“能否”删去;B.缺宾语,句末加“发展”;D.语义重复,应把“否则”或“不刻苦学习,”删去)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B.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D.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A(B.删去顿号;C.句号放引号里面;D.删去省略号或“等”)6.下列各项的判断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崇高”“洁净”“更加”“强大”都是形容词。
B.短语“观赏美景”“留守儿童”“关爱我们”“被压扁的沙子”的结构相同。
C.“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一句画线词语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依次是定语、状语、补语。
D.“朝鲜政府的强硬态度并没有因美韩联合军演而改变”一句的主干是“朝鲜政府没有改变”。
C(A.“更加”是副词;B.“观赏美景”“关爱我们”是动宾短语,“留守儿童”“被压扁的沙子”是偏正短语;D.主干是“强硬态度没有改变”)7.下列语句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小薇说:“老师,我的小手绢你怎么还不给我洗干净!”B.李明不小心踩了方军一脚,李明马上表示歉意。
方军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有意的。
”C.营业员说:“你太矮了!这里的衣服都不适合你。
”D.郑咏向别人介绍说:“王老师知识渊博,上起课来旁征博引,信口开河,精彩极了。
”B8.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分)材料一: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
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1)在生活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行为的方式。
(2)从材料二中提取:通过自己的观察,任选一个角度,得出一点感受或结论。
作答格式是“因为……,所以……”。
(2分)因为在低碳生活习惯方面,初中学生所占比例大大低于做工人员和退休老人,所以,初中学生应该加强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
(3)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宣言书》的开头,请你根据所提供的语段,将所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4分) 《宣言书》: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一种自觉行动。
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________________。
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也是一种环保理念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0分)(一)古诗文默写能力考查(6分)9.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二)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4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阡陌交通.____________(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3)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4)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1)相通(2)邀请(3)依靠(4)离开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同“乃记之而去”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B.其反激之.力(《河中石兽》)C.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D.又数刀毙之.(《狼》)D(代词。
A.结构助词;B.助词;C.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自己说祖先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13.甲、乙文段画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甲文段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乙文段画线句子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2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台风的功与过①b.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
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
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
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
a.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
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
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
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0.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
(3分)①带来降水。
②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③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紧张程度。
④节约原煤,用风力发电。
⑤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3分。
每一条0.5分)11.文中画线句子a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不能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