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讲义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讲义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年 级:初二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老师授课类型 新授 学习内容 声学教学内容〖基础知识梳理〗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定义: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2.理解:①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③ 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3.难点:①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②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③ 用转化的方法,通过纸屑的跳跃或其他物理的运动来显示发生物理在振动。

1、笛子发声是由笛膜的 引起的。

1、振动2、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塑料球的作用是2、塑料球被弹开;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把叉股的振动放大。

知识点二:声源1. 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 理解:① 人是怎样发声的?说话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挤压,引起声带振动发声。

② 乐器是怎样发声的?乐器分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鼓面和锣面发生振动而发声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它们常有一个木制共鸣箱使声音洪亮。

长笛、箫等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吹奏时,用手指将孔全堵上,振动的空气柱最长,孔全打开时振动的空气柱最短。

知识点三:声音的传播1.定义: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2.理解: 转化法:借助其他工具将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转化放大为易于直接观察的现象的方我们根据两个对象(水波和声波)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都是一种波动),二①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② 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③真空不能传声3.难点:在湖面投一小石子,会看到以石子为中心的水波向四周传播。

类似的,声从声源发出后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3、机械式闹钟的小锤敲击两边的铃铛时,能发出闹铃声;铃声以 声波 (选填“声波”或“无线电波”)的形式通过 空气 传入人的耳内.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钟罩内,如图所示,抽去钟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这说明 真空 中不能传播声音.4、如图4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它说明了( B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知识点四:声速和回声1.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3. 理解:①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②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③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难点: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 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 远2. 回声测距离:2s=vt5、下列情景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 )A 在大地中B 在盐水中C 在空气中D 在真空中6、石子投入水中发出声音,岸上的人和水中的鱼到石子的落点距离相等,如图1所示,先听到声音的是( A )A .鱼 B.人 C .一样快 D.无法确定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一:音调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不同,也可以说声音的粗细是不同的。

例如:男低音歌唱家声音低沉粗壮,女高音歌唱家声音尖细;狮子的吼声粗壮,羔羊的叫声尖细。

1.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图6图4实验证明: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2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20000Hz。

4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理解: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声音的粗细2 在相同的介质和温度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3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响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面鼓,我们听到声音的大小会不同1定义: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响度也叫音量)。

2。

人耳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与那些因素有关①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实验证明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②与声源到人耳过程中的分散程度有关,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③与声源到人耳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分音调是指声音的尖细,而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如,小孩的窃窃私语声,音调高,但响度小;而大人的厉声斥吓声,音调低,但响度大。

7、某同学在学过声音的特征以后,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借了两个不同的音叉,用同一示波设备,做了四次实验,并记录了四次实验的波型图,如图7A、B、C、D所示。

图7A B C D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可知,在上述四个波形图中,响度较大的是______和______两图,音调较高的是______和______两图。

7、C和D,B和D三: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即音质。

难点:音色是由发声体本生决定的,发声体不同,音色便不同。

8.演唱时,高音和低音是指所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B )。

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9.提琴表演时,演奏者控制琴弦的松紧是为调节琴声的( B )A.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音量10.吹笛子表演中,演奏者不断用手指分别开闭6个音孔,这样是为了改变笛声的( B )。

A.音色B.音调C.音量D.响度11.成语“震耳欲聋”形容的是声音的( A )。

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频率高1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B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13.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 C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4.学生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 A )。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振幅1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图15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响度音调解析】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第三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来源1 从物理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 噪声的波形无规律且杂乱。

难点: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在于:乐音是由发声体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规则的;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杂乱无章。

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1 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人的听觉是20Hz-----20000Hz。

0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

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

2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②空气等介质的传播;③鼓膜的振动3. 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的传播;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消声(从声源处);吸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在人耳处减弱)16.如图16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它提示减弱噪声的方法是( B )A 在传播路径中减弱噪声。

B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图16D 在传播介质中减弱噪声。

17.城市中汽车禁止鸣号、住宅区道路旁安装隔音板等措施的目的是( B )A 绿化居住环境B 降低噪声污染 D 减少大气污染C缓解热岛效应第四节: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1 回声定位2 声纳测距,探测鱼群难点: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超声,次声等;声音则指人而能够感受到的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用超声波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这就是“B超”。

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根据图像,医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灶所在的位置了,超声波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

这一点不同于“X光”二:声与能量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将能量传递出去→声波能传递能量重点: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精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18.“空谷回音”表明障碍物对声波有反射的作用.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减少(选填“增大”或“减少”),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的材料柔软多孔(选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19.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__________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15、振动能量20.关于声音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在开阔的田野上引吭高歌时,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C.利用声呐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课堂作业〗一、选择题1.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笛子发声的( 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