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某公司实施以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的“机器换人”计划后,80%的工序实现了无人化,一台机器可以替代6—8名工人,次品率也大幅降低。
有关“机器换人”对该企业发展的影响,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减少用工成本B.促进质量提升C.提高劳动生产率D.减少商品价值量2.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生产W商品的劳动时间是6小时,用货币表示为30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则今年W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量分别为A.4小时 200元B.3小时 150元C.9小时 450元D.6小时 300元3.2013年某企业生产商品A,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60元,产量为1万件,如果2014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4年生产的A商品价值总量为A.55万B.60万C.45万D.22万4.通常情况下,一种经济现象(纵轴)的出现和变化往往会引起另一种经济现象(横轴)的产生和变化,假如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曲线图能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假设某出口企业2015年出口A商品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5小时,国际市场售价5美元。
2016年该企业生产每件A商品的劳动时间为4小时,受国际经济影响,A商品的出口数量比上一年下降了30%,其余均在国内销售,该商品的国内市场售价每件为39元人民币,此时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6.5元人民币。
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6年A商品的销售总额为A.67.5万美元 B.65万美元 C.68万美元 D.66.25万美元6.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这启示企业要想挣更多的钱应该A.创新科技和管理,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B.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要普遍提高C.个别劳动生产率要转化为社会劳动生产率D.要比同行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7.2016 年某企业生产 A 产品 50万件,劳动生产率与全社会持平,售价11元。
2017年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一方面加强技术创新计划增加 10%的投入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另一方面去产能化计划降低产量 20%。
假如图17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预计该企业2017年生产A 产品的价格总额是多少A.400 万 B.500 万 C.550 万 D.600 万8.1件A商品可以换2克黄金,而1克黄金可以换2件B商品。
在生产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A.1件A商品=2件B商品B.1件A商品=4件B商品C.1件A商品=8件B商品D.1件A商品=16件B商品9.2016年某品牌手机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900元,2017年生产该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若其他条件不变,2017年该手机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500元B.600元C.618元D.700元10.个别商品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因为①商品交换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同一劳动在同样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多④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格就越高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1.2017年第三季度,三星、苹果、华为、OPPO、小米占据了整个智能手机市场60.9%的出货量。
这些厂商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得益于①通过自主研发提高了商品的价值量②高科技创新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③产品的强大功能决定了其售价较高④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某国生产一件P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该国甲企业生产一件P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5小时。
如果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P商品的价值为()A.是原来的1.5倍B.是原来的0.75倍C.不变D.无法确定13.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出现从A点运行到B点(下图)情形的时候,其原因可能有()①某品牌经销商实行饥饿营销策略,限量销售商品②某生产者为了调整产品结构,低价出售过时商品③某产品生产者为偿还债务,低价在国内倾销商品④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价值量降低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14.当前,我国下沉市场(一般指三四线以下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市场)网购潜力正在逐渐爆发。
某电商大数据显示,2019 年前三季度,县镇及农村市场数码相机销量同比增长高达 1500%;洗碗机销量同比增长七成以上;破壁料理机、多门冰箱销量同比增长 439.4%与 363.1%。
下列对我国下沉市场网购潜力爆发原因推断正确的有()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提高②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潜力得以释放③通过供给侧改革,放宽市场准入让企业产品质量提升④科技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一带—路”沿线的国家在土地、资源、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各有所长,形成强烈互补。
假设甲国和乙国是“一带—路”沿线的两个国家,不考虑其他因素,两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A.两国尽可能自力更生,保护民族经济发展B.甲国既出口肉也出口粮食,发挥绝对优势C.乙国主要生产粮食并从甲国进口肉,发挥比较优势D.甲国主要生产粮食并从乙国进口肉,发挥比较优势16.假设某企业2016年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与价值一致,每小时生产1件甲产品价格为200元。
2016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在货币贬值20%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2017年该企业1小时生产甲产品的价格总额是()A.260元 B.250元 C.325元 D.320元17.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的“机器换人”计划实施后,某公司80%的工序实现了无人化,一台机器可以替代6~8名工人,次品率也大幅降低。
该公司“机器换人”带来企业发展的传导路径合理的是①该公司用工成本减少②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含量③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④促进企业提质增效A.①该公司用工成本减少→③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④促进企业提质增效B.①该公司用工成本减少→②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含量→④促进企业提质增效C.③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①该公司用工成本减少→④促进企业提质增效D.③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②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含量→④促进企业提质增效18.2018年9月,首发上市后被疯炒到一万二千多元的iPhoneXSMas成本价仅1729元人民币,代工的富士康流水线上每部iPhoneXSMas的劳工成本为35元人民币。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首脑”企业,不做“手脚”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①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竞争优势②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获得竞争优势③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做到以质取胜④提高产品降价空间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19.假设2011年某国生产一件W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每件W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4元,甲企业生产一件W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1.5小时。
如果甲企业2012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2012年销售一件W商品的价格是A.7元B.10元C.14元D.21元20.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________,而商品的价值总量________。
A.越大越大B.越小越小C.越小不变D.越大不变21.假设某企业201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商品的劳动耗费为9元,产量为10万件。
201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价值量为:A.4.5元B.6元C.8元D.9元22.在正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商品价值量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
若其他条件不变①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大②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大③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小④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23.商品生产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都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这是因为生产者认识到A.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降低商品的价值量B.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能提升商品的质量C.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D.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就能够保证生产者获利24.2019年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出要对我国保健品市场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为此国家需要①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有效调节②完善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③提高保健品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价格④减少流通环节和减免税收,降低生产成本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2017年某鞋厂生产鞋子200万双,每双鞋子的价值量为60元。
如果2018年该鞋厂生产这种鞋子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鞋厂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14400万元、60元B.12000万元、50元C.12000万元、60元D.10000万元、50元【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详解】ABC三项的认识正确但不合题意,企业进行“机器换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次品率下降,说明产品质量提升;D项的认识错误但符合题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由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机器换人”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不变;故选D。
2.A解析:A【详解】A正确,根据题意,作如下计算:6÷(1+50%)=4,300÷(1+50%)=200;BCD错误,与计算结果不符:故选A。
【点睛】除了上题中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流通速度的公式外,要注意:纸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率、商品价格的计算(计算题是学生的难点又是考试的重点)。
(1)通货膨胀率=(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2)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现在商品的价格=商品原价格×(1+x%),x%为通货膨胀率。
纸币发行量与纸币贬值率、商品价格的计算。
(1)纸币贬值幅度=(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2)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商品的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
现在商品价格=原来商品的价格/(1-x%),x%为货币贬值的幅度。
3.A解析:A【详解】A:2013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60元,2014年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则2014年单位商品价值量=60/(1+20%)=50元,2013年该企业的产量为1万件,2014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则2014年该企业的产量=1×(1+10%)=1.1万件,则该企业2014年生产的A商品价值总量=50×1.1=55万元,故A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