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核酸分离与纯化技术
溴化乙锭(EB)
(一)核酸的鉴定
2.纯度分析 (1)紫外分光光度法---A260/A280比值 通常:纯的DNA A260/A280=1.8
纯的RNA A260/A280=2.0
污染:DNA A260/A280﹥1.8 提示有RNA污染 ﹤ 1.8 提示有蛋白质或酚的污染
(一)核酸的鉴定
2.纯度分析
提取DNA的原则
纯度
尽量去除生物样本中 除核酸以外的其它分 子物质,保证提取核 酸的纯度。
完整
尽量简化操作步骤, 减少各种破坏核酸的 有害因素,保证提取 核酸的完整性。
提取DNA的原理
溶解细胞膜和核膜,释放核蛋白,并使DNA与组蛋白分离; 去除生物样本中的蛋白质和RNA,沉淀获得基因组DNA; 去除残留的试剂,从而获得具有一定纯度的DNA样品
1. 碱裂解法
• 细胞裂解后,细胞壁、细胞膜的碎片、变性的蛋白质和 染色体DNA形成大的复合物
• 这些复合物在高钾盐条件下沉淀,经离心分离,质粒 DNA保留在上清液中
• 直接用无水乙醇沉淀质粒DNA,并用70%的乙醇洗涤。 • 当pH调至中性,质粒DNA重新恢复天然的超螺旋结构
1.碱裂解法
2. 硅胶膜柱抽提法
低温保存 缓冲液 避免反复冻融 小量分装
(二)核酸的保存
1.DNA的保存 溶于TE缓冲液中的DNA在-70℃冰箱可保存数年。 TE的pH为8.0时,DNA的脱氨反应减少,pH低于
7.0时DNA易变性。
2. RNA的保存
• RNA溶于H2O或0.3mol/L的NaAc溶液中,-70℃ 保存
DNA分子 DEAE纤维素膜,低盐下洗去杂质,高盐条件下析出DNA分子 不适合用于分子量大于10kb的DNA片段的回收,也不能回收
单链DNA
2.电泳洗脱法 含有两个主要步骤: 1、将待回收的DNA片段电泳出凝胶介质,使其进入 一个便于回收的小容积溶液中 2、分离纯化出DNA片段。 该方法很不方便,而且不适合同时回收大量不同的
一、基因组DNA的分离与纯化
(一)酚抽提法 (二)硅基质膜吸附法 (三)玻棒缠绕法
(一)酚抽提法——流程示意图
(一)酚抽提法
(二)硅基质膜吸附法
(三)玻棒缠绕法
两个关键步骤: 1、基因组DNA沉淀于细胞裂解液与乙醇液的交
界面 2、将沉淀的DNA缠绕于带钩玻璃棒上,通过代
购玻璃棒将高分子量DNA沉淀从乙醇溶液中转移到 PH8.0的TE溶液重悬。
(二)柱分离法
• 硅基质膜吸附 • 阴离子交换树脂 • 磁珠
小结
1.核酸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 2.核酸分离纯化的技术路线 3.核酸的鉴定与保存 4. 基因组DNA的分离纯化 5. 质粒DNA的提取与纯化 6. RNA的分离纯化
• RNA溶液中加入RNasin或VRC,可延长保存时间 • 用于配置试剂及溶解RNA的H2O均应经DEPC处理
第二节 DNA的分离与纯化
DNA的理化性质
• DNA为白色纤维状固体; • 很长的线性分子,容易断裂; • 在溶液中粘度较大,沉淀后较难溶解; • 含有磷酸基团、碱基,可两性解离; • 磷酸基团的酸性很强, pI较低。
非需要的核酸分子
对后续实验有影响的试剂
三、技术路线
3.核酸的浓缩、沉淀与洗涤
✓浓缩----沉淀是最常用的方法 ✓沉淀----有机溶剂法
乙醇、异丙醇、聚乙二醇等
✓洗涤----70%~75%的乙醇(去除盐)
四、样品鉴定与保存
(一)核酸的鉴定
✓完整性
✓浓度
核酸鉴定
凝胶电泳
紫外分光光度法 & 荧光光度法
核酸
DNA
蛋白质
核蛋白
RNA
一、标本
-血液 - 唾液
- 尿液
常见标本
- 组织及培养 细胞
二、方法和试剂的选择 (一)选择原则
*保证核酸一 级结构的完整 性。
*尽量排除其 他分子的污染, 保证其纯度。
二、方法和试剂的选择
(二)方法和试剂
*pH 控制pH在4.0~10.0 *温度 避免高温,核酸提取一般在0℃-4 ℃ *酶 避免DNA酶对DNA的降解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电泳图
二、质粒DNA提取与纯化
共价闭环DNA分子
质粒DNA的三种构型: 半开环DNA分子
线性DNA分子
二、质粒DNA提取与纯化
(一)质粒的小量抽提
• 碱裂解法 • 硅胶膜柱抽提法
• 其他方法
1. 碱裂解法
在强碱(pH12.0~12.6)条件下,用SDS破坏细胞壁 和裂解细胞,并使细胞的蛋白质与DNA发生变性,释放出质 粒DNA。
(一)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
试剂及作用: 1、异硫氰酸胍:强蛋白变性剂 2、β-巯基乙醇、DTT:破坏Rase中的二硫键 3、酚氯仿:蛋白变性剂,加速分相 4、异戊醇:消除抽提过程中因蛋白变性产生的泡沫
(一)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
总RNA产量取决于标本的起始量,每mg组织大 约能制备4~7µg总RNA,每106个细胞大约能制备 4~10µg总RNA。
1、血Hcg的——亚基与FSH和LH的亚基相似 2、正常妊娠过程中,血Hcg在第——周达到高峰 3、血中AFP高于——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有帮助 4、滋养层细胞瘤和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的标志物是——
核酸分离与纯化技术
章节内容
1
核酸的分离与纯化技术
2
DNA的分离与纯化
3
RNA的分离与纯化
第一节 核酸的分离与纯化技术
• 通过离心去除变性的蛋白质和染色体DNA, 然后回收 上清液中的质粒DNA
2. SDS裂解法
• 将细菌悬浮于等渗的蔗糖溶液中,用溶菌酶和EDTA处 理以破坏细胞壁
• 用SDS裂解去壁细胞,温和释放质粒到等渗液中 • 用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洗涤质粒DNA
二、质粒DNA提取与纯化
(三)质粒的鉴定
避免RNA酶对RNA的降解 *尽量简化分离纯化步骤
三、技术路线
细胞裂解
核酸分 离纯化
浓缩、沉淀 与洗涤
三、技术路线
1.细胞裂解 破碎细胞
机械法
液体剪切法 固体剪切法
非机械法
干燥法
✓溶胞法 :化学试剂、酶 (方法温和)
三、技术路线
2.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细胞裂解物
复杂混合物
提取核酸
去除污染 非核酸的大分子污染物
(二)质粒的大量抽提
• 煮沸裂解法 • SDS裂解法
1. 煮沸裂解法
将细菌悬浮于含TritonX-100和溶菌酶的缓冲液中, TritonX-100和溶菌酶能破坏细胞壁,再用沸水浴裂解细胞, 并使宿主细胞的蛋白质与DNA变性。
1. 煮沸裂解法
• 质粒DNA因结构紧密不会解链,当温度下降后,可重 新恢复其天然超螺旋结构
28S RNA 荧光强度为18S RNA的2倍
降解: DNA 电泳图呈拖尾状
RNA 总RNA特征性区带荧光强度改变
(一)核酸的鉴定
完整DNA电泳图
降解DNA电泳图
(一)核酸的鉴定
真核生物RNA电泳的三条特征性区带
四、样品鉴定与保存
(二)核酸的保存 1.DNA样品的保存 2.RNA样品的保存
(二)核酸的保存
(2)荧光光度法----用EB等荧光染料示踪核酸电泳
通常:纯的DNA 分子较RNA大,迁移率低 纯的RNA 总RNA有三条特征性区带
污染:有杂带
凝胶电泳 & 荧光光度法
(一)核酸的鉴定
DNA电泳
RNA电泳
(一)核酸的鉴定
(一)核酸的鉴定
3.完整性鉴定:凝胶电泳法 完整:
DNA 分子较RNA大,迁移率低 RNA 总RNA有三条特征性区带
DNA片段。
3.低熔点琼脂糖凝胶挖块回收法 从低熔点琼脂糖凝胶中切出含待回收DNA的凝
胶块
(四)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DNA片段
• 标准方法是压碎与浸泡法 • 将含待回收DNA条带的凝胶块切出,用吸头或接种针将其压碎 • 以洗脱缓冲液浸泡,使DNA洗脱出来。
第三节 RNA的提取与纯化
一、RNA提取的特殊要求
• 凝胶电泳法
质粒的鉴定
质粒DNA提取结果电泳图
三、DNA片段的回收
(一)DNA样品的进一步纯化 纯化的方法包括 •透析 •层析 •电泳 •选择性沉淀等
(二)总的原则与要求
• 一是要提高DNA片段的回收率;
• 二是要去除回收DNA样品中的污染。
(三)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段
1.DEAE纤维素膜插片电泳法 DEAE纤维素是一种阴离子交换纤维素,可以结合带负电荷的
✓纯度
(一)核酸的鉴定
1.浓度测定 (1)紫外分光光度法 核酸分子在260nm有最大吸收峰
当A260=1 OD时
C双链DNA = 50μg/ml C单链DNA = 40μg/ml C单链RNA = 40μg/ml
(一)核酸的鉴定
1.浓度测定 (2)荧光光度法
荧光染料溴化乙锭(EB)嵌入核酸 碱基平面,可使核酸分子在紫外线照 射激发下发出橙红色荧光。
• 以硅基质作为填充材料的柱层析,依靠DNA与硅基质 的可逆性结合来进行纯化
• 在多盐条件下,DNA吸附到硅基质 • 以50%的乙醇溶液洗去RNA和糖类等生物大分子 • 加入TE或水溶液使DNA分子重新水合,并通过离心
洗脱出来。
3. 其他方法
• 小量一步提取法 • 牙签少量制备法
二、质粒DNA提取与纯化
1.避免细胞外Rase污染
2.抑制细胞内Rase活性
• 空气
实验室环境
• 操作者 手套与口罩
• 实验器材 一次
二、RNA的提取与纯化
(一)Trizol试剂提取法 (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 (二)柱分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