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环境的经济管理
经济学系——杨松茂
MEC线
MEC线是边际外部成本曲线。 MEC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随着生产规 模的扩大,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边际外 部成本是逐步上升的。
经济学系——杨松茂
最优污染水平的确定
E点是MNPB线和MEC线的交点即均衡点, 该点所对应的生产规模或污染物排放量是 QE,, A,B,C,D分别代表其所在的三角形区域 面积。 社会纯收益则相当于私人纯收益减去外部成 本。社会纯收益相当于(A+B+C)-(B+ C+D)=A一D
例如少量污水排入河流可以被稀释。但是当污 染物的排放超过一定限度时,自然界不能吸收 污染,外部效应就产生了。
经济学系——杨松茂
环境有吸收能力的最优污染水平模型
经济学系——杨松茂
(四)成本有效配置
1. 成本有效配置的内涵的界定 (1)思路 前面关于最优污染的研究是从纯收益的最大 化的角度进行的。 我们还可以从损害成本和控制(避免污染) 成本的最小化入手来确定最优污染水平。
经济学系——杨松茂
排污标准
经济学系——杨松茂
排污标准
A为工厂一的总控制成本,B+C为工厂二的 总控制成本奋。 使用统一的排污标准,虽然工厂一的控制成 本比成本有效时降低了,但是,工广一成本 的降低比工厂二成本的升高小得多。总成本 比成本有效时增加了面积C。
经济学系——杨松茂
排污标准
结论: 除了极个别情况(所有工厂的控制成本曲线 的形状都一样),使用统一的排污标准没有 达到成本有效。
第十一章 环境的经济管理
§11-1 污染控制与环境管理政策 §11-2 排污标准 §11-3 排污收费 §11-4 排污权交易
经济学系——杨松茂
§11-1 污染控制与环境管理政策
一、最优污染水平 (一)最优污染水平的涵义 经济理论为污染控制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指南。 污染在很多场合是一种外部效应。外部效应 也有一个最有值的问题。 有关最优污染水平的确立,可以用供求均衡 来表示:
经济学系——杨松茂
2.MNPB=MEC与MAC=MEC原则
MNPB可以看作减少产量是减少污染的唯 一途径时的控制成本曲线。 MAC是可以用更多的方法(包括添置污染 处理设备)来控制污染时的一般性的控制成 本曲线。
经济学系——杨松茂
MNPB和MAC曲线的关系图
经济学系——杨松茂
3.多个污染源存在时的成本有效配置 (1)从一个例子出发
成本有效配置的条件
W*代表有效配置。当边际污染物所造成的边 际外部损失等于避免这些损失的边际成本时, 即MAC=MEC时达到最优污染。 W*左面的点不是最有效率的,因为控制成本 的增加超过损害的降低,总成本会上升。同 样,低于W*的控制使控制成本降低,但增加 的损害成本会更高,从而也使总成本上升, 所以W*是最有效率的。
经济学系——杨松茂
小结:
在使用排污标准的情况下,要达到最优排 污水平,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排 污标准为最优排污量Q*;(2)罚款为与最 优排污量对应的罚款P*;(3)罚款的实施 还必须是完全确定的,即违规后被罚款的 概率为100%。 排污标准要为最优排污量,需要有关 MNPB和MEC的详细信息。在缺乏这类信 息的情况下,设立最优的排污标准只有碰 巧了。
经济学系——杨松茂
排污费的效率
(一)假定因为使用了不同的技术不同工厂的 MAC不同,这与现实情况相符 对于同样的污染减少量,工广1的成本最高, 工厂2次之,工厂3最低。 为简化分析起见,假设线段S1 S2== S2S3,且S1+S2+S3=3S2。
经济学系——杨松茂
排污费的效率
(二)现假定政府设定排污标准S2。工厂1、2、3的边际控 制成本分别达到A、B、C。再假设政府设定庇古税t*,三 家工厂将会选择不同的污染控制水平。 对于工厂1,来说污染控制量从零上升到S1为止,控制污 染比付税要便宜。但是超过S1, MAC,>t*,付税比较 合算。结果,工厂1的控制成本最高,控制量最少,工厂 3控制成本最低,控制量最多,工广2的控制成本和控制 量均居中。虽然各工厂的控制量不同,总控制量达到 3S。
经济学系——杨松茂
排污标准
假定社会上有两个工厂排污,政府设定统一 的排污标准。 假定政府根据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规定全 社会的排污上限为15个单位,即两个工厂准许 排污量相加应等于15个单位。 在缺乏信息的条件下,如何在两个工厂间分 配这一指标?最简单、最常用的办法,就是 分配给每个工厂同样的指标,每个工厂7.5个 单位,但这是不是成本有效的呢?
经济学系——杨松茂
三、排污费的效率
与排污标准比较,达到同样排污量使用排污 费的成本较低。 (Baumol和oates(1971年),Pearce and Turner(1990年)画图提供了证明。
经济学系——杨松茂
图中,横轴表示污染减少量或污染控制水平。MAC1、 MAC2和MAC3表示生产同样产品的三家工广的边际控 制成本。
经济学系——杨松茂
横轴Q代表污染物排放量纵轴;C则代表成本 和收益。
经济学系——杨松茂
MNPB线
MNPB线是边际私人纯收益曲线。边际私人 纯收益,是指厂商从事上述生产活动所得到 的边际收益减去它所支付的边际成本之后的 差额。 MNPB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随着生产规 模的扩大,边际私人纯收益是逐步下降的
经济学系——杨松茂
排污标准
(二)在有多个污染源的情况下,由于成本原因, 政府对不同的污染源设立统一的排污标准, 而这不会是最优的 政府如果对不同污染源设立不同的排污标准, 需要了解各污染源的控制成本,而污染源不 愿将自己的控制成本如实报告。这种情况下, 最简单的办法是对所有污染源设立统一的排 污标准。
经济学系——杨松茂
最优庇古税的示意图
经济学系——杨松茂
最优排污费率
MNPB为企业的边际私人净效益,MEC为边际 外部成本。 企业为利润最大化生产所有MNPB>0的产品, 即把产量扩展到Qm,但社会最优要求当MEC >MNPB时停止继续扩大生产,即生产Qs。 税率t*使企业在t*>MNPB时停止扩展生产,即 把生产限制在社会最优产量Qs的水平。相应地 税使污染排放从Wm下降到Ws。
经济学系——杨松茂
二、,排污标准碰 巧才能达到最优排污量
经济学系——杨松茂
排污标准解析
排污标准S对应于排污量Ws和经济活动水平Qs。 为了监督排污标准的实施、设立罚款P。 设立的排污标准S不是最优的。企业如果遵守排 污标准,其经济活动水平会被限制在Qs以内。 但Qs并不是最优的,最优经济活动水平是Q*, 只有把排污标准设立在Q*才是最优的。 设立的罚款P不是最优的。在罚款为P的情况下 排污者有动力排放QB污染物。即使被抓住的概 率为1,排污者仍会排放QB污染物。要达到最 优排污量,罚款必须设定在P * 。
经济学系——杨松茂
(三)修正的最优污染水平模型
我们已知:
最优污染量并不是经济活动为零时的污染量。 科学家常讲消灭污染,而经济学家则讲最优 污染不为零。 如何调和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观点呢?
经济学系——杨松茂
修正的最优污染水平模型
实际上,自然界对污染有一定的吸收能力, 当污染量小于某一值时、自然界可以把污染 物吸收并转化为无害物。
假设有两个污染源,共排放30单位污染物。 环保局决定等减少15个单位污染物,这15个 单位的减少如何在两个污染源之间分配,以 使减少的总成本最少呢?
经济学系——杨松茂
成本有效配置:第一污染源削减10个单位排污量,第二 污染源削减5个单位排污量
经济学系——杨松茂
最优总控制成本=面积A十面积B
小结: 污染控制的最重要帅经济原则是:
把两种成本放在一起有下图:
经济学系——杨松茂
成本有效配置
MAC表示边际控制成本, 从左向右表示更多 的污染排放; MEC表示边际外部成本,从右向左则表示更 多的控制,更少的污染排放。 最有效率的控制或污染排放量是总成本(总 损害成本加总控制成本)最低的控制或污染 排放量。
经济学系——杨松茂
经济学系——杨松茂
§11-3 排污收费
一、最优皮古税——排污费 (一)概念 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Arthur C. Pigou,)最先提出 的。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他建议; 应当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 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二者相等。 这种税被称为“庇古税”(Pigoviari Taxes)。 庇古税的特点是对排污者而不是受害者征税。今天庇 古税也被称为“排污收费”。
经济学系——杨松茂
成本有效配置
我们需要知道 : 一是,控制成本怎样随控制的程度而变化— —通常随控制量(污染减少量)的增加而增 加,随污染量的增加而减少。 二是,损害成本怎样随污染物的排放量而变 化——通常,污染的边际损害成本随污染物 排放量的增加而增加。
经济学系——杨松茂
(2)成本有效配置的内涵
只有当所有排污者的边际控制成本相等时, 控制污染的总成本才会最小。
经济学系——杨松茂
二、污染控制的思路与环境管理政策 在如何控制污染的问题上,以前主要存在两 种思路:一是指令控制(command-and-control) 或直接管制方法(direct regulatory approach); 二是市场激励方法。可是近年来,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控制污染的 思路也在逐渐拓宽,相应地也出现了信息手 段和协商手段等新的环境管理政策类型。
经济学系——杨松茂
最优污染水平的确定
显然,在生产规模和污染物排放量达到QE 点所代表水平A一D达到最大值。 最优污染水平,是指能够使社会纯收益最大 化的污染水平。
经济学系——杨松茂
最优污染水平对消费者的影响
经济学系——杨松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