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PPT课件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PPT课件

9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三、动机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 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导向是寻求目标, 满足需要。
➢动机的三种技能:(1)始发机能 (2)选择机能 (3)强化机能
10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三、动机与行为
➢一般来说,动机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行 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
3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知觉与行为 个性与行为 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
4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调动员工的工 作积极性。人的积极性和需要相联系,是由人 的动机推动形成的,所以要预测人的行为,就 要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了解,以引导人的行 为,并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得行为的最终结果 产生,组织目标方向发展。
12
13
14
15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二、态度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 为趋势。
➢态度的心理结构有三种成分构成:知觉成分, 情感成分及行为意向成分,合称态度的ABC 模型。
16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二、态度
➢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
➢调节功能 ➢自我保护功能 ➢价值表现功能 ➢知识功能
➢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挑战性的工作 ➢公平的报酬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
19
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一、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 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
20
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一、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就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 ➢需要具有以下特点:指向性,多样性,层次性,
潜在性,可变性, 社会制约性
8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二、需要和动机
➢动机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 在动因。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但是需要并不必然导致动机的产生。
➢举例:一个人渴了要喝水、是“需要”喝水。 渴了就是他喝水的动机。
27
第四节 个性与行为
二、气质与行为
➢气质是人们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天生的 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8
第四节 个性与行为
二、气质的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
29
胆 汁 质
30
多 血 质
31
粘 液 质
组织行为学
魏攀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2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与行 为的相关概念、特征、关系,掌握需要、动机、 态度、价值观、知觉、气质、性格、情绪的概念、 分类以及其与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掌握组织承 诺的基本内容,理解个体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 作用,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在习惯化的 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 征。
35
第四节 个性与行为
四、性格与行为 ➢ 性格的分类 ➢ 根据知、情、意三者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把人们
的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理智型的 人,通常以理智来评价、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 情绪型的人,往往不善于思考,其言行举止易受情 绪左右;意志型的人一般表现为行动目标明确,主 动积极。选照片
➢ 第一,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 ➢ 第二,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 ➢ 第三,一种行为可能有多种动机所引发。 ➢ 第四,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 第五,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
11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 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 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22
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二、知觉过程
➢知觉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观察、选 择、组织、解释及反应。
23
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三、知觉过程
➢知觉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观察、选 择、组织、解释及反应。
24
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四、知觉偏差 ➢ 首因效应 ➢ 近因效应 ➢ 晕轮效应 ➢ 投射效应 ➢ 心理定势 ➢ 对比效应 ➢ 刻板效应
17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二、态度
➢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 ➢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态度影响忍耐力 ➢态度影响相容性
18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二、工作满意度, ➢ 工作满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和积极的
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 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
32
抑 郁 质
33
第四节 个性与行为
三、能力与行为
➢能力指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主观方面 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 能力的分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 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1.自然素质
2.社会实践 3.个性因素
34
第四节 个性与行为
四、性格与行为
➢性格是个性中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 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 人的集中体现。
25
第四节 个性与行为
一、个性概述
➢个性是个体拥有的,并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 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 存在于个体的生理素质基础之上,并在一定的 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 展。
26
第四节 个性与行为
一、个性的特征 ➢ 差异性 ➢ 倾向性 ➢ 稳定性 ➢ 整体性 ➢ 社会性
➢知觉的特征: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21
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一、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
➢社会知觉是知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过程, 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社会知觉的特征:
➢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知觉过程的双向作用性 ➢信息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5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一、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
刺激 (原因)
个体 (需要、紧张、不舒服)
反应 (行为)
S
O
R
行为发生的基本模式
6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一、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
目标导向行为

刺 需 内心紧张 动 行


个体行为规律的循环过程
7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