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礼仪
同意
一般而言,双方谈事情成功时,除了说“同意”、“赞成”外, 还要满面笑容地点头示意;而在巴基斯坦、保加利亚、阿尔巴尼 亚、尼泊尔、泰国等国点头表示不是(或不好),摇头表示是 (或好);印度人以摇头或歪头表示同意;非洲人往往情不自禁 地展开手臂,向上举起,并用另一只手握拳击掌心,以表示自己 十分满意;阿拉伯人则会把双手握成拳,食指向外,缓缓挥动, 表示赞成和同意。
伸出食指和小指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人们向前平伸胳膊,再伸 出食指和小指做成牛角状,用来表示要保护自 己不受妖魔鬼怪的侵害。 在非洲一些国家,这种手势若指向某人,则意 味着要让那人倒霉。 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把伸出食指和小指的手 竖起来,则表示“交好运”。 但在意大利,这一手势表示自己的老婆有了外 遇。
几种常见手势符号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含义:
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常常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 比划作“V”形表示“胜利”,“V”是英语单词Victory(胜利)的第 一个字母。传说,“V”字形手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一位名叫 维克多·德拉维利的比利时人发明的。他在1940年底的一次广播讲话 中,号召同胞们奋起抵抗德国侵略军,并动员人们到处写“V”字, 以表示胜利的信心。从此“V”字手势不胫而走。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次游行检阅.中使用了这一“V”形手势,使这 个手势迅速地广泛地流传开来。不过,做这一手势时务必记住把手心 朝外、手指朝内,在英国尤其要注意这点,因为在欧洲大多数国家, 做手背朝外、手心朝内的“V”形手势是表示让人“走开”,在英国 则指伤风败俗的事。在中国,“V”形手势表示数目“2”“第二”或 “剪刀”。在非洲国家,“V”形手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 “V”形手势的含义:这个动作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伸手示数时表示二, 用它表示胜利, 不过,表示胜利时,手掌一定要向外,如果手掌向内,就 是贬低人、侮辱人的意思了.在希腊,做这一手势时,即使手心向外,如 手臂伸直,也有对人不恭之嫌.
三、常见的手势语及涵义
鼓掌
有赞许,鼓励,祝贺,欢迎之意。
攥紧拳头
暗示进攻、自卫,表 示力量,表示愤怒
伸出食指
含有教训人的意思
引起他人的注意
安静
老练、机智,沉思或 深算
背手
背手常显示一种权 威,但在一个人极 度紧张、不安时, 常常背手,以缓和 这种紧张情绪。 另外,如果背手伴 以俯视踱步,则表 示沉思
2、“请”的手势 “请”的手势是服务人员运用最多 的手势之一。根据场景的不同有着不 同的意义。 ①横摆式,在表示“请”的时候,常 用右手,五指并拢伸直,掌心不可凹 陷,女性为优雅起见,可微微压低食 指,手与地面呈45度,手心斜向上方, 肘关节微屈,腕关节要低于肘关节, 动作时,手从腹部抬起至胸部,同时 以肘关节为肘向右摆动,到身体右侧 稍后的地方停住,注意不要把手摆到 体侧或是体后。
1、引导的手势
引导,即为客人指示行进的方向,同时对客人说“您请”,采用“直 臂式”指路:将手臂抬到齐胸高度,拇指张开,四指并拢,以肘关节 为肘,上臂带动前臂,自然向上抬直,用手指向来宾要去的方向,上身 前倾,面带微笑,身体侧向来宾,目光看着目标方向。一般男士使用这
个动作较多。注意指引方向,不可用一个手指指出,显得不礼貌。
手势礼仪
一、手势的规范 二、常用的手势 三、常见的手势语及涵义
手势礼仪
手势,指的是人们特定的场合运用手臂时所出 现的具体动作与体态,它仅能对口头语言起到 加强、说明、解释等辅助作用,而且还能表达 有些口头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内容和情绪,它是 人们交往时不可或缺的的动作,是富有表现力 的一种“体态语”
6、递送物品的手势
递接物品以双手为佳 将带尖、带刃或是其他易于伤人的物品递送给他人时,应 使尖、刃朝向自己,或是朝向他处。 递接物品时,应主动走近对方或尽量在递接物品时起身站 立。 递给他人的物品,应直接交到对方手中为好,同时,在递 物品时要让对方便于接取,在将带有文字的物品递交给他 人时,要正面朝向对方。
弯曲的食指
在中国表示数字“9”;在日本表示小偷; 在泰国、菲律宾表示钥匙、上锁; 在韩国表示有错误、度量小; 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表示死亡; 在缅甸表示数字“5”; 英美人用这一手势来招呼某人到他那里去。 用食指对人摇动在英美等国表示不满、反对或 者警告的意思。
中指
小指
向上伸小指 在中国表示小、微不足道、拙劣、最差的等级或名次,还可以表示轻蔑;在 日本表示女人、女孩子、恋人; 在韩国表示妻子、女朋友,或是打赌; 在菲律宾表示小个子、年轻或指对方是小人物; 在泰国或沙特阿拉伯表示朋友、交朋友; 在缅甸和印度表示想去厕所; 在美国,表示懦弱的男人或打赌。 伸直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在中国表示数字“0”或“3”; 在日本、朝鲜、缅甸表示金钱; 在泰国表示没问题; 在印度尼西亚表示什么也干不了,什么也没有以及不成功; 在英美等国,一般用来征求对方意见或回答对方征求意见的回话,表示同意、 了不起、顺利,一般相当于英语中的“OK”; 在荷兰表示正在顺利进行; 在巴西则认为是对女性的引诱或对男性的侮辱。
塔尖式手势
自信的表现 身体后仰,则显得 高傲
双臂交叉在胸前
暗示一种敌意的态 度 自我放松或置身事 外、袖手旁观、看 他人笑话之意。
几种常见手势符号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含义:
“OK”形手势的含义:在我国和世界其它一些地方, 示数 时该手势表示零或三.在美国、英国表示“赞同”“了不 起”的意思;在法国,表示零或没有;在日本表示懂了; 在泰国表示没问题、请便;在韩国、缅甸表示金钱;在印 度表示正确、不错;在突尼斯表示“傻瓜”;在巴西表示 侮辱男人,引诱女性.(即在拉美表示下流.)
一、手势的规范பைடு நூலகம்
规范的手势是手掌伸直,手指并拢,拇指 自然分开,掌心斜向上方,腕关节伸直,手与 前臂形成直线,以肘关节为肘,自然弯曲,大 小臂的弯曲以 140度左右为宜,做手势时,要 配合眼神、微笑和其他姿态,使手势显得协调 大方。
二、常用的手势
1.引导手势 2.“请”的手势 3.介绍的手势 4.鼓掌的手势 5.举手致意的手势 6.接送物品的手势 7.展示物品的手势
叫人
在美国呼唤服务员时,手掌向上伸开,伸出手指数次。而亚洲一 些国家,这种手势对服务员则不可用,因为人们常常以此来叫一 条狗或别的动物或幼童。在日本,招呼服务时把手臂向上一伸, 手指向下并摆动手指,对方就领会了。在非洲餐厅吃饭时,叫服 务员通常是轻轻敲打餐桌。而在中东各国,叫人时轻轻拍拍手, 对方即会意而来。
7、展示物品的手势
手位正确:被人围观时,可将物品举高于双眼之处展示物 品,也可以双臂横伸将物品向前伸出,活动范围上不过眼 部,下不过胸部,这样的手位易给人以安定感。 便于观看:展示物品时,一定要方便现场的观众看,当四 周皆有观众时,展示还需要变换不同的角度。 操作标准:服务人员在展示物品动手操作时,应干净利索, 速度适宜,并经常进行必要的重复。
②前摆式
前摆式的做法是,五指并拢伸 直,掌心向上,手臂由体侧向 体前自下而上抬起,当上臂与 身体成45度时,以肘关节为肘 向体前摆动,距身体20厘米停 止。
③斜臂式:(斜摆式) 请来宾入座做“请坐”手势时,手势 应摆向座位的地方。手要先从身体的 一侧抬起,到高于腰部后,再向下摆 去,使大小臂成一斜线。 其动作要领是:一只手由前抬起,从 上向下摆动到距身体45度处,手臂向 下形成一斜线。
3、介绍的手势
①介绍他人,掌心向上,上臂自然下垂,手掌抬至 肩的高度,并指向被介绍的一方。 ②介绍自己,右手五指并拢,用手掌轻按自己的左 胸。
4、鼓掌的手势
在欢迎客人来到或是其他时刻,会用到鼓掌这一手势,使用时应用右 手手掌拍左手手心,五指并拢,但要注意避免时间过长、用力过大。
5、举手致意的手势
当服务人员忙于手头的工作,不能与他人握手和交谈,而又看到面熟 的客人,向对方举手致意可以消除对方的被冷落感,应全身直立,面向 对方,至少上身与头部要朝向对方,在目视对方的同时,举手致意并面 带微笑,手臂自下而上向侧上方伸出,手臂既可略有弯曲,也可全部伸 直,这时的掌心应向外,面对对方,指尖朝向上方,同时切记要伸开手 掌。
中指和食指交叉相叠 在中国,中指和食指交叉相叠表示数目“10”和“加 号”;在香港,这一手势则表示“关系密切”。 在英国、美国、法国、墨西哥、新加坡、“菲律宾、马 来西亚,这一手势表示“祝愿”、“祈祷幸运”。 在澳大利亚,表示“期待”、“期盼”。在斯里兰卡, 表示“曲折”和“邪恶”。在印度,表示“结束”、 “完成”。在荷兰,表示“发誓”、“赌咒”,或指 “对方撒谎”。 在尼日利亚,表示东西或数字“相加”。 向上伸中指 在中国有些地方表示“胡扯”,四川等地用这一手势来 表示对对方的侮辱;在菲律宾,表示愤怒、憎恨、轻蔑 和咒骂;在美国、法国、新加坡,表示愤怒和极度不快; 在墨西哥表示不同意。
向上伸食指
世界上使用这一手势的民族也很多,但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中国人向上伸食指,表示数目,可以指“一”,也可指“一十”、 “一百”、“一千”……等这样的整数。 在日本、南朝鲜、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 墨西哥等国,食指向上表示只有一个(次)的意思。 在美国,让对方稍等时,要使用这手势。 在法国,学生在课堂上向上伸出食指,老师才会让他回答问题。 在新加坡,谈话时伸出食指,表示所谈的事最重要。 在缅甸,请求别人帮忙或拜托某人某事时,都要使用这一手势。 在澳大利亚,在酒吧、饭店向上伸出食指,表示“请来一杯啤 酒”。在墨西哥、缅甸、日本、马来西亚,这一手势表示顺序上 的第一。在中东,用食指指东西是不礼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