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论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西方文论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阿尔芒·尚·迪普莱西·德·李 希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 1585年9月9日-1642年 12月4日),法国籍枢机,
政治家,路易十三的主要
大臣。生于一个次等贵族 家庭,1607年任命为吕松 的主教。1622年被提名为 枢机,从1624年起执首相
缝中,王权得以强大起来。王权、宫廷成为社会 统一与文明的中心,外地精华云集京城,研究宫 廷城市,摹仿宫廷。宫廷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 路易十四时代,加强对文化、文学艺术活动的领 导控制,笼络文化人于宫廷,成立法兰西学士院, 兴建凡尔赛宫,制定创作法规,以服从君主王权 的意志和封建专制社会秩序。
2、哲学基础——唯理家的基础;路易十四“朕 即国家”;法国贵族阶层被迁往巴黎
2、沙龙雅风和法兰西学院建立 发展、规范法语,建立起迎合皇帝与上层
社会趣味的文艺鉴赏标准。 3、理性主义思潮对文艺思想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文论产生的文化语境及特征
1、 政治基础——中央集权制 旧贵族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相抗衡,在斗争夹
17世纪的西欧,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进一步强大的时期,也是趋向没 落的封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强化 王权的时期。
封建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腐朽生活,不得 不依靠新兴的资产阶级的钱袋;而新兴的 资产阶级由于本身的力量还不够,寄希望 于开明的君主,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条件。
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处于既斗争又妥协、 势均力敌的状态,但政权仍然掌握在封建 贵族手里,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强化王 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秩序和理性,与 此同时在文论上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亚里士 多德、贺拉斯的理论体系,于是便出现了 新古典主义。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沙坡兰 第三节 高乃依 第四节德莱顿 第五节布瓦洛
第一节 概述
新古典主义文论指的是17、18世纪产生于 法国,波及整个欧洲的古典主义思潮。
古典主义: 最初的古典主义源自罗马人的观念,指模
仿古希腊、按照理性的既定规则行事。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把希腊和罗马统 称为古典时期,用古典精神来指称异教的, 现世的,人文的,自由的以及文艺上的典 雅、优美、和谐与高尚。
古典一词具有三个基本意思:
1、第一等的或权威的 2、古希腊或古罗马的文学和艺术 3、第一流的作家或作品,一般被认为是最
好的。
所以古典主义也有三层含义: 1、服从权威,以按权威指引所创造出的作 品为第一等的作品。
2、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范本的艺术。
3、最好的、具有典范性的作品,即经典作 品。
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
新古典主义指十七世纪法国君主专制时期 倡导摹仿古典,它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 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带有浓厚宫廷 色彩、贵族倾向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它 把向古典学习推到极点,使之系统化、法 律化,而且较多的是在政治、伦理上对古 罗马精神的借用,赋予更多的现时代的官 方意志。
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产生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在王权的扶持下,体现专制王权统一意志 的古典主义思潮便应运而生了。
凡尔赛宫内的镜廊
路易十四在此镜廊内接受地方贵族和文人雅士的 朝觐
伤兵院新教堂
古典主义建筑
法兰西学士院
法兰西学士院是1634年在首相黎世留 的亲自敦促和庇护下成立的,学士院的院 士成了文艺界中央集权统治的代表。为了 使院士的身份成为社会上作家和学者羡慕 追求的对象,政府规定院士的名额固定为 40名,给他们以“不朽者”的称号,非得 有一个院士死后,才能由其他院士共同选 举另一人来补充。这种制度一直维持至今。
高跟鞋的由来
路易十四身高大约 154cm,他对自己的 身高十分不满,觉得 自己的地位和身高并 不匹配,于是他命令 鞋匠给他特制了有着 厚跟的鞋。据说,这 就是高跟鞋的由来。 当然,今天高跟鞋已 成女士的专利,这也 许是“太阳王”始料
法国政治的高度集中统一,必然要求文学艺术 的统一和规范化。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都很注 重网罗文人学士,一方面用奖金津贴笼络他们, 另一方面设立作品检查机构监视他们。
相继成立了法兰西学士院、王家舞蹈研究院、 王家绘画雕塑学校、王家铭文和文艺学院、王 家音乐研究院、王家建筑学院、法兰西喜剧学 院,广为网罗人才。另一方面,又以法兰西学 士院“四十个不朽者”作为中央集权在文艺界 的代表,制定各种条规,推行王权政治的文化 政策,控制整个文艺创作,使之纳入歌颂王权 文治武功的正轨。
职,在法国政务决策中具
有主导性的影响力;法兰 西学院为他所建。
凡尔赛宫
为了进一步控制文学活动,1634年,路易 十三的首相黎世留主持成立了法兰西学士 院,学士院的院士们成为中央集权在文艺 界的代表。这些文艺家们在王权的保护下, 对文艺创作制定了一系列规范。他们认为 一切要有一个中心标准,一切要有法则, 一切要服从权威,对不符合宫廷趣味的作 品进行批评。
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哲学强调理性主宰,理 性是真理的标准。理性是证明人的存在、 认识世界的尺度。“严格说,我只是一个 思维物”。理性即良知,即本性,对每个 人是均等的、普遍的、永恒的。真理是永 恒必然的,因此宇宙万物有一定的常理, 道德上有一定的情理,文艺上有一定的义 理。
3、 文化历史传统
路易十四统治的时代,崇尚古罗马的公民义务、 臣民精神。外地精华云集首都。追逐贵族风习, 寻求典雅规范。
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宫廷趣味为准则的古 典主义具有以下特点:
A、 对理性的推崇强调。 B、 对公民义务的强调。 C、 艺术形式的典雅规范。 D、 唯古典是从。
路易十四
1661年太阳王路易 十四亲政,随即宣 布:“朕即国家”, 集政治、经济、宗 教、军事大权于一 身,将法国推向了 君主极权的黄金盛 世。
所谓”新“古典主义,就是因为它是在17 世纪的”新“时代产生的,以亚里士多德 和贺拉斯的古典主义文论思想为一句,而 且,它对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 ,强调“先天 观念” ,认为人类先天就有辨别真伪美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