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高一语文学案 班别: 姓名: 使用时间:《呼唤生命教育》学案(教师篇)编辑: 陈 圣 编辑时间:2013年4月21日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情感。
2、了解文章论证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
3、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字词积累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皈.依(ɡu ī ) ②虐.待(nüè )③凸.显(tū ) ④销蚀.(shí ) ⑤殊.不知(shū ) (2)给多音字注音①⎩⎪⎨⎪⎧ 难怪(nán )灾难( nàn ) ②⎩⎪⎨⎪⎧ 角度(iǎo )角色(jué )③⎩⎪⎨⎪⎧ 创伤( chuānɡ )创办(chuànɡ ) ④⎩⎪⎨⎪⎧ 率领( shu ài)效率( l ǜ) 2、词语释义(1)人文:a.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b.指强调以人为主体(2)销蚀:销损腐蚀(3)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也作归依。
文中的意思是归属。
(4)漠视:冷淡地对待;不注意。
(5)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按哪个办法做才好。
(6)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而能切中要害四、课文导学(一)学习第一段1、课文是一篇议论文,论题针对性强,它是针对什么而作?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
2、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自杀、校园暴力、残害动物等方面。
3、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折射出当今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
4、造成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认为是什么?我国生命教育没有达到足够的程度5、从全文内容结构看,这段地位怎样?提出问题部分:摆出现象,指出我国生命教育的不够。
(二)学习第二至七段1、作者说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为什么?生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因为只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
生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2)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3)人的生命的基础性。
2、生命的价值对教育提出什么要求?教育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尊重生命。
3、我们的教育中长期忽略了学生生命的价值教育的直接后果是什么?难以使学生养成对具体生命,对大自然、家人、邻里、同学等的爱心和同情,也无法收获爱心所带来的真诚回报。
4、从结构上看,第四自然段有何作用?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为什么说生命意识的凸显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怎样?宏观上,人类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微观上,人类体会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一种无所适从感。
6、当前,世界各国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如何?西方国家开展生命教育起步较早。
1968年美国学者就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并付诸于实践;日本在1989年就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比较而言,我国对生命教育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进行生命教育还远远不够。
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呼唤生命教育。
8、呼唤生命教育的依据是什么?(1)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2)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4)21世纪人的生命意识凸显。
(5)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自杀、欺侮、杀人、残害动物等方面日益严重。
(6)让人们幸免于难就必须从生命教育做起。
(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9、从全文内容结构看,这几段地位怎样?分析问题部分:指出倡导生命教育的依据和现实背景。
(三)学习第八段1、什么是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2、我们的生命教育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1)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2)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3)死亡教育,从而使之更加珍惜生命。
3、从全文内容结构看,这段地位怎样?解决问题部分:点明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四)理清思路(小结板书)议论文的常见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请遵循这一模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1)摆出现象,指出生命教育的不够。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2—7)指出倡导生命教育的依据和现实背景。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8)点明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五)写作意图本文针对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虐待生命的现象,及时地提出了“呼唤生命教育”这一中心论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总之,要让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六)学习论证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理论论证,有举例论证,有引用名人名言。
1、理论论证:如第二、三自然段,主要说明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
2、举例论证:如第二、五、六、七自然段有关内容。
3、引证:如第二、六、七自然段引用国外、国内的一些专家的看法。
(七)写作特色1.观点鲜明,针对性强。
本文是典型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虐待生命的现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呼唤生命教育”的观点,标题就表明了这一论点。
文章针对性很强,例如多次提到现实中青少年“虐待生命”、“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自杀率上升”等极端现象,让人很容易感到当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论证结构井然有序,论证方法多种多样。
文章的结构是严密的,开头第一自然段先由现实中的例子引出自己的观点,中间部分是从各个方面论证,结尾一段提出具体的做法,浑然一体,是一个总分总的结构。
在论证方法上,作者也讲究变化,有理论论证,有举例论证,有引用名人名言。
作者站在理性的高度分析造成青少年虐待生命现象的原因和我们生命教育缺失的危害性。
第二、三自然段是理论论证部分,主要说明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
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主要是例证和引证,举例说明生活中不得不正视的一些问题。
作者还列举国外、国内的一些专家的看法和做法,更有力地说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例证和引证的使用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也更有阅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四、课后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A.虐待(nüè)漠视(mò) 遗憾(hàn) 谋求(móu)B.皈依(pàn) 枯竭(jié) 销蚀(shí) 挫折(cuò)C.践踏(tà) 睿智(ruì) 阐述(chǎn) 禅让(shàn)D.缜密(zhěn) 泛滥(làn) 欺侮(wǔ) 鉴于(jiàn)2、填入下列各句中最恰当的一组是:(C、)(1)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生命的现象。
(2)生命意识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
(3)资源的日益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A、虐待突出枯竭畏惧B、危害凸现枯萎畏惧C、虐待凸现枯竭敬畏D、危害突出枯萎敬畏4、下列句中蓝色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B、在C 因此D从而)A、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
B、另一方面,人们从.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面前,有一种受伤的感觉。
C、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谋求发展,所以..,发展是生命意义的标志。
D、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因而..更加珍惜生命。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B)①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②因此,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③死亡教育是介绍死亡知识,让学生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对亲人、朋友的伤害④与其他教育一样,生命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③①④②D.④③①②解释③①生命教育的目的④②生命教育的重要6、仿写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一个类似的句子,不超过30字。
例句: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
示例: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假如生命是花,不要华而不实,要无怨无悔地为大地献出自己的一丝芬芳。
7、以“生命”为开头,根据例句仿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有一定的思想意蕴。
(生命是什么,用它的什么东西来,能做什么)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空。
(顽强拼搏)生命是挺拔的青松,用它强劲的根系穿透坚硬的岩石。
(坚韧刚强)生命是潺潺的流水,用它轻快的脚步趟过干枯的河床。
(乐观积极)生命是滔滔的江河,用它滚滚的洪流冲刷平庸的人生。
(满怀激情)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