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散文。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
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描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3、收集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了解课文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
2、感情朗读,从中体会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生情况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在多媒体世界中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探究任务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读课文中去体味,去感受,
去琢磨,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技术支持下开展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在我国最南方的南海,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出示课件)西沙群岛位置
2.那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老师来做一次“导游”带大家一起来感受她的美丽富饶。
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新课
(一)齐读课题,问:
1.“饶”字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他?(浇烧晓挠绕)
2.富饶是什么意思?(物产多.财富多)
(二)解决字词,扫清障碍。
1.这些生词你会读吗?(出示生字课件):A 不带拼音B 带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2.再看词语读的咋样?(出示生词课件)(学生教读.齐读)
3.(出示田字格生字课件)强调:蓝懒威武拣辈的写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字词学的很好,不知道课文读的好不好呢?(出示课件):朗读要求
2.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呢?其他同学认真听,在他们读
的过程中,我们要边听边想边画: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在哪
段?
3.学生汇报,板书:海水(2).海底(3.4).海滩(5).海岛(6)
作者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这四个方面介绍的,下节课我们就从这几方面来了解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四)作业:抄写生字词
(五)细读课文,感受特点。
1.精讲第二自然段。
出示课件:海水
(1)找同学读这一段,其他同学在听读时想想:课文用什么词来形容西沙群岛的海水?用了哪些颜色来描绘?
(2)生汇报,点击海水课件,并且板书: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3)提问: A:什么样的海水称得上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呀?
想看看吗?出示课件:海水图。
看后觉得是这样吗?
B .五光十色还可换成什么词?(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与五光十色有什么区别?重点落在光字上。
过渡: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颜色,海水这么漂亮,能读出这种美吗?试试吧。
(齐读)
范读:听我读的和你们有什么不同?(不同颜色采用不同语气,轻重有所不同。
)试读.抽读。
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这么美?从文中找出,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海底山崖峡谷图片。
说明:太阳光照在山崖上颜色浅,照在峡谷颜色深。
出示课件:第二段,现在带着喜爱赞美之情齐读。
过渡:透过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我带领你们来到海底。
3.4两段写海底
出示课件:合作要求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第
3.4段。
小组交流:
问题一: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问题二:
品读:
(1)喜欢珊瑚的齐读后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珊瑚图片欣赏。
出示课件:看图回答珊瑚的特点,有的像?有的像?......
(2)珊瑚这么美,有喜欢海参的吗?见过海参吗?出示课件:海参。
介绍海参:西沙群岛的海参体长10—20厘米,特长达到30厘米。
它靠肌肉伸缩爬行,像蚯蚓那样。
点击课件:课文怎么说它运动的,喜欢海参的齐读:读出懒洋洋的海参来。
(边读边做动作)
过渡:大海参还没走远,我们的大龙虾要出场了。
出示课件:大龙虾
(3)喜欢大龙虾的齐读。
男生读会更威武(齐读)(边读边做动作)过渡:美丽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你们喜欢吗?
带着喜爱之情齐读第三段。
过渡:海底这么多的生物要数最多的还是鱼。
(4)抽读4自然段:找出此段中心句。
其他同学听时想像一下都看到了什么样的鱼?
(5)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不是这样的鱼。
出示课件:鱼(成群结队).(全身布满条纹).(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身上长满刺儿的气鼓鱼)
(6)出示课件:第四段:提问:文中有几个“有的”?这个句子长怎样读才能读好?(中间有分号,停顿长一点)。
这是一个排比句请仿写一
句话。
女生齐读此段。
三.学习最后段
(1)男生读第1自然段,女生读第7自然段
提问: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哪种写作方法呢?(首尾呼应)
(2)小结:使用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严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用到这种写法。
学习资源和评价
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资料,整理并归纳有用的信息,在展示的时候借助PPT 课件展示,并且通过钉钉家校本功能收集学生整理的资源。
1、建立合作型小组,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不再以单一的个人能力为主,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2、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3、建立起全过程评价,注重探究前、中、后的整体表现。
4、基于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内容中,充分体现知识探究的连续性。
在评价内容中,充分体现学生作为探究主体所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