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

政府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

政府投资性支出一般分 析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二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 社会总投资 非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 生产性 非生产性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有自身明显的 三个特点。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I3 I2 I1
基础设施投资
欧美发达国家: Q1→C→Q2→D→Q3
日本、韩国 :Q1→A→ Q2→B→Q3
图5-1 产出模型图
#1。为达到一定的产出量基础投资和一般产业投资
要保持一定比例,且按一定比例递增,否则
KG2——KL1
C点产出仍为Q1
或者KL2——KG1 A点产出仍为Q1
2。有两种增长路径:
(1)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少取)
(2)实行“三补贴政策
(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 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 的投入
(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
(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3、4、5多予)
广义:还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2。政府涉足基础设施投资的原因
1)基础设施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 -公共物品
2)基础设施的特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投资回收慢)决定了它们很难由个别企业 的独立投资来完成
3)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中受基础设施 的“瓶颈”困扰
(二)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入的主要来源
2。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业பைடு நூலகம்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障碍 2)城乡收入差距 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 要求加大财政投入
三。国家的 “三农”投入政策和措施P109
(一)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多渠道筹 集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2。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 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 要求加快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欧美发达国家: Q1→C→Q2→D→Q3 (一般产业先 发展)
• 日本、韩国 :Q1→A→ Q2→B→Q3(基础设施先 发展)
(二)基础设施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免费或收费使用。(三峡工 程)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 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贷款修路)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高速公路 )
必要性
1)基本建设投资的特点(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仅靠政 府投资往往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基础部门在中国是短缺部门,中国市场机制调节功能不 健全,市场本身不能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节
(三)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1)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公共产品 ---为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3)计划性和市场性相结合。 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不能完全脱
资本-劳动力比率越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 越高,经济增长越快。政府应当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3。就业创造标准。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一. 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1,属性 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
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 。
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经济粹活动的公共设施,主 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 口、桥梁和城市供气等
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1.社会先行资本 基础设施是处在”上游”的产业部门,基础设施投资是一种 ”社会先行资本“。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其他部门( 也包括本部门)必需的投入品和服务,如供电、供水、道 路和交通等等。基础设施在产业锁链中属于这样一类产业 ,即当基础产业、加工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时,一般要求适 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要求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发展。
2.构成其他部门产品成本 从价值构成上分析,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构成其他部门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们的价格变 动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动。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一 般 产 业 投 资
KG3
KG2
KG1
O
产出模型图
C
Q1 KL1
D Q3
Q2
B
A
KL2
KL3
产出线
(三)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资本技术构成是指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由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 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数量所构成的比例。
如,使用手工织布机织布,每个织布工人只能使用一台织布 机,而使用自动织布机织布,一个织布工人同时能照管很 多台织布机,并使用更多的棉纱等原料。
(1)目标不同 政府投资追求(社会效益、宏观、长期)不求盈利 (2)资金来源不同 (3)投向不同 社会效益好、外部效应较大 的 (二)政府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影响政府投资比重的因素: 1。经济体制 2。经济发展阶段 政府对投资宏观调控方式:直接(总量、结构) 间接(税收、财政补贴、折旧)
(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 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放活)
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
它是政府为实现一定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 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或融资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 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三农”投入(含经常性、投资性)投入外部效应的强 农业或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如大江大河的治理水库 、灌溉工程,投资额大、投资期限长、涉及面广
农业科研项目收益外溢、成本自己负担、风险大
(二)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 1。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
自身发展的积累
1)农业部门和农户的积累不能成为农业投入的主要来源 2)如果没有财政支持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也不能成为农业投
4。政府投资,法人经营。(港口、机场)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政府招商-财团投资-经营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产权归政府。
第三节财政“三农”投入 一。定义和意义:
1。三农 2。意义: 1)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2)关系收入差距、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3)农村社会事业 二。财政必须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 (一)一般理由
相关主题